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府跨部門合作改善維港兩岸海水氣味問題 污染量已大減8成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政府跨部門合作改善維港兩岸海水氣味問題 污染量已大減8成

      2024年10月08日 12:43 最後更新:16:05

      為改善維多利亞港兩岸海水氣味問題,政府在2022年施政報告訂下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將荃灣、深水埗和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污染量減少一半。渠務署、環境保護署、屋宇署通力合作,超額完成,污染量現已大幅減少約80%。

      環保署會在重點地區進行污染源調查,利用色粉測試等方法找出潛在有污染源的地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環保署會在重點地區進行污染源調查,利用色粉測試等方法找出潛在有污染源的地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努力的成果,也備受市民認同。環保署8月在荃灣海濱訪問市民,75%受訪者認為海濱的氣味有改善,其中近一半人認為改善明顯。另有市民向《政府新聞網》表示,荃灣海濱的空氣、環境都有大幅改善,也見更多市民在海濱一帶駐足和運動。

      更多相片
      環保署會在重點地區進行污染源調查,利用色粉測試等方法找出潛在有污染源的地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環保署會在重點地區進行污染源調查,利用色粉測試等方法找出潛在有污染源的地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環保署定期在荃灣海濱抽取水樣本,以監察水質。政府新聞處圖片

      環保署定期在荃灣海濱抽取水樣本,以監察水質。政府新聞處圖片

      黃方說,政府2022年訂下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將荃灣、深水埗和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污染量減少一半,經各部門通力合作,超額完成,整體污染量現已減少約80%。政府新聞處圖片

      黃方說,政府2022年訂下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將荃灣、深水埗和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污染量減少一半,經各部門通力合作,超額完成,整體污染量現已減少約80%。政府新聞處圖片

      簡德昌指,屋宇署會向錯駁渠管的私人樓宇單位業主或負責人發出命令,要求清拆錯駁渠管。政府新聞處圖片

      簡德昌指,屋宇署會向錯駁渠管的私人樓宇單位業主或負責人發出命令,要求清拆錯駁渠管。政府新聞處圖片

      梁光宗說,除修復渠管錯駁問題,渠務署也正為荃灣區內九個鄉村地區籌劃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以應付區內人口增長及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新聞處圖片

      梁光宗說,除修復渠管錯駁問題,渠務署也正為荃灣區內九個鄉村地區籌劃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以應付區內人口增長及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新聞處圖片

      過往造成污染和氣味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舊區部分私人樓宇的污水渠錯誤接駁至雨水排放系統,而公共渠管也有類似情況。

      環保署定期在荃灣海濱抽取水樣本,以監察水質。政府新聞處圖片

      環保署定期在荃灣海濱抽取水樣本,以監察水質。政府新聞處圖片

      以荃灣區為例,由於渠管錯駁,污水通過雨水渠排放至區內三條主要地下雨水箱型暗渠,最終流入海濱,是當區海濱氣味問題的主因之一。

      有見及此,政府不同部門協調分工,針對性地從源頭堵截污染。

      首先,環保署會在重點地區進行污染源調查。

      環境保護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黃方表示,部門會在雨水沙井抽取水樣本化驗,找出潛在有污染源的地區,然後根據渠務署的渠圖,利用色粉測試、渠道攝像機、其他智慧工具等,從下游至上游追蹤渠管錯駁位置,再通報渠務署和屋宇署跟進和修復。

      黃方說,政府2022年訂下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將荃灣、深水埗和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污染量減少一半,經各部門通力合作,超額完成,整體污染量現已減少約80%。政府新聞處圖片

      黃方說,政府2022年訂下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將荃灣、深水埗和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污染量減少一半,經各部門通力合作,超額完成,整體污染量現已減少約80%。政府新聞處圖片

      屋宇署的角色,主要是處理私人樓宇排污水渠被錯誤接駁的問題。

      屋宇署高級結構工程師簡德昌說,按部門的管制政策,若私人樓宇出現渠管錯駁情況,問題須即時處理。屋宇署會向涉事單位的業主或負責人發出命令,要求清拆駁錯的渠管;如問題涉及樓宇整體渠務工程,屋宇署也會發出渠務修葺命令,要求樓宇業主進行渠務修葺工程。

      簡德昌指,屋宇署會向錯駁渠管的私人樓宇單位業主或負責人發出命令,要求清拆錯駁渠管。政府新聞處圖片

      簡德昌指,屋宇署會向錯駁渠管的私人樓宇單位業主或負責人發出命令,要求清拆錯駁渠管。政府新聞處圖片

      若錯駁個案涉及公共污水渠和雨水渠,則由渠務署進行必要的渠務工程。

      部門合力改善排水口污染,成績斐然。截至今年第三季,在九龍城區,佔總污染量99%的32宗錯駁渠管個案已修復;深水埗區方面,佔總污染量66%的16宗個案已修復。

      至於荃灣區,佔該區總污染量89%的36宗錯駁渠管個案已修復;此外,與氣味有關的硫化氫濃度在荃灣區也大幅下降,今年8月的平均濃度已較2022年4月減少約80%。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梁光宗指出,除修復渠管錯駁問題,部門也正為荃灣區內九個鄉村地區籌劃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並透過工務工程項目於區內建造長約七公里的污水渠,以應付區內人口增長及持續發展的需要。該工程2020年7月展開,進度符合預期,預計2026年年中前分階段完工。

      梁光宗說,除修復渠管錯駁問題,渠務署也正為荃灣區內九個鄉村地區籌劃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以應付區內人口增長及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新聞處圖片

      梁光宗說,除修復渠管錯駁問題,渠務署也正為荃灣區內九個鄉村地區籌劃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以應付區內人口增長及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新聞處圖片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近年愈趨頻繁的極端天氣,如特大暴雨和超強颱風等,為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署方會繼續實施「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迅速復原」四大策略,做好防洪工作。

      渠務署。渠務署圖片

      渠務署。渠務署圖片

      莫永昌在記者會說,今年渠務署會進一步強化緊急控制事故中心應變能力,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緊急應變隊伍數目會由去年160隊增加至180隊,在全港各區進行檢查和清理淤塞渠道工作,在以往曾發生嚴重水浸的地方,緊急應變隊伍會在現場駐守,亦會善用遍佈全港渠務設施作為應急運作基地,總數逾30個,以支援緊急應變隊伍行動。

      他回顧去年天氣時說,根據天文台資料,去年共發出7次熱帶氣旋警警告、37次黃雨、4次紅色暴雨警告。去年渠務署緊急控制事故中心共啟動了7次,經確認水浸的總數有48宗,所有水浸個案都在一至兩小時內完成處理及清除,而受水浸影響的道路亦回復正常運作。

      莫永昌。資料圖片

      莫永昌。資料圖片

      他說要做到超前準備會繼續實施及時清渠安排,每當收到天文台暴雨預警,署方會調配和指派及時清渠隊伍,針對全港容易淤塞而引致水浸地點進行檢查和清理工作。在今年雨季前已完成檢查過往曾發生水浸的地點,恆常巡查地點數目由去年約220個增至今年的240個。

      為應對風暴潮和天文大潮以致沿岸水位上升,可能出現海水倒灌現象,當天文台發出有關預警時,署方會派出緊急應變隊伍去到多個沿岸低窪或當風地區駐守,例如大澳和沙頭角等。

      莫永昌表示,署方引入多款新機械人,大致分為3個系列,分別為檢測機械人、清淤機械人及排水機械人,可應付不同操作需要,減低工人需要在惡劣環境工作面對的風險。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