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今日(1月29日)頭版頭條指「動態清零 唯一出路」,同時發表社論和評論講述「動態清零」策略的重要,惹起政圈中人注意。
事緣特首林鄭在1月27日記者會上講過「動態清零」的問題。當日有記者問到「動態清零」與「清零」的分別。林鄭回應指,「動態清零」是內地的疫情防控策略要求,在討論通關的過程中,都和內地方面解釋過,並不是說要「閉關」,也不是說「一個個案都冇」,而是切斷傳播鏈、盡快撲熄疫情的能力。
林鄭笑稱:「但我唔係始作俑者,如果要有一個權威性,講動態兩個字點解呢,對唔住我解唔到,但無可否認香港嘅市民話咗俾政府聽,佢哋最希望就係通關。」
林鄭用「我唔係始作俑者」來形容動態清零政策的由來,由於「始作俑者」有負面含意,惹來議論紛紛。
《大公報》今日(1月29日)頭版講「動態清零」,大字標題「動態清零 唯一出路」,又引述專家意見,指「與疫共存」此路不通。
《大公報》又發表社評,標題為「香港須有更大擔當、更大作為」,社評解讀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的新春致辭,指香港各界能把「發揮自身所長、對接國家所需」這篇大文章做好,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在新時代就一定可以有更大擔當、更大作為。
《大公報》社評又指當前香港飽受疫情衝擊,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然而,一個地區的發展前景如何,既取決於整體形勢,更取決於自身實力。香港只要堅決執行「動態清零」政策,在國家支持之下,疫情一定能戰勝。
《大公報》同時發表「井水集」評論文章,題為「動態清零不動搖」。內文指香港抗疫形勢異常嚴峻,有人因此產生悲觀情緒,對「清零」信心動搖,主張參照西方國家「與疫共存」。這種立場,無異於對病毒舉白旗投降,是極不負責任的。香港必須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不管疫情有多嚴峻、抗疫困難有多大,都要堅定不移。
文章指對香港來說,「動態清零」是抗疫唯一正確的道路。我們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強化抗疫手段,加強動員能力,提高抗疫的效率,在這方面內地有不少先進經驗,值得特區政府認真借鑒。
另外,《文匯報》亦發表題為「拒與病毒共存 堅持動態清零」的社論,力撐動態清零策略。社論指隨着第五波疫情發展,特區政府持續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嚴格抗疫,引發抗疫策略應該繼續「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的一些討論。事實上,所謂「與病毒共存」這種消極取態,既無科學基礎也有現實危害,現在美國西方也多數都在推行嚴格防疫抗疫措施。本港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統一思想、同心抗疫,借鑒內地成功的防疫經驗,才能盡快取得抗疫成功。
《文匯報》社論指內地是全球成功抗疫的典範,一直堅持以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最重要考慮。香港防疫應與內地看齊,堅持「動態清零」抗疫目標不變,是早日控疫、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重振經濟民生的唯一正確選擇。
小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