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戰前唐樓「南昌押」遭勒令30日內拆特色霓虹招牌

社會事

戰前唐樓「南昌押」遭勒令30日內拆特色霓虹招牌
社會事

社會事

戰前唐樓「南昌押」遭勒令30日內拆特色霓虹招牌

2023年01月18日 18:12 最後更新:19:01

繼梁添刀廠日前拆卸招牌後,同區另一個三級歷史戰前建築物「南昌押」,屋宇署本月2日透過向南昌押業主頒佈命令,指其懸掛於室外兩個「蝠鼠吊金錢」形態的特色霓虹招牌,因沒有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4條規定獲批准建築圖則而興建,因此限於發信的30天內卸除招牌,關注保育的「維城觸蹟」版主引述消息指招牌將於今月內拆除,令本港特色霓虹招牌又少一個。

南昌押建於1920年代,屬本港罕有的戰前轉角唐樓,目前為三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

南昌押建於1920年代,屬本港罕有的戰前轉角唐樓,目前為三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三十日內拆除兩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三十日內拆除兩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戰前唐樓南昌押屬三級歷史建築 為澳門「典當業大王」高可寧家族持有

更多相片
南昌押建於1920年代,屬本港罕有的戰前轉角唐樓,目前為三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

南昌押建於1920年代,屬本港罕有的戰前轉角唐樓,目前為三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30日內拆除2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三十日內拆除兩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屋宇署向南昌押業主發出清拆令,限三十日內拆除兩個霓虹招牌。(Jeffrey Hui fb圖片)

南昌押兩個霓虹招牌模仿蝙蝠倒吊含著金錢的形態,招牌頂拗出囍字燈管,帶有吉祥的寓意。(_852.carlo IG)

南昌押兩個霓虹招牌模仿蝙蝠倒吊含著金錢的形態,招牌頂拗出囍字燈管,帶有吉祥的寓意。(_852.carlo IG)

南昌押現為三級歷史建築,業主為香港開設典當舖的賭業大亨高可寧家族。(hasheeme IG)

南昌押現為三級歷史建築,業主為香港開設典當舖的賭業大亨高可寧家族。(hasheeme IG)

本地插畫師亦有利用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作題材。(journey.cheting IG)

本地插畫師亦有利用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作題材。(journey.cheting IG)

南昌押作為三級歷史建築,其霓虹招牌亦有獨特色彩。(mr.dr3w IG )

南昌押作為三級歷史建築,其霓虹招牌亦有獨特色彩。(mr.dr3w IG )

南昌押屬本港少數現存戰前轉角唐樓。(shiubong IG)

南昌押屬本港少數現存戰前轉角唐樓。(shiubong IG)

旅發局官網有介紹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旅發局網站)

旅發局官網有介紹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旅發局網站)

屹立四十年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負責人遵從屋宇署清拆令,招牌走進歷史。(資料圖片)

屹立四十年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負責人遵從屋宇署清拆令,招牌走進歷史。(資料圖片)

負責人臨別與招牌合照。(資料圖片)

負責人臨別與招牌合照。(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刀廠負責人與招牌最後合照。(資料圖片)

刀廠負責人與招牌最後合照。(資料圖片)

巿民到場為招牌拍照留念。(資料圖片)

巿民到場為招牌拍照留念。(資料圖片)

位於南昌街117號的「南昌押」,原為當舖「同安大押」,位於南昌街及汝州街交界,業主為在澳門昔日開賭的「典當業大王」高可寧家族持有,該建築物建於1920年代,樓高5層,樓頂仍留有同安大押字體,至1950年代改名「南昌押」並沿用至今。該座建築物屬於本港罕有的戰前轉角唐樓,沿用傳統「上居下舖」的模式,地下作商舖而樓上為居所,樓上已被丟空多年,剩下底層仍有從事當押業務,目前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旅發局、本港插畫家、攝影師,以及本地文化旅遊亦有介紹該幢建築。

南昌押兩個霓虹招牌模仿蝙蝠倒吊含著金錢的形態,招牌頂拗出囍字燈管,帶有吉祥的寓意。(_852.carlo IG)

南昌押兩個霓虹招牌模仿蝙蝠倒吊含著金錢的形態,招牌頂拗出囍字燈管,帶有吉祥的寓意。(_852.carlo IG)

南昌押現為三級歷史建築,業主為香港開設典當舖的賭業大亨高可寧家族。(hasheeme IG)

