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是明代傑出的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亦是方孝孺的老師。他和高啟、劉基(劉伯溫)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宋濂 (網上圖片)
宋濂能夠在文壇上享如斯地位,並非因為天資聰穎,又或者出身富貴家庭,而是其勤奮刻苦,更持之以恆。不單如此,宋濂有很良好的信用,為人誠實,絕不食言,令很多人都對他很信任。
宋濂勤讀書,孜孜不倦。(網上圖片)
年輕的時候,宋廉家貧,但很好學,唯有向別人借書。每次發現到好書,他便會連夜抄寫,以確保能夠準時將書本歸還。由於他的信用良好,書的主人都很願意將書借給他,令到宋濂得以博覽群書,並能得到名師指導。
宋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意思大約是說,如果有人學業並不精通,品德未能養成,若不是因為天賦、資質低下,便是因為沒有如我這樣專注、專一,這可以將責任推卸給別人嗎?
朱元璋 (網上圖片)
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學。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不過,後來受胡惟庸案牽連,經皇后太子力勸,才逃過死劫,改判全家流放四川,過了不久便病逝。
為甚麼自家內亂,禍起於「蕭牆」呢?原來古代國君宮殿大門內普遍設有一道矮牆,稱作「蕭牆」或「塞門」、「屏」等,作用是遮擋視線,防止外人窺視屋內環境。《論語集解》引用鄭玄的注解︰「蕭之言肅也;牆猶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所以「禍起蕭牆」可以解作禍亂產生於家中,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成語出自《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蕭牆 (網上圖片)
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繁,人人自危。當時魯國國君魯哀公並沒有實權,實權由季康子等所握。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季康子想出兵入侵鄰國顓臾。於是他想到以顓臾國靠近所在地費邑,以後會給子孫造成威脅為藉口,要出兵征伐顓臾。顓臾在商代即是方國,周成王時成為魯國的附國。顓臾地處魯國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費城之間,周王室曾授權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對這樣一個處在魯國疆域之內的附庸國大動干戈,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説:「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因為季氏當時只是一個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出兵征伐的。
當時,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是季孫氏的家臣,他們對孔子解釋説:「顓臾城牆堅固,離季氏的采邑費地又很近,季氏如今不把它佔領,將來會成為子孫後代的禍患」。孔子聽後大力反對,表示魯國沒有先做好內政,反而發動侵略戰爭,警告︰「季氏的憂患,恐怕並不是來自顓臾,而是來自蕭牆之內吧。」
後世仍以「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如《秦併六國平話》卷下:「祖舜宗堯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牆內,虛築防胡萬里城。」作者認為秦始皇沒有解決民生疾苦,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萬里長城,結果雖能阻擋外部匈奴入侵,但不敵內部民變,種下速亡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