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上議院通過口頭動議 促予港人第二公民身分

政事

英上議院通過口頭動議 促予港人第二公民身分
政事

政事

英上議院通過口頭動議 促予港人第二公民身分

2019年10月25日 10:01 最後更新:11:08

前港督衛奕信批評暴力行為全無建設性,也不應容忍。

英國國會上議院討論香港問題,口頭通過無約束力動議,呼籲英聯邦國家給予香港居民第二公民身分。

英國國會上議院討論香港問題,呼籲英聯邦國家給予香港居民第二公民身分。AP圖片

英國國會上議院討論香港問題,呼籲英聯邦國家給予香港居民第二公民身分。AP圖片

動議由議員奧爾敦勳爵提出,辯論兩個半小時。奧爾頓發言時指,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作出的保證不斷被削弱,英國有義務支持港人,保障其安全。

無約束力動議呼籲英聯邦國家給予香港居民第二公民身分。 資料圖片

無約束力動議呼籲英聯邦國家給予香港居民第二公民身分。 資料圖片

前港督彭定康發言時批評中方違反《聯合聲明》,令香港民主進程倒退。他並形容提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做法愚蠢。

前港督彭定康發言時批評中方違反《聯合聲明》,令香港民主進程倒退。 資料圖片

前港督彭定康發言時批評中方違反《聯合聲明》,令香港民主進程倒退。 資料圖片

另一位前港督衛奕信則指,大部分反修例示威者都抱有良好意願,關心自己的未來,示威最初是和平進行,但逐漸變得暴力,情況令人痛心,批評暴力行為全無建設性,也不應容忍。

前港督衛奕信指,示威最初是和平進行,但逐漸變得暴力,情況令人痛心。資料圖片

前港督衛奕信指,示威最初是和平進行,但逐漸變得暴力,情況令人痛心。資料圖片

5 名男女被控 2019 年 10 月在灣仔參與暴動,及在身處非法集結時使用蒙面物品,經審訊後僅被裁定蒙面罪成,律政司提出上訴並獲上訴庭撤銷裁決,發還原審區院法官處理,其中 3 人改為認罪,還押至 6 月 25 日判刑。

律政司。資料圖片

律政司。資料圖片

案發於 2019 年 10 月 6 日,5名被告林顯誠、李安翹、蘇雅賢、謝兆雄、及陳樂燊,被控連同其他身份不詳人士,在灣仔一帶參與暴動。李、蘇及謝均承認控罪,餘下 2 人則否認控罪。3 名認罪被告的代表律師求情時指案件已拖延數年,對被告造成壓力,希望法庭能給予較大的刑期扣減。

區域法院。資料圖片

區域法院。資料圖片

辯方求情望扣減四分一刑期

李安翹一方求情時,希望法庭考慮她當時攜帶的口罩、手套及防毒面具等,屬於潛在殺傷力不高的物品,她亦沒有主動襲警,建議量刑起點不多於 3 年,又指李安翹案發時極年輕,加上案件審訊的長時間等待,希望獲扣減四分一刑期。

蘇雅賢及謝兆雄一方則指,他們在原審後一直努力更生並服務社會,希望法庭讓他們早日重投社會。

法官高偉雄表示按照過往案例,各被告最多只可獲五分一刑期扣減,由於同案維持不認罪的兩名被告申請重啟案情,決定押後至 6 月 25 日,兩人審訊完成後才判刑,期間 3 名認罪被告需還押。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