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有讀過史實虛構三七之比的《三國演義》,在小說的薰陶之下,後世都對蜀漢大將魏延的印象,除了有勇有謀,武略了得外,便是當諸葛亮死後,有意造反,最後給馬岱從後斬殺。
影視中的魏延 (網上圖片)
其實魏延在《三國演義》甫出場不久,羅貫中已埋下了「反骨」的伏筆。當時魏延為救黃忠,殺了長沙太守韓玄,開城迎接關羽軍隊。但當他拜見劉備時,諸葛亮在旁喝令要斬魏延,並解釋:「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諸葛亮一死,眾將爭權。魏延的死,對蜀國的戰力有一定影響。(網上圖片)
但回到正史呢?都未有提到魏延有意造反,反而是他和楊儀二人兵權之爭。《三國志·魏延傳》大約這樣寫,當時諸葛亮於北伐期間,於五丈原病危,並與司史楊儀、司馬費褘、護軍姜維商討退兵一事,最後決定由魏延斷後,並補充,若魏延不從,大隊也要自行撤軍。
三國志魏延傳(節錄)
魏延素與楊儀不和,當諸葛亮死後,真的不願為楊儀斷後撤軍,自己帶隊率先撤走,這還不止,更放火燒橋阻撓楊儀撤軍。雙方更派人向劉禪互告對方一狀,說對方想造反。
楊儀 (網上圖片)
由於魏延最初是以部曲(私兵)身份跟隨劉備入蜀,地位低微,但其後累有戰功,獲得劉備大力重用,提拔為鎮遠將軍,任漢中太守。正因為他升官太快,不少人都對他很妒忌。這次告御狀,宮中的人都偏信了楊儀,於是蔣琬帶兵鎮壓魏延。不過,蔣琬的大軍都未到達,楊儀已經在途中剷除了魏延,更誅連其三族。
可憐的魏延,一生立下不少戰功,為蜀國出了不少汗馬功勞,到了最後因為爭權而身死,還遭小說家冠以造反之名,令後世都誤會了他。不過,據《三國志》載,即使當時宮中人懷疑魏延,但後主劉禪沒有否定過他,在他死後降旨曰:「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劉禪似乎也很「心水清」。
為甚麼自家內亂,禍起於「蕭牆」呢?原來古代國君宮殿大門內普遍設有一道矮牆,稱作「蕭牆」或「塞門」、「屏」等,作用是遮擋視線,防止外人窺視屋內環境。《論語集解》引用鄭玄的注解︰「蕭之言肅也;牆猶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所以「禍起蕭牆」可以解作禍亂產生於家中,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成語出自《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蕭牆 (網上圖片)
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繁,人人自危。當時魯國國君魯哀公並沒有實權,實權由季康子等所握。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季康子想出兵入侵鄰國顓臾。於是他想到以顓臾國靠近所在地費邑,以後會給子孫造成威脅為藉口,要出兵征伐顓臾。顓臾在商代即是方國,周成王時成為魯國的附國。顓臾地處魯國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費城之間,周王室曾授權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對這樣一個處在魯國疆域之內的附庸國大動干戈,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説:「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因為季氏當時只是一個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出兵征伐的。
當時,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是季孫氏的家臣,他們對孔子解釋説:「顓臾城牆堅固,離季氏的采邑費地又很近,季氏如今不把它佔領,將來會成為子孫後代的禍患」。孔子聽後大力反對,表示魯國沒有先做好內政,反而發動侵略戰爭,警告︰「季氏的憂患,恐怕並不是來自顓臾,而是來自蕭牆之內吧。」
後世仍以「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如《秦併六國平話》卷下:「祖舜宗堯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牆內,虛築防胡萬里城。」作者認為秦始皇沒有解決民生疾苦,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萬里長城,結果雖能阻擋外部匈奴入侵,但不敵內部民變,種下速亡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