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一間公屋,可以去到幾盡?一名自稱大學生的女子,向網友傳授「上樓秘笈」,聲稱可向醫生訛稱有幻聽和妄想,即會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可申請入住中途宿舍,一兩年便可透過體恤安置,入住公屋單位,縮短一般單身人士輪候上樓的時間。
該名網友上月中在討論區留言,自稱女性、工商管理資訊系的大學畢業生。她昨天貼文,聲稱「現在人人都想住單身公屋,教你地一招,就係扮精神病」,又推介別人到公立醫院看症,「你同醫生講,你有幻聽,有妄想已經會判你有精神分裂症,全程只係五分鐘」,便可申請入住中途宿舍。
她續稱,扮病者其後會被安排到庇護工場工作,如果表現良好,一兩年便可獲體恤安置,入住公屋單位,「比起出面排十年八年快幾倍」。
該網友疑似曾入住精神病院,留言說「因為在精神病院果時我唔肯食藥,醫生便迫我打針,我一打便打了四年針了」,又指接受注射後「行得走得、食得瞓得」,沒有手震或流口水等副作用,聲言有意扮病的人毋須擔心。
該篇貼文引起不少迴響,有網民力斥教唆他人扮精神病博上樓是濫用社會資源,更表示會向房署審查組作出舉報。
房屋署發言人指,若有公屋申請人士因醫療因素,急需入住公屋單位,可向社會福利署提出體恤安置申請,署方會盡快處理個案,作出安排,又指暫時沒有收到有人舉報有關個案。
對於有人聲稱可假裝精神病患者,縮短輪候公屋時間。精神科專科醫生兼香港大學犯罪學碩士丁錫全表示,醫生不會與病人見面一兩次,便可診斷他患有嚴重精神病,「不是病人說有幻聽、妄想就被診斷患精神分裂,診症不是一時一刻的決定,要見病人很多次,亦要同護士、社工開會,所以呃醫生扮患精神病是很難的。」
若無患病人士注射或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會否有副作用?丁錫全引例,指本港二十多年前,曾發生醫療事故,一名病人被錯誤注射抗精神科藥物近三十針,「病人短期出現呆滯、手震等問題,但沒有任何長遠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