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楊家將三代同堂 鎮守邊防捍衛北宋國土

史空穿梭

楊家將三代同堂 鎮守邊防捍衛北宋國土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楊家將三代同堂 鎮守邊防捍衛北宋國土

2020年03月12日 10:00

「楊家將」是北宋年代,三位抗擊外族的主要名將,分別是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他們三代人戍守北疆,寫下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楊業,初名重貴,第一代楊家將第一代傳人,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遼名將。他原是五代十國時北漢名將,以驍勇聞名,屢立戰功,被人稱為「楊無敵」。

楊業 (網上圖片)

楊業 (網上圖片)

北漢英武皇帝劉繼元向宋投降後,楊業原本不肯屈服,後來接受劉繼元的命令,向宋朝降服。宋太宗很賞識他,命他擔任北邊守將。遼軍屢次來犯,都被他打敗。雍熙三年,宋太宗希望收復燕雲十六州,於是出兵北伐遼國。可惜,在陳家谷戰役中,楊業被伏軍打敗被俘,其後不屈絕食而死。

楊家將 (網上圖片)

楊家將 (網上圖片)

至於楊延昭則為楊業的兒子,在邊防鎮守長達二十餘年,在真宗咸平二年,在遂城以水灌城牆,使其結冰,最後遼軍不敢攻城退兵,被時人稱為鐵遂城。澶淵之盟後,調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其後再授予莫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直至1014年,他病卒為止,年五十七。

楊家將 (網上圖片)

楊家將 (網上圖片)

楊文廣是為楊延昭之子,長期在接壤西夏、遼國邊境任職,官至興州防禦使、秦鳳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由於他在任時有不少戰功,曾收到詔書褒獎,並受賜封衣、金帶、銀鞍勒馬。

後來,楊家將三代人的故事,成為歷史小說及戲曲劇作的原型藍本。經過漫長的發展,原本載於史實上北宋楊家三代主要三位將領,被鋪寫成了五代數十位男女英雄,更將原本只是男兒的鐵血沙場,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英雄,成了家傳戶曉的人物。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