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力量歡迎當局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受訪市民認為東涌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資源,但6成人擔心發展新市鎮並推動生態旅遊,會對當地會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只有3成半受訪市民過去曾參與東涌區的生態旅遊。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歡迎當局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但認為推廣需配合保育東涌河,以及加強市民教育。
綠色力量今日(18日)公布《東涌區生態旅遊問卷調查》 結果,了解市民對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的意見,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受訪市民認同東涌具相當吸引的生態旅遊資源,分別有超過8成受訪市民認為東涌的生態(例如東涌河)、自然景觀(例如鳳東飛瀑)及戶外康體空間(例如東澳古道)具吸引力;亦有分別超過7成及5成受訪市民認為東涌的歷史文化(例如東涌炮台)及宗教(例如羅漢寺)具吸引力。最多人認識的東涌區生態旅遊資源首三位分別是東涌炮台、昂坪棧道及東涌河。
調查指出,只有3成半受訪市民曾參與東涌區生態旅遊;超過5成人認為難以接觸相關資訊,亦缺乏團體舉辦相關活動。
呂德恒認為普遍市民認同東涌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但參與度卻不足,希望未來政府部門和團體可著力舉辦更多生態旅遊,尤其目前受疫情影響,本地遊需求殷切,生態旅遊模式可將環境受過度不當旅遊的影響減至最低。
調查又指,有近9成受訪市民認為當局於東涌河附近發展新市鎮並推動生態旅遊會帶來影響,其中超過6成人擔憂帶來負面影響,最多人憂慮會「破壞原本的寧靜環境」,其次是「加劇人為對生態的騷擾(例:掘蜆、捉魚)」,分別均佔7成。呂德恒指出,以往有太多例子顯示市鎮發展會破壞環境,太多遊人亦會對環境帶來破壞,所以當局必須改變以往發展模式,先做好保育才去發展,並於推動生態旅遊時加強規管。
調查亦發現,受訪市民最認同的生態旅遊原則是「嚴格規管破壞環境和生態的不當行為」,其次是「設計配套設施時須迎合當地環境及需要」,分別有6成及4成半人表示「十分認同」。反觀另一項生態旅遊原則「為當區帶來經濟收益」,只有1成多人表示「十分認同」。另外,超過9成市民只願意付出不多於200元來參加生態旅遊,當中近6成人更只願付出不多於100元。呂德恒指市民對於牽涉經濟利益顯然較有保留,但他指經濟收益其實是支持生態旅遊的重要元素。
呂德恒指調查顯示市民普遍對保育東涌河十分重視,8至九9成受訪市民認同於發展東涌區生態旅遊之餘,應以不同方式保護東涌河及其河口,包括復修受破壞的生境、設立保育區(例:河畔公園保護區),以及限制遊客數量等。呂德恒指,東涌河是本地少有仍保留天然狀態的大型河流,生態資源豐富,若能獲妥善保護,必能為景觀和環境質素帶來好處,同時有助推動生態旅遊。
《東涌區生態旅遊問卷調查》於 2020 年 1 月 3 日至 3 月 31 日進行,受訪對象是年滿 18 歲的香港居民。調查分街頭問卷及網上問卷兩種形式,問卷內容相同。全部收回812份問卷的受訪者中,有138位是東涌居民。
由熱衷於童年興趣的「大細路」(Kidults)帶動熱潮,香港收藏品市場持續升溫。在Carousell上2024年「興趣與玩具」類別成為二手交易量最高的品類,佔東南亞、香港及台灣交易總量近45%。
Chiikawa成為港人喜歡的收藏目標。網上圖片
Carousell針對平台上的香港玩具及收藏品活躍買家進行調查,揭示這群收藏家的消費習慣、社群互動及市場動向。
肯花肯買:年均消費最高逾萬港元
調查顯示,58%受訪收藏家年齡超過31歲,其中50歲以上群體佔23%,為最大比例。51%受訪者更已收藏玩具超過5年,反映「大細路」的長情投入。
