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醫管局:公院放射服務輪候時間持續增加 市民共付部分費用是考慮方向

社會事

醫管局:公院放射服務輪候時間持續增加  市民共付部分費用是考慮方向
社會事

社會事

醫管局:公院放射服務輪候時間持續增加 市民共付部分費用是考慮方向

2025年03月22日 07:19 最後更新:10:49

政府正檢討公營醫療服務收費。現時公立醫院放射服務獲政府百分之一百補貼,即是無額外收費。醫管局指出,相關服務需求大,在2023至24年度,磁力共振掃瞄造影實際服務約87000人次,例行個案輪候時間達3年9個月。而在私營醫療市場,要接受磁力共振掃瞄造影檢查,每次要至少數千元。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公立醫院較複雜的放射服務,輪候時間持續增加,放射服務逐項收費,由市民共付部分費用是其中考慮方向。他相信,共付額仍屬「高度補貼」,大部分市民都可接受。他強調,改革收費目的為更精進運用資源,加大保障急重、危疾病人,不致令「大病致貧」。

另外,醫管局亦發現,約一成病人無按原定預約做放射診斷檢查,浪費了這些名額。另外部分已預約病人在原定檢查當日前,已於其他醫療機構接受檢查,又或者情況已好轉,不需要再做檢查,但沒有取消預約,甚至仍會做多一次不必要的檢查。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認為,有關情況不理想。至於會否向缺席檢查的病人收費,他說,病人缺席可能基於不同原因,暫時沒有這個考慮,現時會繼續透過HA GO 應用程式提醒病人預約日期。

醫管局就去年公立醫院管理系統檢討委員會報告建議,落實多項措施,優化事故應變及提升醫療質素,包括培育發言人團隊,成員包括總部及聯網發言人,具備資深臨床經驗醫護人員,他們需對病人安全及質素文化有深入認識,對醫院行政運作有相當經驗,接受專業發言技巧及危機應對訓練,以便有效向公眾解說醫療事故。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局方又會建立醫院事故應變團隊,確保醫院有效應對潛在危機,團隊內每個崗位有特定的成員和功能,避免工作重疊。另外又會優化根源分析,加開培訓班,讓更多員工能理解並掌握有關根源調查分析的專業知識,委員會組成會引入外部專家參與,包括基因工程學專家,提升根源調查質素。

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

以嚴重過敏反應病人為例,過往曾出現病人送院後被錯誤將腎上腺素作靜脈注射,醫管局在全港急症室引入腎上腺素預充筆,其設計不能作靜脈注射,避免出錯。另外又備有嚴重過敏反應專用包,標明只限肌肉注射,附有使用說明。

為提升藥物安全,醫管局逐步將傳統手寫處方轉化為電子記錄,降低人為錯誤風險。為改善手術室溫度較低,令病人術後出現低溫症,醫管局在24間有手術室的醫院推行「空氣主動加溫」,病人術後出現低溫情況的比率減少約50%。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