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上任之初,為提升治理水平,加強領導力和執行力,成立4個工作組去處理跨代貧窮、土地房屋及地區事務問題,其中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領導「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更讓他成為改善市容、打擊阻街、改善衞生黑點的「清潔大隊長」,他更多次落區突擊視察,自嘲被視為「死神來了」。
卓永興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表示,由他領導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協調共16個政策組及部門, 好處是有「政策高度」,不單跨部門,且能更廣泛,以「全政府、全社會去看問題」;另方面,有「權力高度」,由高層介入領導,更能理順分工流程。
當中漸見成效的,是打擊店鋪阻街,解決了這二、三十年歷史積累的問題,「店鋪霸佔行人路及馬路,食環署權力不足,現在聯合警方一同行動,在中央層面又加強力度,令前線執法工作更有滿足感。」
高層介入統籌模式行之有效,在個別事件成功「拆彈」。他說,在恢復通關初期,社會恐水貨客再現,惟事實上7成水貨客是港人,過往一些反水貨客示威事件,讓市民有錯覺加劇與內地矛盾,為此他主持了一個跨部門會議,涉及海關、入境處、警方、食環署等部門,在一些黑點及早防範水貨活動再現,防患未然。
今年8月,郵輪海洋光譜號重臨香江,惟大批登岸旅客排長龍等車,啟德郵輪碼頭被批評交通配套不足。卓永興坦言,通關後再有郵輪來港,惟可能久疏戰陣,產生配套問題,當中牽涉多個部門,遂由他召開跨部門會議,「特事特辦,當時旅客無八達通,但要坐公交,惟有暫時提供免費服務;又為吸引的士到碼頭接客,向司機派石油氣現金券,有人覺得香港是自由市場『入就入,唔入就唔入(碼頭接客)』,但解決不了問題,後來我們把一切納入正軌後才退場。」
新一份《施政報告》續推此模式,由卓永興統籌推動「悅目亮麗城市計劃」,改造城門河及元朗明渠為賞花熱點等;還有全城話題的「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亦由他領導跨部門協調;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則領導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都是比較難度高、又不能磋跎歲月去解決的大難題,比較適合由副司長去統籌。」
作為政治委任官員,又做過38年公務員,他坦言,現時管治班子是「一條心」,同心同德,全力配合,已再沒有部門各自為政、「自掃門前雪」的管治問題。
世紀黑雨 經一事長一智
卓永興說,政府經一事長一智,面對特大天災,如超強颱風或暴雨,由政務司司長統領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啟動保安局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在颱風「小犬」來臨前,跨部門亦加強了中心處理應變。經歷世紀雨災後,吸取經驗部署,「各地區的渠務處、路政處都有地區隊伍『在地』候命,在最近的距離,最快去處理。」
這跟地區事項統籌組的高層領導模式,是一脈相承,「在暴雨或打風期間,我同司長都不斷打好多電話給各部門首長,我常講笑說,未試過一世人在一晚講咁多電話。」
而今年中,由卓永興領導的「地區治理專組」亦召開了會議,落實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的政策方針及具體措施,當中包括擴大課後託管,加強支援家長;加強關愛支援社區的長者;提升地區治安水平,全面打擊罪案;改善行人設施,確保道路安全;打造潔淨街市,起動全城滅鼠。
「之前有商場光天化日有人被斬,令小市民感不安,所以要提升地區治安;另外,又在食環署轄下共90多個街市及熟食中心,改善環境衞生,相關工作已展開,涉及的20多個部門及18區政務專員列席會議,在執行及設計上交流意見,提出有效率兼「到位」的方案。
未來願景 香港會更好
對本港未來10年的願景,他樂觀地說,香港無論社會、經濟發展、居住環境、交通配套等,將「愈搞愈好」。 「由我領導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已改名為『環境衛生及市容工作小組』,我絕對睇好10年後,香港作為一個經濟體、作為一個特區、起居生活的地方,只會更好。」
他更有信心,不用10年,香港可以變成更美麗、更綠化、更清潔的城市。10月22日起店鋪阻街、亂拋垃圾等的定額罰款倍增,他期望,新罰則生效後,「開告票愈來愈少。隨着移風易俗,市民自覺性提高,就不用靠執法去維持城市清潔了。」
收看《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專訪足本: https://podcast.bastillepost.com/episode/《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