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子弟班」使用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同時也將適當使用粵語教學。
廣州市越秀區今日公布,從今年起越秀區試點在2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公辦名校各開設一個「港澳子弟班」,港澳居民適齡隨遷子女可申請入讀。
開辦「港澳子弟班」的分別是廣州市培正中學7年級和越秀區朝天小學1年級,這2個班的招生規模在35人以內,招生對象為在廣州創業或工作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持有人之港澳籍適齡子女。
開設「港澳子弟班」的廣州市培正中學。(網上圖片)
適齡子女指當年8月31日或之前年滿6周歲、尚未入學的兒童,申請人為該適齡兒童的父或母一方。申請人及其港澳籍適齡子女均必須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且申請人在廣州市內有合法穩定住所,同時申請人或其配偶在廣州市內有合法穩定工作。
當局介紹指,學校將在對「港澳子弟班」學生進行獨立編班的前提下,探索融合教育新模式。比如在課程融合方面,將在執行國家課程基礎上,由試點學校逐步開設嶺南特色課程、國學課程、國際理解課程等兼顧粵港澳特色的相關課程。
此外,「港澳子弟班」將在使用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同時,適當使用粵語教學,同時加強英語教學,並在初中階段探索開設第二外語課程。
今年的報名申請截止日期為5月28日,如欲獲取更多報讀資訊可關注學校微信公眾號。
香港消防處聯同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及澳門消防局,舉辦48小時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測試《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下應急動員協調機制的實施成效。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 政府新聞處圖片
粵港澳三地消防部門3月25日起一連三日,在香港聯合舉辦歷時48小時的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演練亦邀請醫院管理局和民眾安全服務隊參與,並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演練有效測試跨部門、跨領域的災害應對能力,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在提升區內共同應對重大災害事故救援能力的實質進展。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政府新聞處圖片
演練模擬香港經歷超強颱風及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情況,導致多區出現樓宇坍塌、大規模山泥傾瀉、嚴重水浸、交通系統癱瘓等事故,以致本地救援資源緊張,香港特區政府依循《行動方案》機制,向廣東省人民政府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提出支援請求。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圓滿舉行(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圓滿舉行(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派出60名隊員及13輛消防車,攜帶超過900件救援裝備;澳門消防局亦調遣15名隊員、5輛消防車及超過300件救援設備到香港支援。兩地隊伍分別經由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跨境綠色通道,抵港參與演練。
演練人員在鯉魚門三家村的模擬嚴重水浸場景中,協助被洪水圍困的村民緊急撤離。政府新聞處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包括危化品洩漏處置演練項目。政府新聞處圖片
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排澇機械人參與救援項目。政府新聞處圖片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第一排左四)和國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長何寧(第一排左二)在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第一排左三)和消防處處長楊恩健(第一排左一)陪同下參觀消防及救護學院。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