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顛覆傳統認知!美研究驚人發現:單身者罹認知障礙症風險竟比已婚者低40%

大視野

顛覆傳統認知!美研究驚人發現:單身者罹認知障礙症風險竟比已婚者低40%
大視野

大視野

顛覆傳統認知!美研究驚人發現:單身者罹認知障礙症風險竟比已婚者低40%

2025年04月08日 16:20 最後更新:17:56

近期有一項研究指出,單身人士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低於已婚人士,顛覆過去的研究。

過去研究:「結婚」對健康有益

過去的研究通常認為「結婚」對健康有益,不僅能提供情感支持,也有助於降低多種疾病風險,包括英國倫敦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等研究機構都指出,未婚者的癡呆風險高於已婚者,甚至高出42%,這些研究普遍認為,結婚所帶來的社會互動和經濟支持,是保護認知健康的重要因素。

美研究驚人發現:單身者罹認知障礙症風險竟比已婚者低40%

《東亞日報》報導,一項由美國國立阿茲海默病協調中心進行的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未婚、離婚或喪偶者的認知障礙發病風險「低於」已婚者,顛覆了過往學術與大眾的普遍認知。這項研究追蹤超過2萬4000名平均年齡71歲的老年人長達18年,結果發現未婚者的認知障礙風險比已婚者低40%,離婚者低34%,喪偶者也低27%。即使在調整性別、健康狀況、生活習慣與遺傳因子後,結果依然一致。

現代社會對婚姻與自主性的理解已出現轉變

研究指出,現代社會對婚姻與自主性的理解已出現轉變。年長者若處於壓力大或關係緊張的婚姻中,反而可能削弱認知恢復力。相反,離婚者可能擁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與自主性,進而增強神經抵抗力。單身者也有更多機會建立多元的社交關係,並減少育兒與經濟負擔所帶來的壓力,有助於維持認知功能。

研究並不主張「結婚不利於健康」

儘管如此,研究並不主張「結婚不利於健康」。事實上,穩定和幸福的婚姻依舊對大腦與整體健康有正面影響。專家強調,關鍵不在於「婚姻本身」,而在於個體的社交品質、心理穩定性及是否擁有自主的生活方式,多元且有質量的人際互動,才是預防認知障礙的核心因素。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法國村落孟查凡(Montchavin),自1991年至2019年發生多起致命罕見疾病,發病率為其他歐洲地區的20倍,引發居民擔憂。經調查,懷疑是飲食習慣引起。

運動神經元疾病罹病機率高於歐洲其他地區20倍

《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孟查凡自1991年至2019年間發生16例運動神經元疾病(MND)病例,患者佔當地約200名居民的近十分之一,罹病機率高於歐洲其他地區20倍。這種疾病導致神經系統停止運作,患者逐漸癱瘓,直至無法呼吸,無法治癒或治療。

有人懷疑是村莊中一處廢棄礦井的重金屬洩漏到供水系統中,也有人認為是基地台引發。另有居民認為該地區受到詛咒。醫生傅科(Valerie Foucault)在1990年代初曾在孟查凡服務,首例MND患者於1991年出現,第二例則相隔9年。當2009年累計達5例時,她察覺情況不對勁。

MND沒有單一病因

報導指出,MND沒有單一病因,但多達90%的病例歸因於環境因素,其餘10%與遺傳因素有關。傅科知道必須找出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否則將有更多人喪命。但她向當地衛生當局尋求幫助遭到拒絕。

直至2010年再新增3名患者後,當地醫院神經科醫生拉格朗(Emmeline Lagrange)組成研究團隊,展開長達10年的調查。最初調查了供水系統、焚化爐、土壤、蓄水池等所有可能來源,未發現感染跡象或毒素殘留。

居民填寫表格,詳列飲食、工作、習慣、嗜好等資料,以找出共通點。早期理論認為,村民可能因長期近親繁殖而具有導致MND的共同基因。研究團隊發現患者的家族過去未受此病影響,排除了這個可能性。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研究團隊推測「假羊肚菌」可能是致病主因

美國神經科醫生史賓塞(Peter Spencer)2017年加入研究團隊後,開始將調查焦點轉至居民食用的菇類。史賓塞在關島研究過類似病例,發現某些菇類毒素會損害神經系統。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患MND的村民食用了稀有菇類「假羊肚菌」(false morels),約半數出現急性身體不適。而在48名健康「對照組」中無人食用此菇類,研究團隊推測此菇可能是致病主因。

仍需進一步研究證明菇類與MND的因果關係

自停止食用該菇類後,未再出現新增病例。史賓塞強調,仍需進一步研究證明菇類與MND的因果關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