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商務部頻與歐盟、東盟、世貿等多方代表通話 傳遞什麼信號?

博客文章

商務部頻與歐盟、東盟、世貿等多方代表通話 傳遞什麼信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商務部頻與歐盟、東盟、世貿等多方代表通話 傳遞什麼信號?

2025年04月14日 11:15 最後更新:11:21

美國對全球多國反覆無常濫施關稅期間,中方強硬反制之餘,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自4月8日 起密集跟多方代表進行溝通,包括當日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像會談;4月9日與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札夫魯視像通話;4月10日則分別與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南非貿工部長帕克斯·陶、及沙特商務大臣卡斯比視像通話;4月11日,又先後與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部長阿爾克明、及世貿組織(WTO)總幹事伊維拉視像通話。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多方溝通應對美國濫施關稅。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多方溝通應對美國濫施關稅。

央視公眾號「玉淵譚天」指,商務部與多方溝通,加強合作應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其中,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主要達成四方面共識,包括反對美國加徵關稅行為,願同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維護以世貿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同意盡快啟動磋商,深入討論市場準入相關問題,之前「市場準入」放在中歐投資協定框架下商談,在製造業、金融服務業、醫療衛生與生物醫藥行業都做出了高水平的「市場準入」承諾。

另外,中歐亦立即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去年雙方就電動車進行了多輪磋商;最後是支持重啟中歐貿易救濟對話機制。「玉淵譚天」指,此機制近幾年因一些原因未發揮作用,現雙方支持重啟,意味雙方都拿出了務實、合作的態度,面對雙邊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展現出了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維護世界貿易秩序的責任和決心。

另在同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札夫魯的通話中,對方明確表示,美國政府有關政策不符世貿組織所規定的自由公平貿易原則,東盟國家亦是美方所謂「對等關稅」的重點對象之一, 溝通中相關方也與中方就發揮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平台作用等問題進行交流。

至於與世貿總幹事伊維拉的溝通中,伊維拉特別提到,世貿成員應共同捍衛開放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在世貿框架下通過對話合作妥善解決分歧。

「玉淵譚天」認為,面對美方單邊霸淩做法,以開放合作和多邊主義對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淩行徑,是更多國家的選擇,中方與多方的通話傳遞了兩個信號。

第一,美國濫施關稅遭到多方反對,中國正團結維護國際貿易公平正義的力量。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歐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歐方提到,願推動擴大中歐雙向市場準入、投資和產業合作。先說「投資」為,據最近一個月相關數據,歐盟關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投資,希望中國可積極投資歐盟。

而事實上中歐有廣泛合作空間,以電動車為例,去年中歐在電動車問題上有分歧,但無礙中歐之間的合作。據統計,過去幾年,歐盟增長最快的企業,是一家波蘭的光伏企業,主要銷售中國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太陽能設備。2020至2023年,這家企業的覆合年增長率高達830.8%。

對東盟而言,東盟是中國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總額為9821億美元,佔中國全球貿易總額的16%。「玉淵譚天」指,美國掀起單邊貿易戰,中國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不只是東盟,不只是歐盟。

第二個信號是愈來愈多國家,正在看清美國關稅「訛詐」的本質。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個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國家,中國是在守護世界的公道。雖然有個別輿論聲音憂慮,若其他國家都和美國達成協議,中國怎麽辦?惟中方態度很明確,其他國家不管是「反制」還是「談判」,都是各國的主權事務,中方沒任何意見。但若拿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國際貿易專家崔凡表示,若對美國的壓力服軟,按照目前的形勢看,美國只會得寸進尺,對美方的霸淩行徑需更多國家站出來,予以反制。

4月12日,美方宣布智能手機和電腦將不受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限制,反映美方很清楚所謂「對等關稅」對自身的影響。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值得一提的是,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歐盟謝夫喬維奇時,中方準備了一件運動T恤作為給予謝夫喬維奇的禮物。這件T恤的原料是纖維,由二氧化碳轉化製告,提供原材料的是中國企業,是全球第一個形成完整綠色負碳產業鏈的企業,而這家企業同樣涉足光伏行業,旗下的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材料供應商,年產能佔國內總產能的30%以上。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後,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加徵關稅,一度讓這家公司經營困難,但面對美國的打壓,這家公司選擇自研光伏材料新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緩解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玉淵譚天」認為,這就是中方面對貿易戰的態度,「衝擊再大,也要站著應對」,這將也成為愈來愈多國家的態度。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4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佈3張圖片,並在帖文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該些圖片顯示,大量垃圾漂浮在海上。有媒體發現,這些照片根本是網絡上流傳多年的舊圖,而且當中有的根本不是太平洋,甚至有一張是P圖。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牛彈琴」認為特朗普應該就事件「公開、認真、鄭重道歉」。