南昌押現為三級歷史建築,業主為香港開設典當舖的賭業大亨高可寧家族。(hasheeme IG)

本地插畫師亦有利用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作題材。(journey.cheting IG)

本地插畫師亦有利用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作題材。(journey.cheting IG)

南昌押作為三級歷史建築,其霓虹招牌亦有獨特色彩。(mr.dr3w IG )

南昌押作為三級歷史建築,其霓虹招牌亦有獨特色彩。(mr.dr3w IG )

而懸掛在大樓外的兩個霓虹招牌,估計已存在超過半世紀,專門研究霓虹的理大傳意設計學科主任郭斯恆表示,高可寧家族在本港持有大量當押物業,其招牌除模仿蝙蝠倒吊含著金錢的經典形態外,招牌頂拗出囍字燈管,帶有吉祥的寓意,屬其家族當舖特色,加上萬字邊及造型比例較為修長,屬本港少數保存良好的當押霓虹招牌之一,兩個招牌各自在南昌街與汝州街十字路口伸出懸掛半空,夜景視覺美學效果分外搶眼。

南昌押屬本港少數現存戰前轉角唐樓。(shiubong IG)

南昌押屬本港少數現存戰前轉角唐樓。(shiubong IG)

旅發局官網有介紹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旅發局網站)

旅發局官網有介紹南昌押及其霓虹招牌。(旅發局網站)

屹立四十年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負責人遵從屋宇署清拆令,招牌走進歷史。(資料圖片)

屹立四十年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負責人遵從屋宇署清拆令,招牌走進歷史。(資料圖片)

負責人臨別與招牌合照。(資料圖片)

負責人臨別與招牌合照。(資料圖片)

港府去年宣布展開打擊衞生黑點計劃,其中一個重點是處理問題招牌,包括棄置破損招牌、沒有牌照和批准的招牌,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及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去年11月到旺角視察清拆招牌行動時,曾表示深水埗區巡視招牌行動後,已發出近300張「拆除通知」,預計清拆或修葺超過700個危險或棄置招牌。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本月11日晚上10時工程車到場清拆招牌。(資料圖片)

其中位長沙灣道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懸掛長達40年,負責人稱因要遵守屋宇署清拆令,本月11日正式拆卸,刀廠第三代負責人梁洪形容招牌「歷史任務完成」,招牌將送新加坡藝術家Rex Goh妥為保存。

刀廠負責人與招牌最後合照。(資料圖片)

刀廠負責人與招牌最後合照。(資料圖片)

巿民到場為招牌拍照留念。(資料圖片)

巿民到場為招牌拍照留念。(資料圖片)

審計署表示,強制驗窗計劃自2012年6月底推出,截至去年,有65萬7千多份法定通知已獲遵從,但同期有26647份通知未獲遵從,當中43%的法定通知逾期3年至11.6年仍未處理。

當局自2012年6月底推出強制驗窗計劃。網上圖片

當局自2012年6月底推出強制驗窗計劃。網上圖片

審計署建議屋宇署密切監察情況,採取適當跟進行動,並根據指引訂明的目標時間,向有關業主發出警告信和定額罰款通知書。

審計署在新一份審計報告提到在2017年至2024年期間,屋宇署錄得445宗樓宇墮窗事故,有29%個案在事發前,曾被送達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當中有25宗個案事發前未遵從處理。

屋宇署。資料圖片

屋宇署。資料圖片

審計署認為,屋宇署在發出警告信和定額罰款通知書方面有可改善之處。截至去年底,有2565份法定通知已到期,但仍未向涉及的業主發出警告信,亦有19313封警告信是由法定通知的遵辦限期起計超過1個月才發出,未能達到目標時間;屋宇署仍未向18352份法定通知所涉的業主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當中15913份由遵辦限期起計至去年底,相隔時間逾1年;在已發出的4208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中,有2045張的罰款截至去年底仍未繳付,而屋宇署沒有把將這些個案轉介予法庭,以要求清繳款項。

審計署。資料圖片

審計署。資料圖片

另外,報告指出屋宇署於2019年成立快速檢控小組,以加快檢控未遵從法定通知的個案。審計署留意到截至去年,在3320宗已送達定額罰款通知書的個案中,84%仍未轉介予快速檢控小組以採取檢控行動,建議屋宇署加強轉介及採取檢控行動。

當局自2012年6月底推出強制驗窗計劃。網上圖片

當局自2012年6月底推出強制驗窗計劃。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