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八國聯軍合照為何有九個人?屬於哪一國?

歷史長河

八國聯軍合照為何有九個人?屬於哪一國?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八國聯軍合照為何有九個人?屬於哪一國?

2023年11月13日 10:00

「八國聯軍」之役中有一張傳世歷史圖片,就是聯軍在北京合影,而相片中出現了9個人。八國聯軍出現了九個人。那為什麼?從我們了耳熟能詳的「英美法德日俄意奧」之外去推測,還有哪一國呢?要了解相片中的代表所屬的國家或地方,就要從鴉片戰爭說起。

八國聯軍合影中出現了九名代表 (網上圖片)

八國聯軍合影中出現了九名代表 (網上圖片)

在列強海外擴張的時期,印度被英國統治。英屬印度人跟隨英軍,外戰幾乎全勝,其中三次踏足過中國領土。在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與英屬印度一共調動1.9萬軍隊,對手清朝則達到20萬。在1.9萬英印聯軍中,陸海軍各約佔一半。印度軍隊只有陸軍,共派出四個團和一支志願軍團。這五支軍隊組成的英屬印度軍隊,已經接近聯軍陸軍的一半。

更多相片
八國聯軍合影中出現了九名代表 (網上圖片)

八國聯軍合影中出現了九名代表 (網上圖片)

在上海的警察,當中包括印度人 (網上圖片)

在上海的警察,當中包括印度人 (網上圖片)

八國聯軍在天津 (網上圖片)

八國聯軍在天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明信片中刻劃的印度人警察 (網上圖片)

明信片中刻劃的印度人警察 (網上圖片)

此戰英國獲勝,整體傷亡英印聯軍只有數百人,還不到清朝的十分之一。戰爭的結果,迫使清朝簽訂《南京條約》,打開中國閉關的大門。此條約清朝不僅賠款2100萬兩白銀,而且割讓香港島,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印度人大概是從此時大批進入中國。

在上海的警察,當中包括印度人 (網上圖片)

在上海的警察,當中包括印度人 (網上圖片)

到了1856年至1860年的英法聯軍之役(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出動1.1萬人,法國出動6700人,清朝方面軍力則高達29萬。英軍1.1萬中,陸海仍保持各半,英屬印度有7個團,人數約4000人,英屬印度陸軍超過了英國人。

在這兩次戰役中,都不難看到有印度的身影。1859年,清軍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關押在印度加爾各答,於次年絕食而死。到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克北京,咸豐帝率慈禧等宮眷逃往熱河避暑山莊,在「火燒圓明園」中,也有不少印度人的蹤跡。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這次八個列強派兵最多的是日本與沙俄,英國只排第三位,英軍中有4個印度兵團。這次英軍以英屬印度人為主,還有少量澳洲人。這回清軍的表現極糟,北京再度淪陷,慈禧帶著光緒和一班大臣,輾轉逃到西安。

八國聯軍在天津 (網上圖片)

八國聯軍在天津 (網上圖片)

在八國聯軍將領在北京合影,照片中卻出現了9個人。事實上,俄國沒有參加合影,而英國就將「旗下」澳洲與印度拉進合照當中。從左至右依次是英國、美國、澳洲、英屬印度、德國、法國、奧匈帝國、意大利、日本。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印度與中國在清朝時期的戰爭,英屬印度三戰完勝,不少印度人來到中國協助英國統治,其中一部分就在上海租界。據了解,當時中國人稱印度為「阿三」,源於上海的一個貶義詞「癟三」,泛指小流氓。印度人被當時部分中國人形容為「身材矮小黝黑,長相行為猥瑣」,被上海人稱為「阿三」,而當時印度警察頭上纏著紅巾,又稱「紅頭阿三」。

明信片中刻劃的印度人警察 (網上圖片)

明信片中刻劃的印度人警察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甘寧早年為非作歹 「洗髓伐毛」終成東吳名將

2024年07月01日 20:00

形容一個人決心作出改變,除了可以用成語「洗心革面」外,「洗髓伐毛」也是一個很好用的成語。該成語出自《太平廣記.卷六.東方朔》。清.黃景仁〈浴湯泉〉詩:「我來正值春雨後,桃花淺漲方縈紆;伐毛洗髓欠福命,塵土腸胃聊湔除。」

在歷史上有不少成名人物,都有不光彩的過去,或者可以說是「黑歷史」,其中一位是三國時代東吳名將甘寧。

甘寧 (網上圖片)

甘寧 (網上圖片)

甘寧年少的時候已經武藝非凡,喜歡過上遊俠的生活。他不務正業,經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羣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時人以「錦帆賊」稱呼他們。

愛恨分明是甘寧性格的最大特點。對於所在地的官員,或那些跟他相與交往之人,只要隆重地接待甘寧,甘寧都會傾心相交,甚至為他們赴湯蹈火。相反如果禮節不周,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如是這樣,一直持續到他二十多歲。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青年時的甘寧覺得需要作出改變,他開始喜歡讀書,想建功立業。剛開始的時候,甘寧曾任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都未受重用。建安八年(203年),孫權領兵攻打江夏,黃祖大敗,狼狽逃潰。甘寧將兵留下為黃祖斷後。他沉着冷靜,舉弓勁射,射殺孫權的破賊校尉凌操。孫軍不敢再追,黃祖性命這才得以保全。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甘寧曾經力勸孫權攻破黃祖佔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奪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對峙關羽,隨孫權攻皖城擒獲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斬得數十首級而回。在逍遙津之戰,他保護孫權蹴馬趨津,死裏逃生。孫權曾説:「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興霸是甘寧的字,而張遼是曹魏的名將,可見孫權對於甘寧的重視,認同他一代名將的地位。

後世以「洗髓伐毛」形容清除毛髮、洗清骨髓。比喻為滌除垢穢,脫胎換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