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官媒出社論 批特區政府抗疫 指「打工心態」要不得 缺戰時思維

博客文章

官媒出社論 批特區政府抗疫 指「打工心態」要不得 缺戰時思維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官媒出社論 批特區政府抗疫 指「打工心態」要不得 缺戰時思維

2020年12月15日 12:35 最後更新:12:41

香港抗疫倒瀉籮蟹,多區出現疫廈,又不肯聽內地勸告作全民檢測。官媒也忍不住出聲,《大公報》今日(12月15日)發表社論,批評特區政府有「打工心態」。

《大公報》發表社論批評特區政府。

《大公報》發表社論批評特區政府。

《大公報》的社論題為「抗疫需戰時思維 打工心態要不得」。內文指中美兩國抗疫表現天差地別,但殊途同歸,在視抗疫為「戰役」的態度上達到了一致。

香港是用什麼思維來抗疫的呢?既非內地戰時思維,也不是歐美的自由放任,似乎更像是「打工心態」。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香港現時疫情嚴峻,是因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政策沒有落實到位,而港人北上「避疫」潮則令深圳防疫壓力增加。

《大公報》指出,內地專家認為香港抗疫措施沒有「落實到位」,與香港人所謂「打工心態」異曲同工。就以需要強制檢疫的九龍灣麗晶花園為例,有居民投訴,區內設了多個檢測點,但只有一部電腦在運作,每天僅能處理區區四百宗個案,向隅的市民需要第二天再排隊。按此速度,不知要用多少天才能檢完數千居民,若有居民染疫卻未能及時檢出及隔離、醫治,隨時又成為新的傳染源。

《大公報》指出,麗晶花園的疫情源自跳舞群組,上個月已有居民染疫,當居民向衞生署求助時,卻不被當一回事,認為是零星個案。設想衞生部門一早嚴陣以待,採取嚴格的追蹤及隔離措施,及時切斷傳播鏈,香港何至於落到今日社區爆發、全面開花的地步?

麗晶花園內一個羽毛球場臨時改為檢測中心,但營運首日卻有「準時收工」的問題,5點後去到的市民因為截龍無法檢測。

麗晶花園內一個羽毛球場臨時改為檢測中心,但營運首日卻有「準時收工」的問題,5點後去到的市民因為截龍無法檢測。

《大公報》話,同樣令人詬病的是,病毒檢測有時間限制,有相關部門早在下午四點就收工,周末也要休息。須知病毒無差別襲擊豈會休息?不少市民提出,為什麼不能延長檢測時間及周末加班呢?換作戰時狀態就不同了,正規人手不足,可以發動市民參與,全民皆兵。願意為抗疫出一分力的市民很多,但令人遺憾的是,民間力量並沒有充分發動起來。

《大公報》的結論是: 以「打工模式」而不是作戰模式抗疫,更沒有「清零」的決心,這是公認的香港疫情爆完一波又一波的原因所在。雖說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最快下月將有疫苗供應,但完全普及接種恐怕要待明年底,抗疫任務仍然艱巨。香港經濟民生經不起再折騰了,政府以及全社會是時候調整抗疫思維,以戰時措施體現戰時效率了。

睇完全篇社論,行文以事論事,尚算客氣,但對特區政府抗疫工作不到位,批評得非常嚴厲。

未知特區政府是否收到阿爺的訊息,又會不會馬上改過遷善呢?




小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最近前《蘋果日報》記者陳X行營運的Channel C爆大鑊,公司長期欠薪,而警方追查後竟然發現,和陳X行有關的幾間公司,竟透過虛構帳目,做大「銷售額」等手法,騙取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共2000萬巨款;但妙就妙在,陳X行呃走大筆款項後,竟挪為己用,但就無出糧給員工,搞到Channel C周轉不靈,而員工則叫苦連天。最近該公司還被債權人接管,搞到網站停運,員工出糧無著落,徬徨無助。

Channel C其中一個「苦主」是其多媒體製作主任陳朗昇。陳朗昇是前記協主席,而現任記協主席則為《華爾街日報》前記者鄭嘉如,鄭嘉如2021年6月加入記協執委,成為骨幹成員,去年7月1日出任主席,同月17日記協就發稿指鄭嘉如遭《華爾街日報》辭退。

按道理,記協一直聲言為記者出頭,但在Channel C欠薪事件卻不見蹤影,連自己友都唔幫,難免令人質疑,記協只識針對建制派,對反對派就雙重標準,手軟腳軟,見到前《蘋果》記者陳X行的劣行,亦不敢出聲,不敢追究到底。

事實上,自特朗普第二度出任總統後,針對記者的醜行一蘿蘿。如特朗普早前簽署公告將「墨西哥灣」改名爲「美國灣」, 但因為《美聯社》記者不肯將「墨西哥灣」改寫成「美國灣」,白宮今年2月14日宣布,將無限期禁止美聯社記者進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及空軍一號專機採訪,可謂任意踐踏新聞自由。

此外,特朗普不斷針對媒體,路透社4月25日援引一份備忘錄稱,美國司法部放寬了針對媒體泄密案的調查權限,允許檢方更便捷地傳喚記者配合調查、調取記錄,可強制要求「新聞媒體成員提供與其相關的信息和證詞」。美國政府打壓新聞自由不遺餘力,平時好關心新聞自由的記協,卻不見得出來主持正義,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門口示吓威請吓願施吓壓。

其實鬧特朗普是普遍港人共識,不論黃藍都啱,唯獨記協唔敢出聲,若非雙重標準,就恐怕只是膽小怕事。

有八卦友話,鄭嘉如目前跟其前僱主《華爾街日報》正在打官司,指對方無理解僱她,但鄭嘉如既然識告前老闆,為何不協助Channel C員工控訴其欠薪的老闆呢?

鄭嘉如和代表資深大律師祁志(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鄭嘉如和代表資深大律師祁志(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記協其實有豐厚資源,坐擁自置物業,作為一個工會,絕對有能力為Channel C員工打官司討回公道。傳媒因為財政困難而倒閉,所在多有,即使傳媒行家亦會感到無奈,但像Channel C老闆這樣,一邊呃政府錢一邊尅扣員工人工,就絕無僅有,可謂近年傳媒行內最醜惡的事件。記協視若無睹,鄭嘉如視若無睹,這個記協主席有少少失職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