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疫情蔓延至少15省26市 一文看懂為何小爆發

博客文章

內地疫情蔓延至少15省26市 一文看懂為何小爆發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地疫情蔓延至少15省26市 一文看懂為何小爆發

2021年08月02日 14:49 最後更新:14:51

內地新一輪本土新冠疫情不斷擴散,昨天(8月1日)內地新增55宗本土確診個案,江蘇佔40宗,湖南7宗。北京、湖北、山東、河南、海南及雲南都有本土病例。疫情中、高風險區分別升至91個及4個。

各地加緊大規模核酸檢測。資料圖片

各地加緊大規模核酸檢測。資料圖片

在這波疫情中,三個地方成為疫情的風暴點。江蘇省南京市自7月20出現疫情後,疫情傳播鏈持續蔓延,並衍生出「張家界市傳播鏈」,河南鄭州遭暴雨侵襲後又爆發疫情,當地個案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部涉及清潔人員、醫護人員。

南京、張家界、鄭州出來的人都流向了哪裡?疫情多地散發原因何在?此輪疫情中暴露出的漏洞如何堵住?

根據百度遷徙地圖,7月20日至今,除江蘇本省外,安徽、浙江、山東、上海、河南等多地均為南京人口主要遷出地;

從張家界出來的人則大都流向了湖南、湖北、廣東、重慶、浙江等多地;河南、山東、湖北陝西、北京則為近10天之內鄭州人口的主要遷出地區。

從南京到張家界,這一傳播鏈條上的疫情數字持續攀升,此波疫情已波及至包括江蘇、安徽、四川北京等15省份26市。

由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引發的本輪疫情,自7月20日暴發至今已逾10日,根據南京市衛健委最新通報,截至目前,南京共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4例。自7月26日起,南京已對祿口機場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全面封閉管理,不過,因南京機場疫情造成的外溢並未停止。

工作人員在南京祿口機場樓內進行消毒。資料圖片

工作人員在南京祿口機場樓內進行消毒。資料圖片

7月26日,遼寧大連排查出3名本土無症狀感染者,流調顯示,3人曾於7月17日由大連飛往張家界,在去程途中,在南京祿口機場轉機,停留約2小時,7月22日,三人在張家界觀看「魅力湘西」劇場演出。在此之後,疫情風暴眼便發生了轉移,武漢成都江蘇淮安北京等多地相繼報告感染病例,流調軌跡共同指向7月22晚的「魅力湘西」劇場。

相較之下,鄭州此輪疫情顯得「突如其來」。7月30日,鄭州市發現1例核酸初篩陽性,後經鄭州市疾控中心復核,認定為無症狀感染者。

在後續流調及核酸檢測中,更多感染者陸續被發現,截至7月31日18時,鄭州市累計報告28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其中1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當前公布的6例確診病例流調信息顯示,4例感染均發生在鄭州六院。目前無流調信息提示本次鄭州疫情與南京疫情相關聯,而且根據目前通報的確診病例軌跡中均未涉及南京。

鄭州感染個案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部。網上圖片

鄭州感染個案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部。網上圖片

本輪疫情多地散發,原因何在?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潔指出 本次疫情早期報告的機艙保潔員病例的病毒序列,與7月10日俄羅斯入境的CA910航班報告的1例輸入病例的基因序列一致。經過調查發現,這些保潔員工參加了CA910航班的機艙清掃,工作結束以後,因為防護洗脫不規範,可能造成個別保潔人員感染,繼而在所在保潔公司員工之間擴散傳播;該公司保潔員同時保障國際和國內航班的垃圾清運,機場其他工作人員由於接觸保潔員或者被污染的環境而感染。

與張家界「魅力湘西」劇場相關聯感染者的出現,同時也暴露出暑期遊熱的背景下,內地一些景區可能存在的疫情防控漏洞。張家界市發布的通告中指出,經評估,確診病例所觀看的7月22日晚第一場魅力湘西所有觀眾都屬於高風險人群。根據張家界官網描述,魅力湘西一天中會有三場演出,演出場所魅力湘西大劇院一場能夠容納2800人之多。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而鄭州雖與南京同為國內分流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但此輪主要發生於鄭州第六醫院的感染則顯示出不一樣的特點。

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強指出,此次疫情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部,波及人群包括保潔人員,甚至醫護人員,呈現局部播散狀態。此次疫情發生,既有暴雨給院感控制方面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暴露出少數醫院在落實院感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截至目前,鄭州此輪疫情感染源仍未公布。

目前,各地仍在加緊大規模核酸檢測,並對防疫漏洞進行圍堵。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介紹,截至目前,南京全市全員已進行的三輪核酸檢測達2661萬多份,其中通過核酸檢測發現了204例確診病例。從7月28日晚上開始,張家界也開始對永定城區7個街道辦事處、武陵源全區、慈利大峽谷景區範圍內37.5萬餘人開展「地毯式”全覆蓋」核酸檢測。根據規定,居留張家界的游客離開前,需配合完成三次核酸檢測。

