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醫療服務進一步融合,已是大勢所趨。《施政報告》提出長者醫療券擴至大灣區合適醫療機構,並策略性採購內地醫療服務,着眼於低風險及輪候長的項目。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巴士的報》訪問表示,據河套應急醫院今年4月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的經驗,半年間已有4500人使用,輪候時間大縮逾9成;但他強調,並非要把香港公營醫療的負荷轉移內地。
盧寵茂表示,愈來愈多港人在大灣區生活和工作,而隨着人口老化,本港公營醫療需求高,對採購內地醫療服務有迫切需要,可紓緩輪候時間較長的服務。他說,過去市民因兩地醫療服務及規管不同而有所擔心,惟透過港大深圳醫院在過去11年所建立的平台,長者醫療券亦以此作試點,加上疫情時推出的醫管局長期覆診港人特別支援計劃,將令市民漸漸增加對內地醫療的信心。
擴大醫療券到大灣區合適醫療機構,目標先增加5間作試點。他說,揀選考慮是管理模式與香港接近,「如有本港醫療人員參與、本港專業人士做法人或負責人,亦不排除內地高質素的三甲醫院,結合香港經驗及內地監管,會盡快評定在哪些地方作試點。」
另方面,是策略性採購內地醫療服務,盧寵茂說,特別是低風險、輪候時間長的服務,包括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診斷服務,本身屬低風險,不涉及入侵性程序;另外,牙科需求大,亦可考慮。
他坦言,採購要考慮對內地城市醫療福利的影響,執行上要兩地均能接受,亦不能把香港的負荷轉移內地,「香港七百幾萬人口,大灣區八千幾萬,本港病人需求仍屬少數,但無論診症或治療都以低風險為主,複雜手術若出現問題,會較難處理。」
他說,若內地的病歷標準能跟香港接軌,就能做到病歷互通。疫情期間,醫管局病人到港大深圳醫院覆診,透過「點對點」形式,在病人同意下,將病歷送往使用,他說,短期亦希望將有關做法應用在長者醫療券上。
盧寵茂強調,現時內地政府對醫院和醫療人員的監管相當嚴謹,港府亦會把關。內地公營醫療的收費也透明合理,如一次門診四、五百元,相信能吸引住在大灣區港人就診。但最大誘因是輪候時間縮短,他以落馬洲河套區應急醫院為例,「今年4月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公院正輪候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的病人若願意到那裏檢查,醫管局安排專車前往。推出後很受歡迎,最初只限於一個聯網的病人申請,之後其他聯網亦有此需求,半年間已有4500人使用,輪候時間由超過1年縮短至僅1個月,且騰出輪候時間,令整條隊加快,急診患者也能更快獲得服務。」
設立國際藥械權威註冊機構 助先進研發「走出去」
《施政報告》亦提出本港發展成醫療創新樞紐。盧寵茂表示,要做到醫療創新,長遠須設立國際藥物及醫療器械權威機構。現有藥物及醫療器械註冊採用「第二層審批」,全世界有36個評審機構,若要待其中2個審批後才獲准在港使用,香港就比較被動,獲得藥物較遲,要做到重病如癌症、罕見病、或突如其來的新發傳染病如新冠,市民可盡快獲得最先進、最有效、最新的藥物和診斷方法,第一步本港要實行「1+」新藥審批機制。
「只要藥廠就藥物提交一個參考藥物監管機構的許可,本港有足夠臨床試驗數據證明是好藥,便可在香港申請註冊。」新機制已於11月1日起實施。
他認為,未來可吸引更多新藥來港,藥價隨之下降,「大灣區八千萬人口的市場誘因,將吸引更多跨國藥企及人才來港研發,形成一個產業。」若未來新藥械能在香港研發或審批,都有助走向國際,「無論引進外國先進藥械,還是國家先進研發走出去,香港都扮演重要角色。」
10個煲8個蓋 陷惡性循環
目前本港面對醫療人手短缺,窒礙發展及服務提供。盧寵茂坦言,公院人手短缺是一個惡性循環,「10個煲8個蓋,留下的人愈來愈辛苦,當夜更多了,工作多了,病人怨氣亦大了;所以即使增加一個人手,同事即時感受到工作環境改善。」他認為,要改善前線工作環境,製造正向動力,才能留人。
他說,要多方面解決人手問題,包括2間醫學院收生名額增35%,現時每年有590名醫科生畢業,牙科畢業亦由70人增至90人;資助或自資院校護理系亦增加名額。但培訓一名專科醫生要13年,故短期措施是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療人員,醫生目前已可透過有限度註冊及特別註冊來港,短短6至7個月招聘,已有逾百人願加入,相信在海外讀書的港生,未來回流人數會上升。
他又說,將修例容許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而《施政報告》還提出探討引入非本地培訓輔助醫療人員,如放射技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等。
收看《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專訪足本: https://podcast.bastillepost.com/episode/《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醫務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