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領先全球 中國正在研製「又能飛、又能潛水的超音速導彈」

博客文章

領先全球 中國正在研製「又能飛、又能潛水的超音速導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領先全球 中國正在研製「又能飛、又能潛水的超音速導彈」

2022年09月14日 13:46 最後更新:13:55

冷戰時期,蘇聯性能領先的超音速導彈和超空泡魚雷曾讓西方震撼不已。據《南華早報》13日報道,中國正在結合這兩種武器的優點,並加入當今最先進的材料科技,研製「又能飛、又能潛水的超音速導彈」。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早前已有內媒報道這款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航空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負責研發。在9月8日由中國航天學會出版的同行評審的《固體火箭技術雜誌》上公布了導彈動力系統的藍圖。

報道稱,研發人員發布的論文顯示,這種5米長的導彈將能以2.5倍音速在1萬米高空巡航200公里,然後在接近目標時轉入掠海飛行模式。一旦與目標的距離進入約10公里的範圍內,該導彈將轉換為超空泡魚雷模式,以每秒100米(約200 節)的速度在水下行進。研究人員說,超空泡魚雷是通過在魚雷周圍制造一層密集的氣泡,大幅減小阻力進而提高航行速度,同時它還可以隨意改變航向或緊急下潛至100米的深度,以避開對手的水下防御系統。

媒體引述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鵬飛的話說,沒有任何現有的艦載防御系統能應對如此快速的「跨介質攻擊」,「這可以大大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

為應對種類越來越多的攔截系統,跨介質導彈——通俗的說,就是又能在水裏游、又能在天上飛的導彈正越來越受到關注。此前媒體還曾報道稱,中國正在研製的另一種「會飛的無人潛艇」。它可以在水下目標附近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進行情報偵察,提高水下情報偵察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在水面上展開機翼,化身成為時速達120公里的無人機。

中國正在研製「可以飛的無人潛艇」。

中國正在研製「可以飛的無人潛艇」。

不過《南華早報》提到的跨介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技術難度更大,特別是動力系統要同時能滿足空中高速飛行和水下高速航行的截然不同的需求。

報道稱,中國科學家在導彈燃料中添加了一種元素周期表中緊挨著碳的輕元素——硼。高溫環境下,它能與空氣或水發生劇烈反應並釋放出大量熱量。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空軍就曾將氫硼化合物添加到飛機燃料中,產生的熱能幾乎是傳統燃料的兩倍,可以增加超音速轟炸機的續航能力。但這種新燃料存在重大問題,會產生粘性廢物並粘在發動機葉片上,導致發動機性能下降。因此,這些項目在1959年被取消了。

美國正在試驗用氨硼烷替代傳統化學火箭的燃料。

美國正在試驗用氨硼烷替代傳統化學火箭的燃料。

近年來,高超音速競賽重新點燃了人們對硼的興趣。報道稱,中國已使用含有硼納米顆粒的固體燃料制造了吸氣式超燃衝壓發動機,以將導彈加速到高超音速狀態。美國軍方也有類似的計劃,美國海軍資助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氮化硼制成的納米材料可為時速超過6400公里的高超音速武器提供動力。加利福尼亞大學正在試驗用氨硼烷作為傳統化學火箭燃料的替代品。

報道承認,中國科學家相比美國同行走得更快一步,不但將含硼材料用於空中飛行的發動機,還通過巧妙設計,讓它在水下工作時也能提供更大的動力。據稱,該導彈使用的跨介質衝壓發動機采用特殊的固體推進劑,它與進入發動機的外部空氣或海水劇烈反應,產生高溫氣體並通過噴口產生推力。「它具有高比衝和簡單的結構,是跨介質反艦導彈的理想動力源。」

中國研發高超音速武器並不是新聞。事實上,解放軍至少已有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服役,而中國軍方仍在繼續研發和改善其高超音速武器庫。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曾將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試驗比作「斯普特尼克時刻」,暗示至少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方面,美國已經落後於中國,必須迎頭趕上。目前美國陸海空三軍都在研發各自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國國防部2023年度的預算草案中已經包含47億美元的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的專款。美國軍方預計明年成功研發出高超音速武器的電池,2025年研發出海基高超音速武器,並在2027年研發出空射型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俄羅斯也是一個全力研發高超音速導彈的國家。俄軍在俄烏戰爭中還多次使用已經裝備部隊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襲擊烏克蘭重要的高價值目標。

連朝鮮上個月也宣布試射一枚新研發的高超音速導彈。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單日起降超70架次 遼寧艦實戰能力曝光 距離美國航母還有多遠?

