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華社:多地為何「拉閘限電」? 2大原因導致

博客文章

新華社:多地為何「拉閘限電」? 2大原因導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新華社:多地為何「拉閘限電」? 2大原因導致

2021年09月29日 10:36 最後更新:10:41

限電停產是當下熱詞。在電力供應緊張背景下,全國多地發佈限電通知,大部分地區則將重點放在企業上,部分企業錯峰生產或者停產。

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社的「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更多相片
「東北限電」議題引發網友熱議。圖為幾名送電工在一處輸電鐵塔上工作。新華社圖片

「東北限電」議題引發網友熱議。圖為幾名送電工在一處輸電鐵塔上工作。新華社圖片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

今年國家全社會用電量超越了發電量。界面新聞圖片

今年國家全社會用電量超越了發電量。界面新聞圖片

今年煤價不斷上漲。界面新聞圖片

今年煤價不斷上漲。界面新聞圖片

由於煤炭是污染能源,過去17年國家的煤炭產能差不多沒有上升。界面新聞圖片

由於煤炭是污染能源,過去17年國家的煤炭產能差不多沒有上升。界面新聞圖片

多地限電企業停產

近期,遼寧、吉林、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相繼發佈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

「東北限電」議題引發網友熱議。圖為幾名送電工在一處輸電鐵塔上工作。新華社圖片

「東北限電」議題引發網友熱議。圖為幾名送電工在一處輸電鐵塔上工作。新華社圖片

截至28日,已有20餘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限電停產相關公告,分別有蒙娜麗莎 、帝歐家居 、晨化股份 、中農聯合 、利民股份 等。

桃李麵包公司發表公告稱,分布於江蘇、廣東、吉林、遼寧、山東、天津、黑龍江的9家全資子公司接到當地限電通知。其中,江蘇桃李自9月25日起至30日限電停產;其餘8家均根據當地有序用電的相關通知配合限電舉措。

有的嚴重地區出現企業「開二停五」、甚至「開一停六」現象。

「最近一周公司僅生產了一天,9月21日中秋放假,9月22日、23日、24日、26日、27日限電停產,這讓公司原本就不充足的產能雪上加霜。」廣東東莞市基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勇說。

「從今年五六月份開始,限電就一直存在,只是最近限得更厲害,不只是廣東,公司在湖南、江西、黑龍江等地的項目也都因為限電停轉,有些地方設備一天只能開機9個小時。」廣東台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淑芬告訴記者。

「我們園區9月15日接到通知,非必要的實驗室不開空調,將負荷降低至以前的一半,現在兩層辦公樓共用一個熱水壺。」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一位負責人說。

東北三省一些城市也出現停電現象,給百姓生活造成影響。

「9月23日下午5點突然停電,導致很多人家都沒做準備。」 吉林琿春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停電正值下班高峰期,紅綠燈沒電後,交通秩序一度陷入混亂,電梯停運、做飯洗漱受影響。瀋陽市部分地區有道路因信號燈沒電產生擁堵。

「復蘇」、「缺煤」等多重因素疊加。

業內人士指出,造成多地限電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沿海省市疫後經濟復蘇強勁,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二是煤炭價格大漲,煤炭供應緊張,火電企業虧損,發電出力不足。

廣東省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夏季廣東省內普遍高溫。工業生產和高溫天氣帶來用電需求旺盛,疊加部分區域水電供應不及預期等因素,導致電力供應緊張。

「經濟復蘇勢頭強勁,帶動電量需求高速增長,1月和3月廣東省用電負荷突破1億千瓦,用電量增速達30%以上。」這位負責人說,目前正是「金九銀十」訂單高峰期,尤其是二產、三產用電需求持續旺盛。目前,廣東省統調最高負荷需求已七創新高,達到13513萬千瓦。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認為,用電量大幅增長反映的是疫情之後國內經濟和社會運行加速回溫。「部分國家受疫情影響,導致國外供給受阻,全球市場對中國製造的需求大幅增加,拉動部分沿海城市的電力消費。」

今年國家全社會用電量超越了發電量。界面新聞圖片

今年國家全社會用電量超越了發電量。界面新聞圖片

來自國家電網的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內每月用電量同比快速增長,6個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比2020年同期增長15.83%,比2019年同期也增長14.97%。從三大產業用電量看,一、二、三產業上半年佔比分別為1.26%、78.66%、20.08%,比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20.13%、16.39%、25.21%,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均超過14個百分點。

同時,一些省份發電能力下降。天然氣、煤炭價格高漲,資源供應緊張,上網電價維持不變,火電企業大面積虧損,發電積極性不高,停機檢修機組明顯增多。

廣東一家發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火電每發一度電就要虧損七八分,如果機組全開,電廠一天虧損上百萬元。

東北三省也出現「缺煤」現象。9月26日,遼寧省召開電力保障工作會議。會議指出,7月份以來,由於發電能力大幅下降,遼寧省電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增加至嚴重級別。為防止全電網崩潰,東北電網調度部門依照有關預案,直接下達指令執行「電網事故拉閘限電」,用電影響範圍擴大到居民和非實施有序用電措施企業。

