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揭新疆綿花事件幕後黑手BCI背景 原來就是美國

博客文章

揭新疆綿花事件幕後黑手BCI背景 原來就是美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揭新疆綿花事件幕後黑手BCI背景 原來就是美國

2021年03月26日 12:43 最後更新:03月29日 10:01

H&M、Nike、Adidas等國際服裝品牌因抵制新疆棉花在內地犯眾怒,多名中國明星相繼宣佈解除合作。H&M遭各電商平台下架,並被高德、百度地圖等屏蔽,動作快的成都大悅城甚至已經將H&M的商標摘除……

鄭州有女孩在H&M店外抗議。

鄭州有女孩在H&M店外抗議。

H&M等品牌出事,主要是聽從一個所謂支持棉花勞工的組織「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的建議,BCI去年跟緊美國對新疆的制裁令,宣在不對新疆棉花發出認證,觸發國際品牌抵制新疆棉花。原來BCI這個號稱NGO的瑞士組織,也不過是幕前傀儡,最終還是換湯不換藥的反華老一套。

近日,外媒翻出了一條舊片,2018年8月,「羅恩·保羅和平與繁榮研究所」舉辦的論壇上,曾任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幕僚長的陸軍退伍上校威爾克森(Lawrence Wilkerson)道出了這個美國反新疆陰謀背後的「邏輯」。

威爾克森說:「中國新疆有兩千萬維吾爾族人,如果中情局(CIA)想破壞中國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動蕩,從內部搞亂中國。」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的幕僚長威爾克森。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的幕僚長威爾克森。

還是那套耳熟能詳的手段:通過制裁新疆產品,打擊新疆勞動力,提高地區失業率,煽動顏色革命,形成一套完整的招式。

中國新疆素有「棉花之鄉」之稱,是全國棉花主產區。從國家統計局的《2020年全國及各省(區、市)棉花生產情況》的統計表可見,新疆地區棉花播種面積2501.9千公頃,約佔全國播種面積的79%,新疆地區棉花總產量516.1萬噸,約佔全國棉花總產量的87.3%。

棉花無疑是新疆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新疆依託原料、電價等優勢,針對紡織產業出台優惠政策,主動承接從東南沿海和東部省區轉移的紡織服裝產業,紡織業成為了當地脫貧的重要渠道。

在威爾克森透露出來的美國陰謀裏,打擊新疆的支柱產業,就會打擊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打擊中國的紡織產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是刀手呢?

此次抵制新疆棉的企業,包括H&M、Nike、Adidas等國際服裝品牌,全部都參加了所謂非政府組的BCI(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而BCI的眾多「金主」之一則是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在USAID的官網上,可以查看到BCI的工作報告。USAID自稱為「貫徹美國外交政策支援非軍事項目」的機構,實際卻是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服務、得到FBI特別關照的組織。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棉花生產國,南疆地區棉花採收機械化率逐年增長,眼看新疆就要摸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美國便在此時下了黑手,原來除了政治外,還有商業利益。

據美國農業部對外經濟服務局(USDAERS)數據統計,2010年-2020年間,美國是棉花最大出口國,其出口了大部分的原棉纖維,進口了大部分紡織和服裝產品,相當於全球找代工,做好成衣再進口。美國帶頭搞所謂的抵制新疆棉進口,無疑就是找藉口,逼成衣商用更多花國棉花。

美國是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國。USDAERS圖片

美國是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國。USDAERS圖片

用人權來打利益戰,就回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強項」。繞來繞去都是所謂「強迫勞動」問題,可是美國就連一段現場視頻甚至照片都拍不到,一點兒證據也拿不出。就借用BCI做打手,最後就搞出一個制裁運動。

說到底,還是美國在後面。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9.9美元AI翻譯耳機在美爆紅 TikTok網紅帶貨狂賺30萬

2025年02月19日 11:49 最後更新:11:57

當大廠出身的科技創業者、投資人們還在爭論AI硬件的可行性,深圳華強北的老闆們已經在用9.9美元的耳機佔領全球市場。

TikTok上有大批影片展示AI翻譯耳機。

TikTok上有大批影片展示AI翻譯耳機。

最近一段時間,接軌AI的翻譯藍牙耳機,在美國徹底賣瘋。在TikTok上,各國博主展示著「9.9美元翻譯耳機」,尤其在AI創新最活躍的美國,這些標榜「AI加持」的產品更是令消費者趨之若鶩。

這些「爆款」耳機的背後,是大量的中國創業團隊的投入,甚至連名創優品這樣的知名公司,一起加入「AI耳機」的帶貨大潮。一位深圳代工廠老闆分享見聞稱,合作夥伴原是小規模團隊,年初還在為數千元尾款焦頭爛額,年末已開豪車談生意。「這就是華強北的造富故事——抓住風口,一夜暴富。」

這些廠商如何抓住風口實現「奇蹟」?直播間瘋狂下單的外國用戶,又將這些耳機用於何處?

為藍牙耳機提供翻譯及AI助手等App解決方案的NebulaBuds負責人張澤傑向「極客公園」透露,其客戶在接入AI功能後,TikTok月銷售額從200萬元人民幣暴增至800萬元。

張澤傑的客戶涵蓋中小品牌至華為、realme等大廠。其解決方案通過App賦予耳機同聲傳譯、通話翻譯等功能,無需改動硬件。「不少客戶藉此消化庫存耳機,成功轉銷海外。」目前美國是最大市場,中東緊隨其後。此外,東南亞、印度、歐洲亦有市場,非洲購買力甚至超越東南亞。

張澤傑解釋,原以為美國人皆通英語,但實際西語裔等非英語族群需求龐大。

TikTok上的短片呈現不少典型場景,例如,美國人喜歡去美甲店和美髮店,而技師有不少是越南移民。一條短片展示,戴上翻譯耳機後,顧客終於能聽懂美甲師的聊天內容。另一個典型場景是,出租車司機需要接待來自不同國家的乘客,戴上翻譯耳機後,就能輕鬆聽懂乘客的語言。這些營銷場景表明,在歐美等移民群體聚集、文化多元的地區,翻譯耳機的實用性極強,而此前這一需求並沒有被充分挖掘和滿足。

「只要在電商頁面凸顯AI功能,銷量必然提升。」實打實的數據證明了一切:名創優品某款耳機在美國「黑五」期間30天狂賣200萬美元;有店鋪憑30美元價位產品月銷180萬美元登上熱銷榜。更有TikTok網紅靠帶貨短視頻賺了30萬美元。

低價策略亦是關鍵。名創優品耳機售價13.99-23.99美元(約100-170港元),部分品牌甚至下探至8.99美元,大幅降低嘗鮮門檻。有賣家觀察,千元級高端AI耳機滯銷,反證消費者只需低成本體驗基礎功能。

技術層面,大模型提升語音識別精準度與AI助手實用性。張澤傑說,DeepSeek爆紅後,客戶春節期間仍催促接入該功能,反映深圳廠商對趨勢的敏銳度和迅速反應。

可以預見,AI功能將成為耳機在未來最重要的增長點,今年將有更多耳機品牌重點押注AI功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