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攬炒巴」之稱的劉祖廸,近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回顧其流亡英國兩年的經歷,更自曝現時月入僅得5至6千港元。
報道形容,劉現年28歲,相貌「官仔骨骨」,擁有測量師專業資格,本應過上「模範生」生活的他卻因修例風波而成為提出「攬炒」和身體力行的「第一人」,即使負上沉重代價,遠離家鄉,但他依然沒有後悔。
劉祖廸。
報道提到,2019年修例風波初期,劉祖廸仍身在海外。最初透過Telegram,聯合志同道合的陌生人打「國際線」,直到同年12月,他親自落場參與抗爭,由英國返回香港,並且在2020年元旦大遊行被警方拘捕。由於警方當時仍未知其「攬炒巴」的身份,出來後,他立即購買機票返回英國。
2020年6月,劉祖廸在英國受襲之後,被3名蒙頭大漢在倫敦對準他的頭部拳打腳踢,導致其眼骨、頭骨、耳朵爆裂,倒臥在街頭不醒人事。雖然走過鬼門關,但眼角上的疤痕卻成為永久的烙印。同年7月,他確診患上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劉祖廸形容當時不停流眼淚,家人、朋友、同學都不知道他遇到的掙扎,自己要過著一個三個身份割裂的生活。
兩個月後,《大公》、《文匯》在8月報道了「攬炒巴」的真名,並稱他已經被通緝。他其後在10月公開身份,宣布和團隊分拆,並會繼續帶領「攬炒團隊」,呼籲國際社會制裁中港官員。
談到收入,劉祖廸說,他因眾籌被批評,已經看透抹黑,不想再眾籌,轉為在Ko-Fi平台開設專頁,靠訂閱捐助過日子。他說:「好坦白講我4月1日(辭職)之後,依靠大家好微薄的支持,我都不怕說現時我每個月有多少支持,只有5至6千港元收入,去支撐自己的生存,不是生活了。未來會怎樣?我不肯定」
記者寒暄時問到劉祖廸「食飯未?」「肚餓嗎?」的時候,他淡淡然答了一句「平時都是一日只吃一餐,省錢」。
「攬炒巴」劉祖廸早前不幸染上Omicron變種病毒,感嘆「人生如常地無常」,如今在專訪中自爆月入僅得5至6千港元,令人不禁反問,倘若走在運動前線的「牌面人物」都淪落至此,其他違反法律,正流亡海外的「蝦兵蟹將」又會怎樣?
小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香港記者協會新任主席鄭嘉如被所屬的《華爾街日報》辭退,她透露,《華爾街日報》高層事前曾要求她退選記協執委,今日則以「重組架構」為由辭退她。
記協發表聲明稱,《華爾街日報》曾向鄭施壓,要求她不要參選記協主席並要求她辭任記協理事,鄭嘉如當時已拒絕有關要求。到今日(7月17日)原本駐倫敦的國際新聞主編親自到香港辭退她,指因為她的職位已被減省。
記協譴責《華爾街日報》無理解僱鄭嘉如,對有關決定感到失望及憤怒,表示記協及鄭嘉如目前正尋求法律意見,考慮對《華爾街日報》有可能違反香港《基本法》及《僱傭條例》有關保障員工參與工會及免於受到阻嚇及解僱的權利,作出申訴。
記協聲明續指,《華爾街日報》有多篇關於香港新聞自由狀況的報道。在今年5月,該報編輯室曾撰文表達對香港新聞自由惡化的憂虑。但是,《華爾街日報》卻給予壓力其員工不要參選提倡新聞自由及保護業界的工會主席一職,稱「《華爾街日報》的決定加劇香港新聞自由惡化。」
記協又提到,《華爾街日報》並非採取此立場的唯一媒體,在記協選舉前夕,有當選理事亦被其他僱主施壓下提出請辭;亦有同業反映,香港外國記者會、駐華外國記協會執委選舉後,亦收到僱主要求不要參選,否則可能失去工作。
政界高人同小鯊講,睇到記協讉責經常批評中國的《華爾街日報》,真係好諷刺。事件可以簡單總結,據鄭主席的版本,佢俾僱主《華爾街日報》要求辭去記協主席,佢唔肯,《華爾街日報》就解僱咗佢(據鄭主席引述華爾街日報的說法係減省職位)。事件用簡單邏輯去解讀,假設鄭主席所說的被解僱理由為真,又說明了一個情況,記協唔係單純工會,而係一個政治組織,以《華爾街日報》這樣一間立場反華的美國媒體,都覺得唔妥,由此可見,如果唔係心懷不軌政治企圖諗住「做世界」嘅傳媒工作者,千祈唔好盲舂舂加入呢個組織。
高人認為,美國媒體當然係以自己核心為依歸,記協聲明提到鄭主席2022年起於《華爾街日報》工作。自2021年,鄭就擔任記協執委會成員。當選主席前,她曾擔任名秘書及理事職位,當時《華雨街日報》未有干預,甚至明知她係記協執委都請她,兩年後轉態叫她不要參選,自然有報社自己的考慮,你不聽話,即時採取行動,唔同你講什麼新聞理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