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於2012年透過新界豁免管制屋宇的僭建物申報計劃,對於無申報的僭建物,署方會逐步採取執法行動予以取締,並會在清理首輪取締目標僭建物後,分階段逐步取締違例情況較輕及潛在風險較低的現存僭建物。屋宇署署長余寶美說,當局計劃重啟新界豁免管制屋宇僭建物申報計劃,期望於今年底可以落實,並鼓勵住戶使用電子方式申報,讓住戶每五年申報一次的過程較簡單。
屋宇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余寶美出席北區區議會會議表示,在諮詢過程中,聽到不少意見表示希望盡快啟動計劃,由於不涉及修改法例,可較快推動,現時署方正整理計劃並要改動電腦系統,署方將會落村簡介,詳情要與發展局安排時間。有區議員歡迎計劃,並問到是否會有巿場價格指引,余寶美說署方暫時未有相關指引,現時主要靠完成個案後,提供完工價格,讓外界參考。
屋宇署署長余寶美。(FB資料圖片)
區議員侯志強於會上表示,僭建問題並非新界獨有,在九龍及港島亦有,部分屋苑亦有僭建地牢,以至酒窖,建議計劃應該全港一次過處理。他又建議對於現時部份興建至四層的丁屋,他認為不應該清拆處理,因為會造成建築廢物影響環境,建議透過補地價或罰款處理,同時政府庫房亦會有收益。
余寶美回應說現時包括地牢等較嚴重的僭建並不能作申報,當局不想透過計劃將有關僭建合法化,對於嚴重僭建當局會加強執法糾正,亦會按情況與地政總署採取聯合行動。
立法會三讀通過修例,賦權消防處和屋宇署為舊樓業主代辦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並在工程後向有關業主收回工程費用,藉此協助提升舊樓的消防安全水平。
華豐大廈曾發生火警。 資料圖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修例規定在1987年或之前落成的目標樓宇,提升至切合現代要求的防火保障,涉及約14000幢樓宇。目前已進行聯合巡查及發出「消防安全指示」予超過10500幢目標樓宇,發出合共超過39萬張指示,雖然有約4成已獲遵辦或被撤銷,但餘下約6成仍在跟進。
消防處。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鄧炳強說,政府一直積極用多管齊下的方式向舊樓業主提供不同方面的支援,但部分業主尤其「三無大廈」的業主,可能因缺乏籌組能力等,無法籌組相關工程。政府認為有需要修例,協助有真正困難的業主讓政府「進場」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政府亦會推出措施,提升業主自行遵從法例的比率。
屋宇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他指出在修例通過後,政府會先推行先導計劃,揀選10至20幢樓宇讓政府「進場」,期間政府會密切監察實施過往,部門亦會緊密協調,確保機制有效運作,再決定每年進行的代辦工程數目及時間表,估計每年為20至60幢樓宇進行工程。在釐定代辦工程先後次序的準則方面,政府認為應清晰和客觀,包括樓齡、樓層數目、是否「三無大廈」、是否單梯設計、其他消防安全風險、樓宇的業權情況、相關業主被檢控的次數等。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巴士的報記者攝
鄧炳強又提到消防處已成立支援中心,為舊樓業主提供支援服務,包括講解條例、協調業主、申請資助。他重申維修和妥善保養私人樓宇,包括進行所需的消防安全改善工程,是業主的責任,政府只會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為不遵從條例的樓宇進行代辦工程。
深水埗區舊樓林立。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