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眼從未見過? 美國科學家透過激光刺激發現新顏色「olo」

大視野

人眼從未見過? 美國科學家透過激光刺激發現新顏色「olo」
大視野

大視野

人眼從未見過? 美國科學家透過激光刺激發現新顏色「olo」

2025年04月21日 15:20 最後更新:16:17

美國科學家宣布透過激光精準刺激視網膜內的感光細胞,發現一種人類從未見過的全新顏色「olo」,引發學界關注。

激光脈衝刺激視網膜細胞

據外媒報道,這支研究團隊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包括視覺科學家魯爾達 (Austin Roorda) ,他們利用激光脈衝直接刺激視網膜中的M型錐體細胞,突破人眼自然感知範圍。受試者稱這種顏色為藍綠色,但研究人員稱其飽和度極高,體驗令人震撼,僅有透過實驗條件下的視覺刺激才能產生。

觀看影片

象徵僅有M型細胞被啟動

這種顏色被命名為「olo」,名稱源自二進位碼「010」,象徵L、M及S共3種視錐細胞中,僅有M型細胞被啟動。這種方式在自然界中不可能發生,因為沒有自然光源能單獨刺激M型細胞,激光技術則能精準針對M型細胞發出微小光束。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最先進顯示也無法重現olo

這項成果18日發表於《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研究人員指出,即便使用最先進的顯示器或VR設備,也無法重現olo的真實色彩,只能提供相似但失真的類似版本。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有專家指研究價值有限

但有專家提出質疑,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視覺科學家巴伯 (John Barbur) 認為這並非真正的新顏色,只是單獨刺激M型細胞時,才會在紅綠色機制正常的受試者中產生的高飽和度綠色現象,研究價值有限。

可應用於治療色盲

儘管如此,研究團隊仍看好其潛力,將這項技術依《綠野仙蹤》中翡翠之城 (Emerald City) 的概念命名為「奧茲視覺」(Oz vision),未來可望應用於診斷與治療色盲、視網膜退化等視力相關疾病。

法國多家權威醫學學會聯合呼籲,應全面禁止6歲以下兒童接觸任何形式的螢幕及相關活動,因為會「長期損害他們的健康和智力發展」。

權威醫學學會呼籲「6歲以下不得接觸螢幕」

據外媒報道,法國兒科學會等五個專業機構聯合呼籲,認為當前公共衛生部門提出的「3歲以下不接觸螢幕」的建議遠遠不夠,應更新為「6歲以下不得接觸螢幕」。

約11%的15至19歲青少年在使用螢幕後感到抑鬱

根據法國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去年發佈的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為長時間使用螢幕而減少睡眠時間,而大約11%的15至19歲青少年在使用螢幕後感到抑鬱。

專家建議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

上塞納省議員阿塔爾和兒科精神病專家魯福(Marcel Rufo)提出了一系列建議,禁止15歲以下使用社交媒體、實施「數字宵禁」、未成年人每天限制使用社交媒體一小時等,以應對青少年日益嚴重的螢幕成癮問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強制切換黑白模式

他們提出的另一個方案是:一旦使用社交網絡達到30分鐘,就將頁面自動切換為黑白模式,持續至少一小時。他們解釋,該舉措將降低社交平台的吸引力,「彩色圖像會誘發多巴胺分泌並造成成癮,而黑白圖像則可以避免這一情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