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人工智能的OpenA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奧爾特曼承認,架構將改變,但他無透露詳情。
奧爾特曼(中)在意大利一項會議上發言。AP圖片
奧爾特曼在意大利出席一項會議時又否認高層離職同架構重組有關。OpenAI在聲明中表示,重組後未來仍會保留非牟利部門,非牟利部門仍然是企業核心及使命所在。確保人工智能開發令每個人受益。
較早前,有報道指出,OpenAI計劃轉型,由一間公益企業轉變為向股東負責的牟利公司,改變現時向慈善性質的董事會負責,導致多名高層員工離職。
奧爾特曼。AP圖片
OpenAI是一間非牟利研究開發機構,但經常向創科大企業及創投基金融資,成果ChatGPT亦以商品形式對外銷售,因而多番受外界質疑。
中國AI初創公司Monica.im今日(3月6日)凌晨發布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AI Agent(自主智能體)產品Manus,開啟部分內部測試。據悉,Manus性能遠超OpenAI同層次產品Deep Research。
真正自主AI代理 性能遠超OpenAI同層次產品Deep Research
據介紹,與現有AI助手不同,Manus是真正自主的AI代理,能夠獨立思考、規劃並執行複雜任務,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展現出強大的通用性和執行能力。在權威的GAIA基準測試中,Manus取得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性能遠超OpenAI同層次產品Deep Research。
能理解複雜指令 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有別於此前各類功能相對簡單的AI助手,Manus擁有超強學習能力和適應性的「數碼大腦」,不再局限於單一任務,而是能夠理解複雜指令,並進行自主學習、跨領域協同,真正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據Monica.im發布的Manus演示短片顯示,Manus在接到用戶指令後可以直接操作電腦完成一系列報告撰寫、表格製作等工作,並在最後釋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即使用戶關閉電腦 Manus也可完成任務
在網上演示的其中一個案例中,操作人員向Manus發送了一個包含10份人事簡歷的壓縮文件,Manus會先解壓文件,然後逐頁瀏覽每份簡歷,並記錄重要信息。Manus還能分開處理文件,意味用戶可以隨時關閉電腦,Manus完成任務後就會通知用戶。在篩選簡歷期間,用戶可隨時給它新指令,例如再向它傳送5份簡歷。最後Manus會給出排名建議,並提供候選人資料和評估標準作為參考。用戶還可以讓Manus製作電子表格。由於Manus具有知識和記憶能力,因此下次執行類似任務時,它會直接以電子表格形式交付結果。
Manus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Manus網站圖片)
Monica.im創辦人為中國「90後」肖弘
公開資料顯示,Monica.im的創辦人為中國「90後」肖弘。肖弘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開始創業做校園社交和二手集市等項目卻不順利。2016年遂轉向開發微信公眾號營運者所需的編輯與數據分析工具,產品成功獲得百萬用戶並實現盈利,至2020年出售給某獨角獸公司。
專注海外市場 用戶數量達1000萬
2022年,肖弘有感AI有巨大潛力,正式創立Monica.im,並專注海外市場,通過推出獨立開發者產品ChatGPT for Google迅速完成Monica.im的開發,並獲得大量用戶。截至2024年,Monica用戶數量達1000萬,在海外同類產品中位居領先地位,保持著可觀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