這份熱愛也反映在他們的消費習慣中。大多數受訪者每年在收藏品上花費港幣1000至 10000 元,其中 31–40 歲群體最為活躍。在 26-30歲受訪者中,亦不乏每年豪花超過10000港元的狂熱收藏家。
陳茵媺分享自己收到仔女們送的Labubu盲盒。
收藏成生活日常 線上線下齊發掘
香港的「大細路」不僅熱衷於收藏,也積極參與收藏社群,將收藏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調查揭示了他們的收藏習慣:
74%的受訪者使用 Carousell 探索及購買收藏品,使其成為首選平台,而實體店(67%)則緊隨其後。
42%的受訪者每月至少購買一次收藏品,保持穩定的購買節奏來擴展收藏。
59%會系統整理收藏,這種習慣在 31 歲以上的收藏者中特別常見,他們會使用筆記本或電子表格來詳細記錄藏品。
48% 活躍於收藏社群,參與討論與交易。
Chiikawa不只是小朋友的玩意:30+ 「大細路」掀起香港玩具熱潮。
世代偏好大不同:Chiikawa壓倒龍珠 LEGO迷集中31-40歲
調查亦顯示,手辦及玩具(64%)是各年齡層最受歡迎的收藏品,特別是「泡泡瑪特」(POP MART)及「S.H. Figuarts」等知名品牌。交易卡則排名第二,書籍及漫畫緊隨其後。
不同年齡層的收藏偏好亦有所不同。26 歲以下的受訪者更偏愛明星周邊商品,而 26 歲及以上的受訪者則更熱衷於書籍和漫畫。樂高(LEGO)在 31–40 歲的收藏者中最受歡迎,而50歲及以上的收藏者則更偏好郵票收藏,體現較傳統的收藏風格。
2025熱搜趨勢:Chiikawa‧寶可夢卡‧盲盒公仔
Carousell 的調查結果與搜索趨勢數據交叉對比後發現,香港用戶對收藏品的需求正不斷變化。過去數年,「PS5」、「任天堂 Switch」、「iPhone」及「香奈兒」等電子及奢侈品關鍵詞一直佔據搜索榜前列,而近年來玩具與收藏品的熱度亦顯著上升。「Jellycat」公仔是首批熱度激增的收藏品之一。對比2024年第一季度與2025年第一季度的「興趣與玩具」類別搜索趨勢可見,這股熱潮持續演變,香港收藏群體不斷追求新興與經典收藏品。
公仔: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Chiikawa」從2024年第一季的第八大搜尋關鍵字上升,超越了先前排名第一的「龍珠」,成為最受歡迎的搜索關鍵詞。這一轉變延續了 2024 年的顯著增長,當時「Chiikawa」已經躍升至第二大搜尋關鍵字。此外,「泡泡瑪特」的「Labubu」與「Crybaby」等系列亦躍升至第二及第六位,顯示盲盒及限量版收藏品的熱潮仍在增長。
集換式卡牌:集換式卡牌熱度持續上升,「寶可夢」卡牌的搜索排名由 2024 年第一季度的第 22 位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 7 位。
玩具與遊戲:「桌遊」與「拼圖」的搜索量大增,分別佔據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四及第五位,顯示互動式收藏體驗的興趣正在提升。同時,桌上遊戲的興起也反映了這一趨勢,成為香港人休閒娛樂的熱門選擇。
書籍類: 近期熱門的韓國漫畫《我獨自升級》(改編自網絡小說)搜索量迅速增長,2025 年第一季度排名第 18 位。此外,經典小說《哈利波特》在香港的熱度亦持續升溫,從 2024 年第一季度第 44 位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 40 位。
92%人邊買邊賣 三大動機:騰空間‧換新歡‧賺差價遇
「大細路」帶動收藏熱潮, 港人年花萬元買童年回憶。
調查發現,92%的受訪者同時也在出售收藏品,把握市場需求,將收藏轉化為商機。出售收藏品的主要原因包括:
40%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騰出空間,確保收藏保持精緻與有序。
32%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獲取資金,繼續擴展收藏且不增加額外財務壓力。
20%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獲取利潤,把握市場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