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早離任,昨日(2月9日)中午時份多個傳媒齊傳出消息,摩根大通國際私人銀行首席執行官歐冠昇將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下午港交所就出通告確認。
港交所進取地承認消息,出位過港交所監管的普通上市公司,因為歐冠昇的任命,其實未獲證監會通過。
港交所昨日發出的通告亦提到「待有關任命獲得證監會批准後....」,會怎樣怎樣,證實任命未獲證監會批准,但行文講到好像任命一定會獲得批准那樣。
高人話,證監會不是橡皮圖章,是會認真審議相關人選是否適合,才決定批准或不批准。
翻查以往港交所委任行政總裁的時候,都是等證監會批准之後,才發公告確認。無論是周文耀或李小加出任行政總裁之前,市場早已有傳聞他們可能會出任此職,但港交所都不會確認。
公布一個未確認的人士任命消息,可能會誤導市場此人物百分之百會獲得任命。除非港交所認為證監會是橡皮圖章,否則並不能假設歐冠昇一定會獲得任命。
即使港交所管理的上市公司,對重要管理人員任命的消息宣布也十分慎重。
例如市場早已傳聞上海市社科院書記徐威去鳳凰衞視當行政總裁,但鳳凰衞視今天只公佈,「現時正考慮新人選出任行政總裁一職」,並無確認傳媒報道的具體人物。
港交所處理自身問題的審慎程度,不如它負責監管的上市公司。
事實上,外界對對歐冠昇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也有不同聲音。
今天《大公報》就以「讀者來論」的形式,發表評論文章,提出港交所總裁任命的疑惑。
文章指香港交易所昨日突然公布委任歐冠昇為下任行政總裁,隨後港交所股價不升反跌。香港社會對此存在不同聲音,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所有委任都需得到證監會的核准,但在這之前就率先公布任命消息,是否有違法定程序?第二,香港愈來愈依靠內地市場,委任一名不會講中文的外國人,是否符合香港的利益?這些問題絕不能輕視,否則可能會引起重大金融動盪,後果嚴重。
文章指歐冠昇本身不是中國公民,也不懂廣東話或普通話,這已是其中一個缺陷。十年前,當李小加被委任時,當時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這麼認為: 「李小加的內地背景非常重要,於內地與香港市場關係更緊密的趨勢下,可成為兩地之間的橋樑。」這足以說明問題。何以十年前重視內地市場、十年後就不重視了?
文章指選人不必教條化,必須以「能者居之」,國籍不是首要條件,但是否有更好的人選沒有發掘或考慮到?正如港交所前獨立非執行董事許照中所質疑的,委任外籍人士如何與內地溝通?香港交易所如何與內地市場融合等問題,委任外國人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如何做到?難道第二大經濟體的內地14億人民,有750萬人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只有外國人才適合擔任港交所總裁一職?
《大公報》文章的結論是港交所地位非常重要,確保其總裁人選符合香港和國家的整體利益,這是有關當局需要高度重視的事情。畢竟,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此方面不能出現重大漏洞。
小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