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央政治局7月下旬召開的會議,是決定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方向,今次會議之前,《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中國)通貨緊縮迫在眉睫。勞動力正在萎縮和老齡化。房地產繁榮已是過眼雲煙,只留下沉重的債務。現金充裕的消費者把錢包捂得緊緊的。如今中國步履蹣跚的經濟走勢與日本「失落的十年」之初有很多可比之處。
分析看來頭頭是道——中國經濟過於依賴房地產業,如果中國繼續向恒大等陷入困境的房企提供貸款,這些企業會變成僵屍;日本當初就是錯誤選擇這種模式,造成經濟泡沫,結果超過30年災禍害不退數十年慢慢承受——撰文者是資深市場評論員,他進一步建議︰中國最好將以上負重債的房企重組,騰出工人和資本,用於生產率更高的領域,可以給經濟帶來長期的收益。
你明白恒大現象的本質嗎?恒大總負債2.4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兩年虧損8000億元,是信用過度資本化的典型,簡單講,恒大有了品牌和業績之後,就把借貸能力作為無限擴張的魔杖,恒太不單只造電動汽車,恒大進軍高科技也是有聲有色。不過,結果是巨額赤字和欠債,這企業更似實現了一個借貸循環為增長的企業。
我其實想說,比恒太更誇張的實例是有的,這就是美國政府,不同之處,美國借得多(國債)印得多(美鈔),主要不是靠美國的信用,而是美國的11支航母戰鬥群,美國比起恒大稍為積極正面的,我想,就是美國的軍費開支現時超過了排在其後面的10個國家的總和,達到8770億美元;美國對維持其「借錢實力」是投資了重本,可不是吹噓出來的。
反問一句《華日》,你認為中國問題那麼簡單,何時向白宮建議把美國重組一次,例如減少軍費多講信用,如是者,美國便可以翻身。資料補充,1980年,美國國債9300億美元,佔GDP 33.3%,預期美國再過10年,2033年國債將達50萬億美元,條數點計?恐怕超過「還得過先好借」的境界了。恕我直言,很多美國的所謂中國經濟專家,最好先照照鏡子(了解美國)。
中國經濟今次要對正問題下藥,問題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注意,中國出口受外部「隱患」影響,屬國際風險,這不是經濟調控的對象,是外交地緣政治的大業,如是者,我們便要集中在「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這個關鍵想辦法。怎麼辦?全世界關注到會議提到的「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這句話,大家心領神會了嗎?
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要務不是搞炒房住刺激財富效應,而是透過活化城市,這是一種提升城市人生活及振興內需經濟的新基建。
中國又搞地產,不是說好造創科嗎?肯定歐美媒體會循這個方向提出疑問,所以建議他們多返去多讀書。「地產是經濟周期之母」,以中國健康的底子,國家有效的管治水平,健康的啟動建設項目,目標可達。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