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名105歲婆婆於一戰期間出生,近日自曝長壽秘訣,竟是每天吃一樣食物。
最近剛過完105歲生日的英國婆婆帕爾默(Dorothy Palmer)分享了她的長壽秘訣。她表示每天都要吃到足夠的麵包、奶油和蛋糕,並坦承不太喜歡吃蔬菜。
帕爾默於1919年1月4日出生,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沒正式結束,英國君主還是現任國王查爾斯三世的曾祖父喬治五世。之後她搬離出生與長大的英格蘭薩里郡,來到威爾斯並成為一名護士。1945年再搬到靠近蘇格蘭的赫爾郡,並在那裡認識了已故的丈夫。
GETTY圖片
帕爾默透露,當年她在舞會上認識了名叫威廉。兩人像那個年代的情侶一樣,在公園見面、看電影和跳舞。他們育有2名現年76歲和66歲的孩子。然而,丈夫在1996年去世,享壽79歲。
示意圖片
在因長壽引起關注後,帕爾默表示她的長壽「秘訣」就是每天吃5個麵包、許多奶油和大量蛋糕,並且坦承她不太喜歡吃蔬菜。她也透露,在視力變差之前,她經常花時間散步和在花園裡待著,喜歡閱讀、編織和刺繡。她在50歲時戒煙,同時只在聖誕節喝1杯葡萄酒或雪利酒。
示意圖。設計圖片
令人驚訝的是,雖然帕爾默喜歡進行一日遊、乘坐巴士或火車旅行,以及到海灘度假,但她至今長達105年的時間裡從未出過國。她甚至在丈夫去世後獨自居住,直到100歲時因跌倒而搬進同郡的住宅,並至今仍在那裡居住。
專家提出「藍色慢活區」理論,指出世界上最長壽居民生活的5個地方。新加坡在2010年至2020年間,百歲以上的人口增加了一倍,成為首個被列入「藍色慢活區」的國家,
新加坡成為首個被列入「藍色慢活區」的國家
資深專家丹·布特納(Dan Buettner)提出了「藍色慢活區」(Blue Zones)理論,指稱意大利薩丁尼亞島、希臘伊卡利亞島、日本沖繩、哥斯達黎加尼科亞半島和美國加州羅馬琳達是人們能長壽的地區,原因在於他們擁有有益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近年來,東南亞的新加坡也加入了這個「藍區」成員。
新加坡「10年內人瑞數字翻倍」
據外媒報導,1960年在新加坡出生的人預期壽命約為65歲,而當地出生的孩子現在預計可以活到86歲以上。此外,在2010年至2020年間,新加坡百歲以上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新加坡人壽命的大幅增加主要得益於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和努力。這些成就使得新加坡在2023年8月被評為世界第六個「藍色慢活區」。通常這歸因於文化、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社區氛圍等因素。雖然這些「藍色慢活區」的準確性最近受到人口學家的質疑,但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新加坡人的長壽更依賴政府前瞻性政策
新加坡是數十年來首個被列入「藍色慢活區」的國家,布特納將其稱為「藍色慢活區2.0」。不同於其他「藍色慢活區」的是,新加坡人的長壽更依賴政府前瞻性政策。
示意圖
長壽原因之一是健康觀念的轉變
新加坡人長壽原因之一是健康觀念的轉變。有人表示,他們目睹了社區的變化。政府對煙草和酒精徵高稅,加上在公共場所嚴格禁煙,不僅提升了個人健康,也改善了公共空間,使整個環境更加清潔友好,沒有二手煙的問題。政府鼓勵居民選擇更健康的飲食,推動食品標示營養成分、減少飲料中的糖含量等措施。此外,新加坡的醫療系統因為提供高品質照護且控制成本能力強而受到好評。
Getty 圖片
長壽原因之二是政府積極創建綠色空間
原因之二是政府積極創建綠色空間。延長國民壽命的因素不僅來自醫療服務,其他政策如健全的公共交通系統、鼓勵步行和日常運動、保持國家整潔美麗等措施,也為居民帶來平靜和安全感。同時,公園也成為社區活動中心,這是所有長壽專家認為對於長壽和健康生活至關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