蘭州大學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預測系統負責人黃建平表示,根據系統最新預測結果,若江蘇採取二級響應措施,本輪疫情將於8月12日左右得到有效控制,累計確診病例數預計約425人;若採取三級響應措施,本輪疫情預計在8月16日左右得到控制,累計確診病例數或將達到606人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雖然南京的感染人數明顯比張家界多,但他認為,南京管控方面做得出色,對疫情不太擔心,但對於張家界的疫情,他認為仍是未知數,因為在張家界的「魅力湘西」演出中,2000多人聚集在劇場一起看演出,在這樣的封閉環境裡,所有觀眾現時需要追蹤及檢查,亦要追蹤他們的密切接觸者、難度很大。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指出如果確實能證明有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必要性,估計到今年秋天可能會開始采取自願接種第三針的模式,展開加強劑疫苗的接種。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對全球多國反覆無常濫施關稅期間,中方強硬反制之餘,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自4月8日 起密集跟多方代表進行溝通,包括當日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像會談;4月9日與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札夫魯視像通話;4月10日則分別與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南非貿工部長帕克斯·陶、及沙特商務大臣卡斯比視像通話;4月11日,又先後與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部長阿爾克明、及世貿組織(WTO)總幹事伊維拉視像通話。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多方溝通應對美國濫施關稅。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多方溝通應對美國濫施關稅。

央視公眾號「玉淵譚天」指,商務部與多方溝通,加強合作應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其中,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主要達成四方面共識,包括反對美國加徵關稅行為,願同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維護以世貿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同意盡快啟動磋商,深入討論市場準入相關問題,之前「市場準入」放在中歐投資協定框架下商談,在製造業、金融服務業、醫療衛生與生物醫藥行業都做出了高水平的「市場準入」承諾。

另外,中歐亦立即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去年雙方就電動車進行了多輪磋商;最後是支持重啟中歐貿易救濟對話機制。「玉淵譚天」指,此機制近幾年因一些原因未發揮作用,現雙方支持重啟,意味雙方都拿出了務實、合作的態度,面對雙邊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展現出了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維護世界貿易秩序的責任和決心。

另在同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札夫魯的通話中,對方明確表示,美國政府有關政策不符世貿組織所規定的自由公平貿易原則,東盟國家亦是美方所謂「對等關稅」的重點對象之一, 溝通中相關方也與中方就發揮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平台作用等問題進行交流。

至於與世貿總幹事伊維拉的溝通中,伊維拉特別提到,世貿成員應共同捍衛開放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在世貿框架下通過對話合作妥善解決分歧。

「玉淵譚天」認為,面對美方單邊霸淩做法,以開放合作和多邊主義對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淩行徑,是更多國家的選擇,中方與多方的通話傳遞了兩個信號。

第一,美國濫施關稅遭到多方反對,中國正團結維護國際貿易公平正義的力量。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歐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歐方提到,願推動擴大中歐雙向市場準入、投資和產業合作。先說「投資」為,據最近一個月相關數據,歐盟關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投資,希望中國可積極投資歐盟。

而事實上中歐有廣泛合作空間,以電動車為例,去年中歐在電動車問題上有分歧,但無礙中歐之間的合作。據統計,過去幾年,歐盟增長最快的企業,是一家波蘭的光伏企業,主要銷售中國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太陽能設備。2020至2023年,這家企業的覆合年增長率高達830.8%。

對東盟而言,東盟是中國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總額為9821億美元,佔中國全球貿易總額的16%。「玉淵譚天」指,美國掀起單邊貿易戰,中國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不只是東盟,不只是歐盟。

第二個信號是愈來愈多國家,正在看清美國關稅「訛詐」的本質。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個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國家,中國是在守護世界的公道。雖然有個別輿論聲音憂慮,若其他國家都和美國達成協議,中國怎麽辦?惟中方態度很明確,其他國家不管是「反制」還是「談判」,都是各國的主權事務,中方沒任何意見。但若拿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國際貿易專家崔凡表示,若對美國的壓力服軟,按照目前的形勢看,美國只會得寸進尺,對美方的霸淩行徑需更多國家站出來,予以反制。

4月12日,美方宣布智能手機和電腦將不受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限制,反映美方很清楚所謂「對等關稅」對自身的影響。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值得一提的是,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歐盟謝夫喬維奇時,中方準備了一件運動T恤作為給予謝夫喬維奇的禮物。這件T恤的原料是纖維,由二氧化碳轉化製告,提供原材料的是中國企業,是全球第一個形成完整綠色負碳產業鏈的企業,而這家企業同樣涉足光伏行業,旗下的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材料供應商,年產能佔國內總產能的30%以上。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後,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加徵關稅,一度讓這家公司經營困難,但面對美國的打壓,這家公司選擇自研光伏材料新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緩解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玉淵譚天」認為,這就是中方面對貿易戰的態度,「衝擊再大,也要站著應對」,這將也成為愈來愈多國家的態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