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兩度令機場癱瘓,不要以為只是簡單貪得意去行行企企,加入示威抗爭,沒有什麼大不了,原來在機場示威刑罰可以重至終身監禁。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示警。TVB網站截圖
本港屬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在機場生事,刑罰相對較重。按航空保安條例,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稱:「任何人利用任何武器,或以其他方式故意在機場內作暴力行為,導致或可能導致死亡或人身受傷,危害機場的安全運作,或機場內人的安全,最高刑罰可判處終身監禁。我亦必須提醒不只出手推人,即使單單舉起雙手,以身體阻人離開,刻意限制其他人自由出入,都有機會干犯香港法例。」
CY梁振英亦幫手示警。
CY梁振英亦幫手示警,在面書談到兩方面:
第一暴力行動的嚴重性,前日在機場有示威者毆打警察及旅客,並阻礙機場正常運作,罰則是非常重的,根據香港法例第494章第15條第四款,任何人令機場無法運作,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終身監禁。早前CY成立的一個懸紅基金,會取部份出來,希望有人可以提供資料,幫助警察緝拿這些阻礙機場運作的人士歸案。
第二方面,是關於機場的重要性。由於香港的地理位置,香港作為一個重要金融中心、對外開放的城市,在旅遊、物流及貿易等方面,非常倚賴機場的運作,香港正興建第三條跑道,繼續作出大量投資。想不到在過去兩日,竟然因為少部份人士的佔領,一度令到航班全被取消,對香港日後在國際社會上的聲譽,負面影響非常大。在旅遊、物流及貿易方面,相關就業人口就佔了所有就業人口的四份之一,而行業與行業之間是相互影響,一環扣一環的,隨時影響到將來大家升職及加薪的機會。
所以梁振英再呼籲:「有關人士,唔好再玩啦!過去有人提出罷工不成功,轉移去影響大家上班時的交通設施,今次還變本加厲,居然令我們的國際機場停止運作,這必然會引起更大公憤。我希望沉默的大多數能夠發聲,而一直默許及贊同示威者行動的泛民朋友,更加應該發聲。」
原來圍堵機場,風險極大,刑罰可以很重,示威者要認真考慮後果!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府星期三(4月30日)向立法會提交控煙修訂條例草案,將分階段推行「控煙十招」,預計2027年第二季起禁售薄荷味以外的加味煙,酒吧亦不能出售加味水煙。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星期五(5月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雖然控煙政策對酒吧業有一定衝擊,但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
錢雋永指,香港是國際城市,只要酒吧是走中高端路線,仍能夠吸引內地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錢雋永表示,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管制加味水煙,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網上圖片)
他指出,酒吧生意額在通關後下跌了3成,但現已逐步回復至疫情前的8成,因政府推出高才通計劃,令市面增加不少「高才」客,加上內地旅客光顧,相關客群的生意佔比增至1成半,足以彌補到流失了的港人生意。
他又說,現時來港的內地旅客主要是20多至30多歲的年青人,他們願意到酒吧消費,但其消費模式亦有所轉變,期望獲得另類文化體驗,若酒吧能夠有不同的打卡位,又推出特色產品,將有助提升吸引力。
個別酒吧業界反對當局限制出售加味水煙,認為趕絕水煙客,影響生意額,因現時估計有6至7成酒吧露天客人吸食水煙。醫務衞生局早前指出,水煙和其他傳統吸煙產品的管控措施,一直以來都是一致,水煙的規管向來並無特別豁免。
根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任何人士均不可在法定禁煙區,如酒吧或食肆的室內區域吸煙,當中就包括水煙,不論該地方的用途或是否領有任何牌照;而售賣吸煙產品包括水煙,都有法定條文需遵守,包括對推廣和銷售吸煙產品的嚴格限制。
醫衞局指,在室內吸食水煙尤其危險,除水煙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質外,其所用的助燃物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令吸煙人士、其他顧客和員工曝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於室內禁煙區提供水煙形同「集體燒炭」。
局方指,過去衞生署的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違規情況嚴重。由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間,衞生署就違例在室內禁煙區吸食水煙共發出30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另也向協助及教唆在室內禁煙區吸煙的酒吧職員發出170張傳票。
衞生署過去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
當局強調,水煙是吸煙產品,不應視為一般商品或服務。呼籲業界不應違法推廣或銷售吸煙產品,甚至以吸煙產品作為生意招徠手段,推動其它業務。
當局又指,煙草商一直在傳統吸煙產品中添加不同種類的味道來掩蓋煙草煙霧的刺喉性,令非吸煙者更容易開始吸煙,並以為加味產品的危害較小,惟數據顯示,近7成人首次吸煙時吸食的便是加味煙。
醫衞局在2023年7月就控煙策略展開公眾諮詢時已提出,可考慮規管煙草產品所含的添加劑成分,調查顯示接近9成受訪者均贊成此方向。
近年加入味道的水煙漸見普遍,為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吸食的手段,禁止於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適用於水煙,以貫徹政策的一致性,以保障公眾健康。
高人話,政府計劃待完稅標籤制度全面實施後、即2027年第2季左右才分階段禁止加味的傳統吸煙產品,而在首階段先禁含有除薄荷味外的指明添加劑的傳統吸煙產品,對市民和業界來說,都已有充足時間適應和作出配合。現在看到業界協會更聚焦吸引內地年輕人的消費模式,特別是走中高端路線,相信香港營商環境優勢仍在,外國的經驗也是能在保障市民健康和爭取更好營商機會之間,取得平衡。
由於水煙的產品特性、銷售及使用模式都與一般捲煙不同,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水煙的禍害比其他吸煙產品低、或規管較其他吸煙產品寬鬆。但事實不然,水煙同樣會導致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吸食者體内的一氧化碳水平會急增,且因吸食時間更長,暴露在高水平有害物質的時間亦更久。
年青人切忌被部分商家蒙蔽真相,以為水煙沒有尼古丁及焦油成分,有水作過濾,且不易上癮,對健康無關痛癢,其實只是墮入了慢性中毒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