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牙周病竟會誘發慢性疾病!
有牙醫表示,忽略牙齒健康可致4個恐怖後果,當中包括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另有研究指,牙齒健康亦與糖尿病息息相關,每日刷牙3次,可減低患糖尿病風險達15%。
醫生揭4大恐怖下場
台灣牙科醫生劉馥萱及內科醫生傅裕翔於Facebook專頁上表示,牙齒健健康康,是控制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她提醒長者,若只注意血糖、血壓,但害怕看牙醫,忽略牙齒健康,這很可能會誘發慢性病。以下為牙齒不好的4大恐怖下場:
忽略牙齒健康誘發的4種慢性疾病
1. 心臓病
牙菌疾病的細菌分泌出的毒素對身體傷害性非常大,而殘留的口腔細菌會進入血液,嚴重可引致心臟病或中風。
2. 糖尿病糖尿病會與牙周病成為惡性循環,兩者會相互拖累糖尿病會改變病患的免疫力,從而使
牙周更容易發炎;牙周嚴重發炎病患會比較不容易控制血糖。
3. 認知障礙症
據日本研究指出,60歲以後上的真牙不足20顆的老人,失智風險也會明顯提升。因為牙齒咀嚼有如幫助大腦做運動,可以刺激腦部,從而預防老人痴呆症。
4. 高血壓
據英國研究顯示,患牙周病的人士的高血壓風險也會跟著提高49%,而情況愈嚴重的,平均血壓愈高。
研究:每日刷牙3次可減糖尿病風險
南韓科學家團隊曾於國際醫學期刊《糖尿病學》(Diabetologia)發表研究,指牙齒健康與糖尿病息息相關,每日刷牙3次更可減低患病風險達15%。
研究人員於2003至2006年期間,收集了188,013名人士的數據,包括其過去病史、缺牙情況、口腔衛生行為,如刷牙次數、看牙醫次數及洗牙次數等再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每日至少刷牙3次或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不刷牙的人低,在51歲以下人士群組中可降低14%患糖尿病風險;在52歲以上群組則降低7%風險。
研究又指,如年輕人患有牙周病,日後患糖尿病的風險為14%,比老年人的6%風險更高;掉牙介乎1至7顆,患糖尿病風險亦比正常高出16%;掉牙數目超過15顆,更會高出34%。但若每日至少刷牙3次,則會降低8%患糖尿病風險。
研究人員解釋,若牙齒疾病不斷惡化,會誘發人體慢性發炎,最終影響胰島素分泌並導致糖尿病。如牙周病的毒素會刺激白血球,釋出發炎物質,該發炎物質會抑制胰島素分泌,令血糖值失去控制,令人易患上糖尿病。
延伸閱讀:11類蛀牙高風險人士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資料,蛀牙是指牙齒堅硬表面永久性損傷的區域,該區域會發展成微小的開口或洞,如果不治療,蛀牙會變大並影響牙齒深層,可能導致嚴重牙痛、感染和牙齒缺失,甚至因感染導致毀容。以下11類人士會有較高風險出現蛀牙:
1.牙齒位置:後牙(臼齒和前臼齒)有很多凹槽、凹坑、隙,會殘留食物顆粒,比更光滑的前牙更難保持清潔。
2.常進食特定食物和飲料:奶類、冰淇淋、蜂蜜、糖等食物容易長時間黏在牙齒上,因此可能遵致蛀牙。
3.經常吃零食或喝飲料:經常吃零食或喝含糖飲料,就是在餵養口腔細菌,使其產生酸來腐蝕牙齒並形成蛀牙。
4.睡前餵養的嬰兒:如果睡前用奶瓶餵孩子奶類、配方奶、果汁或其他含糖液體,便會於睡覺期間在其牙齒上停留數小時,導致口腔細菌滋生。
5.刷牙次數過少:如果進食或喝東西後沒有立刻清潔牙齒,很快會形成斑塊,這就是蛀牙的第一階段。
6.氟化物不足:氟化物C是一種天然礦物質,有助於預防蛀洞,甚至能逆轉早期的牙齒損傷。
7.年輕或年老:幼童和青少年普遍有蛀牙,而老年人風險也較高。
8. 口腔乾燥:口腔乾燥GC是因為缺乏唾液,而唾液能带走牙齒上的物質和斑塊,有助於預防蛀牙。
9.補牙:補牙幾年後效果會降低,開始磨損或出現粗糙邊緣,使斑塊更容易堆積卻更難清除。
10.胃灼熱:胃灼熱或胃食管反流病使胃酸流入口腔(反流),磨損牙釉質,造成嚴重牙齒損傷。
11.進食障礙:包括厭食症和貪食症;會干擾唾液產生,且反覆嘔吐的胃酸會腐蝕牙齒,開始溶解牙釉質。
5種預防蛀牙方法
另外,良好的口腔和牙齒衞生有助避免蛀牙,以下5種預防方法可供參考:
1.進食後用含氟牙膏刷牙
2. 漱口
3.定期看牙醫
4. 使用窩溝封閉劑
5.避免經常吃零食及喝飲料
同場加映:正確刷牙方法
根據仁安醫院資料,正確的刷牙方法如下:
1.先刷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把牙刷45度斜放在牙齦邊緣上,以2-3顆牙為一組,輕輕地來回移動。
2.利用相同方法刷乾淨牙齒的內側面位置。
3.清潔門牙內側時,需把牙齒垂直放置,輕輕上下移動刷毛。
4.然後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後移動。
5.最後重複以上1-4的動作,清潔上排牙齒的外側面、內側面和咀嚼面。
另外,刷牙時有以下4點要注意:
1.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約兩分鐘。
2.選用合適的牙刷和牙膏。
3.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清除牙縫或牙齒鄰面的牙菌膜。
4.刷牙時遇到牙齦出血,可改用軟毛牙刷清除積聚在牙齦的污積物,發炎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牙齦亦會回復健康。
同場加映:4情況須更換牙刷
台灣牙科醫生黃文龍及內科醫生傅裕翔曾在Facebook專頁上表示,牙刷最好每3個月要換一次,強調千萬不要為了想省錢而不換牙刷,如果牙刷放太久,容易令細菌和病毒滋生,萬一在刷牙時攝入體內,甚至可能患上感冒。
若出現以下4種情況,即代表牙刷必須更換牙刷:
1.刷毛岔開外翻
刷毛外翻爆開,表示牙刷的潔牙能力已大打折扣,需要更換。
若短期內每一把牙刷都爆開,可能要把刷牙力道放輕,或是換一個品牌的牙刷試試。
2.刷毛底部變色
刷毛底部出現黃色或黑色污漬,都是牙刷細菌滋生的訊號,代表牙刷已經髒了,可以更換。
3.生病感冒後
口腔中的感冒病毒和細菌,可能在牙刷上不斷繁殖,因此感冒康復後建議直接更換新牙刷。
4.牙刷使用3個月後
即使牙刷看起來很乾淨,仍建議3個月換一次新牙刷,比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