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皇上身邊寵幸的人,究竟是福是禍?不過單就收入來說,其實只是一般而已。
清朝皇后畫像。(網上圖片)
清朝後宮妃嬪的年俸,一共分為8個等級,分別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及答應。等級最高的皇太后,一年可享有黃金20兩和銀子2000兩,相當於年薪約114萬港元。
網上圖片
至於皇后年俸為銀子1000兩,年薪大概有34萬港元;皇貴妃有銀子800兩,約為現代人年薪的27萬元,妃這樣的等級,大約有銀子600兩,即約20萬港元。其他的嬪、貴人、常在,分別有200兩、100兩及50兩。
網上圖片
至於清朝位階最低的嬪妃「答應」的年俸,只有30兩,即是大約有一萬港元,薪金連現在新畢業的大學生也不如。
網上圖片
至於為甚麼清朝後宮普遍等級的妃嬪年俸會那麼低,有說法指是因為清朝承襲了明朝的規定。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故他要求朝廷官員實行低薪制,連後宮也不例外。於是到了清朝便延襲這個傳統,所以不單官員薪資不高,連同皇室也不會過於奢侈。
「一入宮門深似海」,除了人工偏低,清代妃嬪的生活其實也頗坎坷。皇后、皇貴妃、嬪、妃、貴人、常在、答應等,她們都住在乾清宮兩側的東西六宮,一旦皇帝駕崩,按祖制她們都要搬到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壽安宮居住。雖未至於要殉葬,但此後便要過著如囚犯般的生活,只有在「紅顏暗老白髮新」的清寡單調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作捨道邊」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詩經・小雅・小旻》中的「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但它最廣為知的典故應是出自於南朝宋範曄所寫的《後漢書》,當中的《曹褒傳》有言:「諺言:『作捨道邊,三年不成。』」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曹褒的大儒。因為他的父親曹充修習慶氏《禮記》,因此曹褒自小也跟隨父親一同研究禮儀學問,漸漸也養成博雅疏通的性子。在研究禮儀制度時,曹褒常常會不自覺地感嘆朝廷制度不完備,然後晝夜不眠地尋求完善方法。
網上圖片
憑着這份堅定不移的學習之心,曹褒很快就得到朝廷的賞識,並出任圉縣縣令。在管治期間,他以禮儀道德教化民眾,讓百姓知禮守法。不用多久,圉縣盜賊絕跡,人們安居樂業。然而有一年,有五個小偷在圉縣作案時被捕。由於太守馬嚴非常痛恨偷盜行徑,所以暗示曹褒應馬上判小偷們死刑。可是,曹褒不應,甚至搖頭反抗道:「偷盜可恥,卻罪不至死。如果為了迎合您而殺掉不該殺的人,那麼是違反了我的處世之道。哪怕我因此而受到處罰,我也不會感到不憤。」後來,因為曹褒違抗上司命令,而被罷免了官職。
網上圖片
雖然曹褒被降為功曹,但因為漢章帝有意重制禮樂,所以便把曹褒徵召為博士。成為博士後,曹褒也不負眾望,一直上書章帝,向他陳述重制禮樂的意義,以及如何使之完善。久而久之,章帝也被曹褒一腔熱情所感動,便把他升為侍中,也即是皇帝身邊的顧問。
隨着時間的流逝,改制禮儀一事也被提上議程。有次,漢章帝向斑固查詢改制禮儀一事,班固心知皇上極為重視此事,也不敢馬虎地說:「皇上,改制一事事關重大。京城裡儒士眾多,應多與他們共商得失。」沒想到,章帝擺擺手說:「常言道:『在大道邊蓋房子,三年也蓋不起來。』也就是說人多嘴雜,容易意見不一,這樣一來改制一事只會遙遙無期。你看!當年堯帝制定規章,還不是夔一個人就辦好了嗎!」語音剛落,漢章帝就想起自己身邊的曹褒對歷朝禮儀十分有研究,所以他立即下詔,把改制一事交託給曹褒。
網上圖片
曹褒接受任務後,便着手撰寫文章。最後,曹褒依據經典,一口氣寫了文章一百五十篇,從天子到庶民的冠禮、婚禮、吉凶、生祭都有所涉及。章帝考慮到曹褒所修訂《漢儀》可能引起眾議,於是直接接納,並不再允許相關官吏進行審查。
後人從這個故事中取出「作捨道邊」這個成語,原意是指在路旁築室,和過路人商量,即比喻人各有各的說法,難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