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文看清何謂「載荷專家」 附港產太空人選拔詳情

社會事

一文看清何謂「載荷專家」 附港產太空人選拔詳情
社會事

社會事

一文看清何謂「載荷專家」 附港產太空人選拔詳情

2022年10月03日 12:28 最後更新:14:10

科研專家總懷抱著追逐奔向星空的夢想。隨著國家10月2日宣布展開第4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選拔載荷專家,讓港澳市民也有機會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實現航天夢。

初選招募期由10月6日(本周四)起至10月27日止。fb「添馬台」圖片

初選招募期由10月6日(本周四)起至10月27日止。fb「添馬台」圖片

載荷專家為航天員按任務分類的其中一種,是指在太空站中進行科學與應用研究等實驗工作的科研人員。載荷專家一詞對香港人來說很是陌生,以下從不同方面看清何謂載荷專家,並附上港產太空人的選拔詳情。初選招募期由10月6日(本周四)起至10月27日止。

更多相片
初選招募期由10月6日(本周四)起至10月27日止。fb「添馬台」圖片

初選招募期由10月6日(本周四)起至10月27日止。fb「添馬台」圖片

政府官員10月2日交代航天載荷專家初選安排。

政府官員10月2日交代航天載荷專家初選安排。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10月2日講解中央宣布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10月2日講解中央宣布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

現役航天員拍片,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央視微博

現役航天員拍片,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央視微博

神舟十四號乘組蔡旭哲(左)、陳冬(中)及劉洋(右)。新華社資料圖片

神舟十四號乘組蔡旭哲(左)、陳冬(中)及劉洋(右)。新華社資料圖片

申請者需要體格健康,無影響航天病史。新華社資料圖片

申請者需要體格健康,無影響航天病史。新華社資料圖片

政府官員10月2日交代航天載荷專家初選安排。

政府官員10月2日交代航天載荷專家初選安排。

載荷專家為非職業航天員

●定義:載荷專家(Payload Specialist)是到太空去進行各項專門科學實驗和探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非職業航天員,是擔負重要綜合航天實驗的專家。有效載荷專家是搭乘宇宙飛船或航天飛機進入太空開展科學技術活動的專業或非專業人員,一般都是職業科學家或工程師。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10月2日講解中央宣布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10月2日講解中央宣布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

航天員本身分職業和非職業兩種。職業航天員即專門從事航天飛行工作的航天員,多為飛行員或試飛員出身。非職業航天員則是臨時到太空工作或活動的人員,主要是從事科學研究,多為科學家、科研人員或工程技術人員。

現役航天員拍片,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央視微博

現役航天員拍片,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央視微博

載荷專家的載荷,是指飛機或運載火箭攜帶的物體。飛行器的有效載荷可包括貨物、乘客、飛行人員、彈藥、科學儀器或實驗。

神舟十四號乘組蔡旭哲(左)、陳冬(中)及劉洋(右)。新華社資料圖片

神舟十四號乘組蔡旭哲(左)、陳冬(中)及劉洋(右)。新華社資料圖片

●工作:主要功能是進行科學技術活動,包括天文觀測、對地觀測、物理試驗、化學試驗、生物醫學試驗以及各類技術試驗等。

●培訓時間:由於實驗要求精確度高,時間長,要花費較長時間訓練他們使用各種專業儀器,再加上空間站的基本訓練,所以培訓時間比太空遊客時間更長。

選拔標準(附基本要求)

●選拔標準:按照國際慣例,航天員的選拔,男女年齡通常在25歲至45歲之間,隨船工程師任務專家可達45歲,指令長航天駕駛員年齡一般為25歲至40歲,航天研究人員載荷專家年齡可超出上述範圍。

根據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有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選拔網頁列出的基本要求:

載荷專家將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重要任務。候選對象須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籍公民,其與家庭主要成員應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方針、遵守國家憲法及香港基本法、無犯罪記錄,並支持載人航天事業。

一、性別 :男女不限

二、年齡 : 原則上30-45歲

三、婚姻和生育狀況 :不限

四、體格 :

男性身高為162-175cm,女性身高為160-175cm

身體健康、非過敏體質、無可能影響飛行服務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兩眼裸眼視力均不低於0.1,矯正後視力不低於0.8,無色盲

心理健康

五、專業和學歷 :

擁有博士學位

專業為生物學、醫學、心理學、材料學、物理學、化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天文學等

實際從事上述相關專業工作時間不少於3年

中英文綜合應用能力較強,普通話較好

初選工作由特區政府安排,進一步選拔則由內地有關方面進行。初選招募期由10月6日(本周四)起至10月27日止,主要透過大學、科研機構/企業、政府部門、醫管局等進行。詳情可參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網頁:https://www.itib.gov.hk/zh-hk/psrecruitment

申請者需要體格健康,無影響航天病史。新華社資料圖片

申請者需要體格健康,無影響航天病史。新華社資料圖片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中國空間站組合體,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踏上回家之旅。

原定昨日(4月29日)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今日(4月30日)凌晨4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計劃中午返回東風著陸場。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預計4月30日中午返回東風著陸場。資料圖片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預計4月30日中午返回東風著陸場。資料圖片

在分離前,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在地面人員配合下,完成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設定、實驗資料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轉運等撤離前各項工作,與神舟二十號乘組完成工作交接和在軌工作經驗交流,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之後會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擇機再入返回。

根據計劃,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將採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經歷分離撤離、返回制動、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開傘著陸等階段。目前,東風著陸場各系統已準備就緒,具備執行搜救任務的各項條件。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按計劃將在星期二返回東風著陸場。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按計劃將在星期二返回東風著陸場。

這次返回任務因為著陸場大風天氣延後一日,並會首次降落東風著陸場東區,面對新情況新考驗,工程全線密切協同、天地聯動,迅速制定應對舉措,確保任務圓滿成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部門較早時表示,東風著陸場近日有適宜的天氣窗口,可滿足神十九安全返回著陸的氣象要求,強調飛船返回窗口選擇,始終以航天員安全為最高準則。

神舟十九號3位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和王浩澤(左)。資料圖片

神舟十九號3位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和王浩澤(左)。資料圖片

中心人員張芳表示,在春季,東風著陸場的天氣情況複雜,根據判斷,昨日著陸場風力有超出條件的風險,原定返回時段落點區域預計有7至8級大風,風速每秒13至16米,能見度低於1公里,有可能影響神十九飛船安全返回。

神舟十九號3位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和王浩澤(左)。資料圖片

神舟十九號3位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和王浩澤(左)。資料圖片

張芳又說,目前天氣預報顯示,新瞄準的時間窗口,著陸場區域仍會有5至6級大風,雖然落點區域會有陣風每秒10至12米的西北風,但強度明顯降低,能見度保持1公里以上,氣象條件滿足飛船安全返回的要求。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凌晨4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央視影片截圖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凌晨4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央視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