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檢測常態化是抗疫關鍵

博客文章

檢測常態化是抗疫關鍵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檢測常態化是抗疫關鍵

2020年09月11日 18:10

遇到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他慨嘆過去的兩個月,香港爆發第3波疫情,完全做不到生意,現時疫情略為舒緩,生意有些起色,他希望疫情不要再重來。我潑他冷水,說有第4波疫情的機會相當大,特別是在冬季的高危期,做生意要做好準備,疫情反覆出現,已是一個「新常態」,只希望出現的時候,情況較易受控而已。

反對派將「封關」作為解決疫情的唯一方法,這是他們慣用的技倆。正如他們會叫政府用「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地」去解決高樓價問題,或者用「民主」來解決香港所有的問題。這種設定「偽命題」的政治宣傳的手法,容易入腦,不管該方法如何經不起考驗,只要站在道德高地,就永遠不會輸。

現實上,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用長期封關來抗疫,因為阻斷人流物流,首先是經濟會頂不順,其次是跨境的家庭團聚要求應付不了,根本不能全封。例如印度每天有95000人確診,香港現在的輸入個案也以印度為最多,但居港的印度裔人士和家鄉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怎能夠用封關去解決呢?

香港的全民檢測被反對派批評得體無完膚。香港反對派很仰慕的英國,現在卻要用天文數字的金錢,大搞長期性的全民檢測。《衛報》最近爆出英國政府的機密文件,說首相約翰遜正在搞一個名為「月球行動」(Moonshot programme) 的超級大規模全民檢測計畫,耗資可能高達1000億英鎊(10090億港元),相等於英國的整個教育預算。秘密文件披露,首相約翰遜私下形容,全民檢測計劃是「在疫苗全國全面接種之前,避開第二次全國封鎖的唯一希望。」

約翰遜的檢測計畫野心很大,希望每天最多可以進行1000萬次測試(英國人口6665萬人),除了在不同地區進行檢測外,打算在劇院、運動場門口做即時快速測試,檢測呈陰性的人士才可以進場。英國這個花費天文數字的「月球行動」,似乎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快速而大規模的全民檢查。英國也把希望放在全民檢測之上,開始學習中國的做法,香港反對派還要杯葛?

香港過去的檢測問題是缺乏大規模的檢測能力。即使是特首林鄭也明白擴大檢測能力的重要性,但由年頭講到8月,香港的日檢測力也只是7000次。醫療系統的官僚是提升檢測力的主要障礙。

中央看不過眼,怕香港的疫情失控,力促香港試行全民檢測,同時派數百名技術人員來港,協助進行全民檢測,把香港的日檢測力,一下子提升到20萬次。但全民檢測快完,港官好像想快快送走內地的技術人員,也好像將來不用再做大規模的檢測,這個思路,其實大有問題。

香港要把大量檢測常態化,要建大型的檢測中心,若本地的檢測力量在常態化下不能一日處理5萬以上檢測量,就要和中央商量,保留部份內地檢測人員長期駐港。

常態化的檢測,主要做幾方面的工夫。第一、高危群組的恆常檢測。香港現時的自費檢測,動輒要1、2000元,極之昂貴。衛生專家透露,這是由於香港的檢測做得太少,純粹由市場定價的結果。如果能夠對一些高危群組強制要求定期檢測,例如機場人員、公共交通工具員工、大型餐飲集團和超市職員,由公司支付他們恆常地接受型檢測,既可以減少感染,又可以大量增加檢測數量,拉低價格。自費檢測要拉到200元以下才合理,要鼓勵市民一有懷疑就去檢測。

第二、高危區的自願檢測。香港已試過全民檢測,若再有小型地區爆發,可以在區內設立檢測中心,呼籲區內居民儘量進行政府資助的自願檢測。如果7月開始爆疫時在慈雲山、黃大仙、鑽石山等地區有免費檢測,找出隱形病者,可阻止疫情擴散。

第三、疫廈的強制檢測。過去,一棟大廈出現多個感染者時,經常會見到住客拖著行李喼紛紛逃離該大廈,增加播疫風險。其實,一幢住宅大樓或寫字樓出現多人染疫,政府應該強制全幢大廈所有人做了檢測才能離開,以免他們到處播疫。雖然這樣做需要修改法例,但絕對有利控疫。