2024年10月17日 12:06 最後更新:12:13

遼寧艦航母艦載機在「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中,不但公開證實了夜間作戰能力,據日本防衛省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遼寧艦在14日、15日兩天內累計起降艦載機140架次,台灣方面還公佈了殲-15艦載戰鬥機的飛行照片。

據日本統合幕僚監部15日發布的通告,遼寧艦航空母艦與055型飛彈驅逐艦鞍山艦(舷號103)、052D型飛彈驅逐艦烏魯木齊艦(舷號118)經由巴林塘海峽返回南海。

據日本統合幕僚監部15日發布了關於遼寧艦的動向。

據日本統合幕僚監部15日發布了關於遼寧艦的動向。

日本海上自衛隊統計顯示,在14日到15日期間,遼寧艦的艦載機起降次數高達140架次,其中艦載戰鬥機90架次、直升機50架次。平均單日艦載機出動效率達70架次,已刷新了中國航母艦載機出動的新紀錄。

「聯合利劍-2024B」演習於14日展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熹海軍大校表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遼寧艦航母編隊位台島以東海空域,與陸海空火兵力進行艦機協同、聯合製空、對海對陸打擊等科目演練,重點檢驗內線外線一體連動、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

換言之,日方統計的遼寧艦這140架次的艦載機起降,應大部分集中在14日,意味著遼寧艦的艦載機單日出動效率其實可能比70架次的平均值還要高出一大截。

據日方的通報,遼寧艦航空母艦與055型飛彈驅逐艦鞍山艦(舷號103)、052D型飛彈驅逐艦烏魯木齊艦(舷號118)經由巴林塘海峽返回南海。

據日方的通報,遼寧艦航空母艦與055型飛彈驅逐艦鞍山艦(舷號103)、052D型飛彈驅逐艦烏魯木齊艦(舷號118)經由巴林塘海峽返回南海。

翻查遼寧艦之前的艦載機出動數據,2022年5月,遼寧艦航母的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在10天內進行了超過200架次起降。在12月17日至27日,遼寧艦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起降共約260架次,28日至31日之間,又進行了60架次,這是中期大修之前,遼寧艦在西太海域訓練期間統計到艦載機起降訓練數量最多的一次,平均為每日21架次左右。

當時外界認為,受艦載機搭載數量少、機庫和飛行甲板佈局不合理等先天因素影響,遼寧艦的艦載機起降次數偏少可以理解。

在完成一年多的中期大修後,遼寧艦開始了首次遠海訓練。今年9月20日到9月26日的7天時間內完成了410架次起降,在9月27日到10月1日的5天時間內又完成了210架次,平均每日艦載機出動在55架次左右。

對比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2023年9月開始的第二次遠海訓練中,曾創造了單日出動60架次的記錄;在此後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中,山東艦又在9天內累積起降艦載機570架次,平均每天為63架次。

換言之,遼寧艦今年9月日均出動艦載機55架次,足以證其能力已與山東艦基本相當,完成了從訓練航母到作戰航母的轉化。而今次演習再刷新日均出動效率達70架次,也證明中國滑躍式航母的整體出動效率,已接近美國超級航空母艦。

在日常訓練中,美國航母的艦載機也維持著日均50至60架次的水準,如2016年3月1日至4日,美國海軍「史坦尼斯號」航母就進行了266次艦載機起降,日均起降66架次。即使在戰爭狀態下,如海灣戰爭期間,整體處於「年輕力壯」的美國航母每日艦載機出動架次平均在80至90架次左右。

如今隨著美國航母整體狀態的持續下滑,實際出動能力也明顯下降,如最新的「福特號」首次海外部署期間,趕上了中東危機,結果在累計239天的部署時間內,艦載機出動架次為10,396次,日均出動艦載機架次僅43架次;「林肯號」航母在先前6個月部署時間,出動艦載機架次10,250次,日均56架次。

但必須承認的是,美國超級航空母艦在特殊情況下具備更強的出動效率,如「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設計指標是單日出動120架次,「福特號」是160架次,「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艦隊問題」聯合軍演中,曾創造了975架次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出動紀錄,日均出動超過240架次,以這指標來看,目前遼寧艦與山東艦還有一定差距。但採用最新電磁彈射技術的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已完成了第四次海試,預計在未來數年內,福建艦肯定可大幅改寫中國航母艦載機的全新出動效率。

完成「聯合利劍-2024B」演練後,遼寧艦的動向引起關注。

完成「聯合利劍-2024B」演練後,遼寧艦的動向引起關注。

另方面,完成「聯合利劍-2024B」演練後,按外界預想,「遼寧艦」已經出海月多,接近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一次脈動式部署的最高時間限制;但也有人認為,「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在海南島暫時靠泊進行短時間整補之後,出西太平洋還可進行新一輪的脈動式演訓,此次只不過是在演訓路上順帶執行「聯合利劍-2024B」而已。究竟「遼寧號」是否要進入西太平洋或菲律賓海進行新一輪部署,其後續行動引起關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