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前,革命黨人曾發起多次起義,可惜都以失敗告終,其中又以黃花崗起義最為慘烈。
黃興 (網上圖片)
1910年11月,孫中山同各地同盟會領導人在馬來西亞半島的檳榔嶼集議,決定在廣州再謀大舉。會後,孫中山赴美洲籌款;黃興則於翌年初到達香港,在跑馬地設立統籌部,自任統籌部長,以趙聲為副部長兼起義軍總司令。
黃花崗起義 (網上圖片)
經過較為充分的準備後,決定4月13日發難,由黃興親赴廣州指揮,但由於槍械未趕及運抵廣州等多個原因,起義的時間遭到延誤,到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才舉義。
黃興率領120餘名革命黨人猛攻兩廣總督府和督練公所,兩廣總督張鳴岐逃走。義軍之後又分三路在龍王廟、小北門等處與清軍巷戰,終因缺乏配合、雙方力量懸殊而失敗,多人戰死或被俘,黃興僥倖逃脫。
位於廣州的七十二烈士墓碑。(網上圖片)
同盟會會員潘達微等收殮烈士遺骸72具,合葬於廣州沙河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不過,當時實際在黃花崗之役的戰死者為57人,被俘後遭處決的有29人,共86人。黃花崗之役雖然失敗,但卻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後起之秀」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世說新語》,當中《賞譽》一篇有言:「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後來之秀』。」
東晉武帝時期,有個人叫范寧。因為他年少專心勤學,博覽群書因此很快就得到朝廷的賞識。在擔任餘杭縣令時,他廣辦學校,施行儒家。在他的努力下,當地大行儒家風化,大家都以禮為重。因此不消數年,他便從縣令擢升為遷臨淮太守,甚至後來一度晉升為中書侍郎。可是由於他直言不諱的性格得罪了權臣司馬道子,所以他就被貶為豫章太守,人稱范豫章。
范寧像。(網上圖片)
范豫章有一個名叫王忱的外甥,而王忱跟他舅舅一樣,自小都是聰明好學之人,所以范寧對他甚是喜歡。他把這個外甥帶在身邊,每天除了傳授知識外,更會親自教導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王忱長大後也自然成為了一個知書達理的人,所以他的仕途可以說是順暢無比。不到30歲,他就擢升為荊州刺史,其地位甚至已經在范寧之上。
雖然地位被外甥所超越了,但范寧並不介意。反而在與社會名人交往時,范寧總毫不吝嗇地答眾人介紹着自己的外甥王忱。有次,有位名叫張玄的人來到范寧的家中做客。范寧因為想讓王忱和張玄兩人先增進一下感情,所以別先假裝離席。本來張玄也聽說王忱志趣不凡,所以也很想與他交流。於是張玄便正襟危坐地坐着,就等着王忱自己上來給他打招呼。沒想到張玄這副裝腔作勢的樣子,令王忱心裡感到十分不痛快,所以他並沒有如張玄之願給他打招呼,而是始終一言不發地坐着。張玄見王忱並沒有主動來跟自己打招呼,也自討沒趣地稱病告辭。
東晉士子清談。(網上圖片)
客人走後,范寧覺得王忱實在太沒有禮貌了,於是就批評他說:「張玄是吳中之秀,你為什甚麼不和他談天呢?」誰知,王忱卻笑着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交流,就應該專程來拜訪我,而不是找舅舅你呀!」
范寧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他言之有理,所以誇獎道:「哎呀,你風流俊望,真是後來之秀!」王忱被舅舅稱讚後,也沒有得尺進寸,笑着回道:「沒有你這樣的舅舅,也不會有這樣的外甥。這還是得多導舅舅的教導。」後來,范寧把王忱的話轉告了張玄。張玄知道後也不氣餒,反而覺得王忱確實如傳聞所說的那樣與眾不同。因此,他專程找了一天來拜訪了王忱。這次,王忱見他誠意滿滿也以禮相待了他,從此兩人就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典故提煉出「後起之秀」這個成語,並用來比喻後輩中的優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