今年煤價不斷上漲。界面新聞圖片

今年煤價不斷上漲。界面新聞圖片

火電在能源結構中佔據重要地位,以發電量計算,佔比約七成。所以,電「缺」或「不缺」,和煤炭的供應量有很大關係。近期,動力煤、焦煤、焦炭這煤炭「三兄弟」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9月26日5500大卡以上的高熱值動力煤港口市場均價為1535元/噸左右。

此外,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折射出相關地區高耗能行業產能快速擴張,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不匹配,也影響了個別地區有序用電措施力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向各地方和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推動煤炭中長期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直保並全覆蓋,確保發電供熱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線。

25日,東北地區發電採暖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集中籤約儀式在京舉行,簽署的煤炭中長期合同涉及國內主要煤炭生產企業、保供煤礦和東北地區重點發電供熱企業,此舉將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佔今冬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確保東北地區採暖季民生用煤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需求。

按照供暖季增產保供工作部署,國家能源局近期有關業務司已分別赴京津冀、蒙東、黑龍江、湖南等地督導煤炭、天然氣保供工作,現場協調解決制約增產增供的突出問題,指導地方和企業落實能源保供各項舉措,努力增加能源供應,全力以赴保障今冬明春重點地區民生用能需求。

由於煤炭是污染能源,過去17年國家的煤炭產能差不多沒有上升。界面新聞圖片

由於煤炭是污染能源,過去17年國家的煤炭產能差不多沒有上升。界面新聞圖片

9月23日至25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 帶隊赴寧夏、陝西,深入生產建設一線,對煤炭、天然氣增產保供進行現場調研督導,要求地方和企業壓實保供責任,進一步挖掘增產潛力,突出保障發電、供暖等民生用煤,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國家電網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將綜合施策、多措並舉,打好電力保供攻堅戰;強化全網統一調度,合理安排運行方式,服務好發電企業,做到應並盡並;統籌調配資源,發揮大電網平台優勢,挖掘跨區跨省通道送電潛力;加強用電情況監測,做好居民生活用電保障;嚴格執行政府制定的需求響應與有序用電方案,及時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維護供用電秩序穩定;加強電網運行應急值守,確保安全可靠用電。

廣東省正全力採取措施,積極應對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廣東省能源局督促電廠做好發電燃料和輔料儲備工作,確保高峰時段機組穩定可靠運行,統籌協調西電增加供應,按最大能力送電廣東。

遼寧省要求確保有序用電實施到位,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各地方電力運行主管部門避免拉閘限電涉及安全生產、民生和重要用戶。電網公司要延長有序用電負荷缺口預測時間和預警等級發佈時間,擴大告知範圍,便於用戶提前安排用電計劃。

吉林省要求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電網公司要科學精准調度,確需停電限電,要提前告知居民做好準備,引導企業單位避峰錯峰用電。發電企業要千方百計增加供給,減少停機檢修,確保用電高峰時段發電能力,同時統籌風光新能源頂峰出力。

目前,浙江部分地區已暫緩限電措施,並將進一步細化政策,依據能耗效益比等評價體系,優先保障民生、產業鏈關聯企業。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地方政府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組織開展高耗能企業用能預算管理、有序用電和錯峰生產等措施,這是對原有忽視節能減排工作的糾偏措施,但必須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簡單化」等做法。特別是在採取有序用電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確保民生用電不受影響。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限電

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中國透過增加關稅等方式系統性降低對美國大豆進口,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

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據內媒《財經》報道,相關調整措施包括多方面,並逐漸形成互補。例如,收緊相關檢驗檢疫措施,新增對種衣劑(含農藥的種子包衣材料)殘留、麥角菌、雜草種子等指標篩查;進口商又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在此基礎上,有關監管方面也與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應國合作,建立區塊鏈溯源平台,記錄每批進口大豆的相關數據從種植到運輸的全程信息。

進口商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進口商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以加強檢驗檢疫為例,進口大豆屬法定檢驗商品,由海關根據商檢法規實施檢驗。由於大多數進口大豆屬轉基因產品,中國對其監測體系包括轉基因品系確認、有害生物檢疫、品質檢驗等多個層面。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海關總署決定暫停 3 家涉事企業大豆輸華資格。相關業內人士透露,從 4 月開始,政策也有相應調整,改為全船逐批檢驗,以更好地實施進口大豆溯源。

區塊鏈溯源平台被視為在大豆追溯方面能發揮作用,通過納入每批進口大豆的全程數據,包括種植地 GPS 坐標、收割時間、運輸船舶軌跡等關鍵信息,相關系統可通過技術識別大豆來源。此外,區塊鏈技術亦在物流軌跡分析中發揮作用,以實時監控全球港口的物聯網數據,識別大豆來源,避免不當轉運。

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總的來說,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對於目前中國大豆進口渠道的調整,業內人士指出,政策收緊可能在短期內影響供應和價格,但隨著時間推移,將建立新的大豆貿易秩序,形成新的循環模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