檢測常態化,將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控疫手段。不做好檢測,就要付出長期嚴格限聚的代價,大家不要以為沒有化價。

盧永雄

Tags:

英鎊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高息的壓力

2024年12月20日 20:44 最後更新:22:18

美國減息的前景放緩,對整個新興市場都有壓力。

12月19日,美國聯儲局宣佈減息0.25厘,將指標利率區間調低到4.25至4.5厘。減息符合市場預期,亦是聯儲局繼9月和11月之後連續第3次減息,今年全年累計減息幅度達到1厘。

不過減息決定公布之後,美股當日並無上升,美國3大指數持續下挫,美元向上,現貨金當時暴跌超過20美元。減息理論上會利淡美元、利好美股,但市場的反應剛剛相反,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明年減息預期降溫。據反映聯儲局委員未來利息預期的點陣圖顯示,明年聯儲局將減息兩次,每次0.25厘。這就和今年9月時的預期大幅降溫,當時預計明年會減息4次,這個現象被稱為所謂的「鷹派減息」,意即雖然減息,但現時聯儲局的態度已變得比較鷹派。

消息令美元保持強勢,人民幣匯率走低,離岸人民幣的匯率在聯儲局議息決定公布之後,一度跌至1美元兌7.3271元人民幣水平,刷新了去年11月以來的一年多新低位,隨後收復部分失地。不過港元的表現就相對堅挺,港元近日徘徊在1美元兌7.77港元的水平,較今年4月11日的低位7.84, 仍然有相當距離,顯示有相當多資金留在香港。

港元和人民幣最大的不同是,港元的匯價和利率基本上貼近美元,所以資金留在香港可以收高息,而內地的利息走低和美息的差距較大,所以對人民幣有壓力。固然內地有外匯管制,資金不能自由流出,情況已經很好多,所以人民幣匯價不會完全反映中美兩地的息差。

美元和美息這樣向上,會產生幾個效果。

第一,對新興市場有壓力。美元美息上升令到資金持續回流美國,資金從新興市場流走,會加劇全球美元的流動性緊缺風險。聯儲局維持高利率的時間越長,對新興市場的衝擊就越大,發生黑天鵝事件的機會就越高。

第二,利率關稅雙重風險。即使美國來年再減息0.5厘,美國的指標利率仍會維持在3.75至4厘的高位。這樣就令港息難以大幅下降,對本地經濟和投資市場造成壓力。另外,特朗普已聲言一上台就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這就會對香港帶來雙重壓力。

第三,人民幣有貶值空間。過去中央為了維持人民幣匯價穩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當人民幣跌至1美元兌7.3元左右的水平,阿爺就會透過各種工具干預。 不過最近有消息傳出,內地將考慮讓人民幣貶值較多,來抵消一部分關稅的影響。據路透社引述消息透露,人民銀行正考慮容許人民幣匯價可以跌至1美元兌7.5人民幣的水平,即較原來7.3的水平再有3%的貶值空間。換言之,港元對人民幣的匯價將會更強,這會對北上消費有利,對旅客來港消費有壓抑的作用。

第四,整體衝擊有限。雖然香港和內地經濟面臨宏觀的負面因素,但亦不用過分擔心。美國銀行最近做了一個情景預測,假設明年由第2季起美國中國入口產品關稅,由現在平均20%左右,增加10%至到30%,再於後年、即2026年首季再進一步調高關稅10%,令對中國入口產品平均關稅升至40%,而美國對其他地方的關稅亦由現時約4%水平升至8%,但美銀仍然估計,中國的出口可望保持合理增長。加上中央推動振興經濟措施,會在明年下半年顯現,估計明年經濟增長仍可達到有4.5%。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漸趨穩定,叠加政策支持,到2026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維持在4.5%。

換言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限。中國經濟保持合理增長,對香港經濟就有重大的支撐。總的來說,未來都是風高浪急的一年,香港亦要全力拼經濟,做好各種應變準備。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