「牛彈琴」星期一(4月28日)發文指,特朗普上載在社群平台上發布3張大量垃圾漂浮在海上的圖片,還特意配了一句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惟事實上3張圖片根本不是最近的照片,有的是陳年老圖片,有的乾脆就是P過的「冒牌貨」,批評特朗普口口聲聲最痛恨假新聞,卻完全無中生有栽贓陷害醜化妖魔化中國。

4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佈3張圖片並帖文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

4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佈3張圖片並帖文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

文章指,特朗普畢竟是美國總統,總統親自下場,其社群平台的內容吸引很多人轉發,而那3張照片,海上垃圾密密麻麻,看了都讓人觸目驚心。惟特朗普一下子就將矛頭對準中國,令人不禁心生疑問,他怎麼證明這些海上垃圾來自中國?質疑太平洋上那麼多島嶼,那麼多國家,中國海軍要走出太平洋,還要突破所謂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這些垃圾為何輕輕鬆鬆就突破了?

果然幾日後,有內地媒體就以證據戳破了謊言,逐張指出3張照片的明顯「破綻」。

第1張相片據報是出自自然攝影師伊森丹尼爾斯(Ethan Daniels)之手。

第1張相片據報是出自自然攝影師伊森丹尼爾斯(Ethan Daniels)之手。

首先,第1張是出自自然攝影師伊森丹尼爾斯(Ethan Daniels)之手,這是他2017年7月上傳的照片,拍攝地點在印尼四王群島附近,即印尼東邊,相比菲律賓更東更南,與中國隔了很多個島嶼。

第2張圖片為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發布。

第2張圖片為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發布。

第2張則為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發布,當時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據其個人描述,圖片是攝於洪都拉斯北部羅阿坦島附近。《法新社》當時也訪問了洪都拉斯的官員,官員認為這些垃圾來自鄰國危地馬拉,垃圾太多,形成了海上浮島。不管是洪都拉斯還是危地馬拉,都是在大西洋,在加勒比海,離美國倒是比較近。

第3張圖片,按媒體分析,是一張P圖。

第3張圖片,按媒體分析,是一張P圖。

至於第3張圖片,按媒體分析,是一張P圖,左邊是美聯社照片,應該是加州組裝的海上浮動圍欄,用於攔截和收集海上垃圾;而右邊部分,則是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另一張垃圾照片,不少媒體都曾發表過。

「牛彈琴」指,不知特朗普從哪裡找來的圖片,但肯定他沒經過三審三校,就這樣堂而皇之發布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鬧出大烏龍,讓全世界看笑話;直言很難想像,中國的政府高級官員也找幾張舊圖或P圖,然後,無中生有指責美國,因為那就是外交事故了,質疑幫特朗普整理供稿的人缺乏基本的新聞素養,讓他被中國和全世界嘲笑。

「牛彈琴」認為,這樣公然製造謠言,朝一個國家潑髒水, 尤其身為領導人,更應注意一言一行,畢竟特朗普和一般網友不一樣。如果謠言後果嚴重,可能不只需要道歉,在某些國家,還會被行政拘留;而今次更證據確鑿,無可抵賴,美國難道不該道歉嗎?就算特朗普不好意思親自出面,白宮發言人不該替他鄭重道歉嗎?

見微知著。「牛彈琴」又指,最近也看到一個現象,就是美國官員不停暗示甚至明示,美方正在和中國接觸,每天都在談判,而且關稅即將達成協議,逼得外交部、商務部、駐美使館一而再再而三地澄清,再生強調「沒有聯繫」,亦自然沒有談判,更不可能達成協議。反正,美國人很急,中國人很冷靜。

文章最後笑謔指,「有朋友突然恍然大悟:很大一種可能,美國領導人是不是接到了哪個園區的詐騙電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