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了打擊匈奴,除了直接出兵外,亦派出使者出使西域,籠絡其他外族,希望可以共同出兵牽制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的壁畫 (網上圖片)
這個外交重任便交予張騫,他找來一名匈奴人甘父做嚮導。一行百多人,浩浩蕩蕩出發。很不幸,張騫的隊伍在祁連山附近遭匈奴的騎兵俘虜,並軟禁了。
點擊看圖輯
張騫出使西域之行,促進中原與外面世界的交流,意義重大。(網上圖片)
張騫從西域引入不少美味的水果來到中國。(設計圖片)
張騫的使命感很重,沒有忘記要完成自己的使命,無時無刻都想辦法逃出匈奴國。經過了十年的光陰,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他和一眾隨從,趁匈奴的守衛不留意,成功逃脫了。
張騫兩度出使西域示意圖 (網上圖片)
攀山越嶺,經過酷熱沙漠,歷盡艱辛,終於到了西域的大宛王國。得到大宛國王的幫助,張騫走訪了很多西域國家包括康居、大月氏等,很可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與匈奴作戰。回程時雖然已繞路而行,但仍遭匈奴人逮住。囚禁一年後逃脫,但回國時,已只剩下他和甘父兩個人了。
張騫出使西域之行,促進中原與外面世界的交流,意義重大。(網上圖片)
雖然完成不到主要的任務,但此行獲益不少。首先,張騫令到漢朝的影響力偏及西域各國,建立起密切的關係,其次就是他在旅程中,做了很多實地調查研究工作,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古地理和歷史資料。
張騫從西域引入不少美味的水果來到中國。(設計圖片)
到了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由於掌握到更多資訊,旅程變得順利很多。雖然這次仍未和西域各國聯盟打擊匈奴,但張騫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開闢了新紀元。中原人士開始認識到西域諸國,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著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引進了汗血馬、黃瓜、葡萄、石榴、西瓜、胡桃等,成就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按圖索驥」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不過它最廣為人知的典故還是出自於當中的明代楊慎所寫的《藝林・伐山》中,當中有言:「伯樂《相馬經》有『隆顙蛈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禦也。』所謂『按圖索駿』也。」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由於他十分擅長相馬,無論怎樣的馬,他一眼看過去就能辯出優劣,因此又被稱為「伯樂」。有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要找到一匹可以日行千里的駿馬。於是,伯樂仔細尋訪,最終在路上發現這匹他中意的良馬。只見這匹骨瘦如柴的馬陡坡舉步維艱,呼呼喘氣的在拉著鹽車。伯樂對馬向來親近,又難得見一匹好馬,所以他不由走到馬的跟前。見伯樂走近,馬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地在嘶鳴。見牠引頸長嘶,伯樂就明白這匹駿馬只適合在疆場上馳騁,而不是用拉車的。
伯樂與駕車人相討一番價錢後便把這匹馬帶回皇宮,果其不然,這匹千里馬後來就陪著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自此,人們對伯樂的相馬才能就變得更為敬重,而伯樂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他便總結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加以解說,終於寫成了《相馬經》。
網上圖片
伯樂的兒子皋風自小在父親的薰陶下,自然也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成為厲害的相馬師。於是,他常常挑燈夜讀,就是為了《相馬經》背得滾瓜爛熟。當他長大後,他自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有了認馬的本領,於是他拿上了他的《相馬經》,出門尋找千里馬去了。
網上圖片
他邊走,邊觀察,心裡想著《相馬經》上對千里馬的描寫:「高大的額頭,像銅錢般圓大的眼睛;蹄子圓大而端正,像堆迭起來的塊」。沒走多遠,他就看到一隻大癩蛤蟆。他蹲了下來,仔仔地研究著眼前這隻大癩蛤蟆,心想:這傢夥額頭高隆,眼睛又大又圓,難不成這就是書上所指的的千里馬麼?他心中充滿了喜悅,也不曾想到癩蛤蟆根本是馬,就把癩蛤蟆帶了回家。一到家,他便揚聲跟伯樂說:「爸爸,我找到千里馬了!只是⋯⋯牠蹄子跟書上的有點不一樣⋯⋯」伯樂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說:「可惜了!這馬只會跳,可不能用來拉車啊!」
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按圖索驥」這個成語,原意是指人只按照圖片、線索尋找好馬,卻不會靈活變通,即是比喻人辦事機械、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