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指保護病人應是醫委會唯一考慮 林哲玄:一視同仁不應是考慮點

社會事

指保護病人應是醫委會唯一考慮 林哲玄:一視同仁不應是考慮點
社會事

社會事

指保護病人應是醫委會唯一考慮 林哲玄:一視同仁不應是考慮點

2019年05月01日 13:53 最後更新:14:04

林指,有限度註冊與全面註冊的唯一具體分別就是後者容許醫生離開團隊私人執業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指,對醫生獲得執照是否「一視同仁」從來不應該是醫務委員會的考慮,考慮點從來只有保護病人。身兼醫委會委員的他又表示,醫生在全面註冊前的豁免實習機制,實習機制的原意是確保醫生有充足的臨床經驗,讓他獨立執業時能應付常見病、察覺急重病,並施行急救。

林哲玄指實習機制的原意是確保醫生有充足的臨床經驗。

林哲玄指實習機制的原意是確保醫生有充足的臨床經驗。

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大學醫學院工作都是團隊工作、互相監督。兩大有不少教授以有限度註冊工作數十年,直到退休的也為數不少。有限度註冊與全面註冊的唯一具體分別就是後者容許醫生離開團隊私人執業,因此確保通過執照試的醫生的臨床經驗至為重要。

林指,只在診所工作的醫生每天面對病人,難道就不必懂得分辨心絞痛和胃酸倒流嗎?難道就不必了解大病初癒術後出院病人的覆診所需嗎?萬一有病人在診所昏厥暈倒休克,難道就不需要懂得急救嗎?而這一切,正是公立醫院臨床工作(或等同)的經驗。

林認為,不具備以上臨床經驗,或這些經驗未被審核的醫生,市民對這些醫生的信心成疑。林質疑,如醫委會批核上述經驗未被充分審視的醫生,是否能算盡了責及對市民無愧。

林指出,一個政策措施從來不是要方便哪一個部門的醫生得到全面註冊。而「一視同仁」就是要所有通過執照試的醫生都經過充分審視,確保他們都具備充足的臨床經驗照顧病人。

仁滙醫務集團懷疑結業事件,截至4日下午5時,海關及警方共接獲1356宗相關舉報,有關執法部門正安排已舉報的市民錄取口供,以助蒐證。消委會就接獲600宗相關投訴。

仁滙醫務

仁滙醫務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在電台節目說,關注現行《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未有涵蓋對部分醫療機構或體檢中心的規管,希望政府釐清制度。他指出,如果有醫療集團聘用醫生應診,當然受條例規管,但如果只開一間中心,聘請護士或受過訓練的人為他人打針,是否受規管有一定爭議,同時打針在香港是否屬醫療行為亦沒有界定。

林哲玄

林哲玄

林哲玄又說,現時有醫療集團利用醫療產品去推廣預繳式消費的商業行為,質疑該類集團未必有醫生處方,建議市民對於有關預繳式消費「免得就免」。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在同一節目表示,現時市面上仍有不少「集團式經營」銷售疫苗、檢測計劃等,促請政府盡快檢視現行法例上有無規管漏洞。

陳凱欣。FB資料圖片

陳凱欣。FB資料圖片

另外,陳凱欣說,近日收到一宗涉及仁滙醫務集團的私家醫院求助個案,仁滙過去會將顧客接受體檢的樣本,送往該私家醫院化驗或檢測,而由年初至今醫院仍未收到仁滙的付款,涉及6位數。陳凱欣引述該醫院說,如果近期曾在仁滙做體檢,應盡快聯絡醫生及追查有關醫療報告,因為直至4月底仁滙仍有將體檢樣本交給醫院,部分人的指數有超標,希望相關人士跟進病情。

仁滙醫務

仁滙醫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