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不用運動節食!研究:每週做「1事」 中風風險可降低44%

大視野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大視野

      大視野

      不用運動節食!研究:每週做「1事」 中風風險可降低44%

      2025年03月26日 14:20 最後更新:03月27日 13:23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口腔衛生與心血管疾病和腦部健康密切相關。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不使用牙線者,每週使用一次牙線就能有效降低中風風險。

      研究:每週使用一次牙線就能有效降低中風風險

      據Diamond Online報導,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每週使用牙線一次以上的人,其腦梗塞(缺血性中風)風險顯著低於不使用牙線的人。這項研究結果在美國中風學會(ASA)的國際會議上被發表,並於1月30日刊登在《Stroke》期刊上。

      這項研究涉及6278名無中風病史的人士。在這些受試者中,約65%有使用牙線的習慣。在長達25年的追蹤期間,有434人發生腦中風,1291人出現心房顫動。研究指出,每週使用一次牙線可以使最常見的中風類型「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降低22%,心源性中風(由心臟血塊移動至腦部血管引起的中風)的風險降低44%。

      未發現牙線使用與血栓性中風和腔隙型腦梗塞之間有顯著關聯

      此外,心房顫動風險,這可能導致中風和心臟衰竭,也降低了12%。研究表明,這些風險的降低與定期刷牙或牙科檢查無關,而是通過使用牙線實現的。另外,未發現牙線使用與血栓性中風和腔隙型腦梗塞之間有顯著關聯。

      使用牙線不是預防中風的唯一方法  但可作為維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研究負責人森(Souvik Sen)表示,使用牙線雖不是預防中風的唯一方法,但可作為維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血管外科醫師夏茲(William Schatz)解釋,使用牙線有助防止食物殘渣引發的細菌積累,進而降低中風風險。因為細菌可能進入腦部或血流,引發血管炎症,進而導致血栓形成。此外,細菌也可能導致與牙周病相關的慢性炎症,影響心血管功能。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法國多家權威醫學學會聯合呼籲,應全面禁止6歲以下兒童接觸任何形式的螢幕及相關活動,因為會「長期損害他們的健康和智力發展」。

      權威醫學學會呼籲「6歲以下不得接觸螢幕」

      據外媒報道,法國兒科學會等五個專業機構聯合呼籲,認為當前公共衛生部門提出的「3歲以下不接觸螢幕」的建議遠遠不夠,應更新為「6歲以下不得接觸螢幕」。

      約11%的15至19歲青少年在使用螢幕後感到抑鬱

      根據法國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去年發佈的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為長時間使用螢幕而減少睡眠時間,而大約11%的15至19歲青少年在使用螢幕後感到抑鬱。

      專家建議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

      上塞納省議員阿塔爾和兒科精神病專家魯福(Marcel Rufo)提出了一系列建議,禁止15歲以下使用社交媒體、實施「數字宵禁」、未成年人每天限制使用社交媒體一小時等,以應對青少年日益嚴重的螢幕成癮問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強制切換黑白模式

      他們提出的另一個方案是:一旦使用社交網絡達到30分鐘,就將頁面自動切換為黑白模式,持續至少一小時。他們解釋,該舉措將降低社交平台的吸引力,「彩色圖像會誘發多巴胺分泌並造成成癮,而黑白圖像則可以避免這一情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