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澳門向賭業開刀的啟示

博客文章

澳門向賭業開刀的啟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澳門向賭業開刀的啟示

2021年09月16日 19:34 最後更新:19:38

澳門立法會選舉上週日結束。由於「民主派」候選人早前已被DQ出局,澳門新一屆立法會內並無泛民人士。入局的退休公務員高天賜以前雖然經常罵澳門政府,被一些以為他是澳門的民主派,但知情人士都知道,高天賜只是「扮泛民」,製造形象爭選票而已。自從香港出現DQ事件之後,高天賜已大為收斂。

所以,可以說澳門議會內已沒有民主派。

有人問,澳門已經很愛國,為何仍然要趕絕「民主派」?其實很多反對勢力,背後都有財團支持。清除議會的雜音,減少政治爭拗,就是走出改革的第一步。

在澳門選舉之前,阿爺拋出了推動澳門產業多元化的重大引擎---橫琴粵澳共同發展方案。在選舉過後,澳門政府便馬上就《博彩法》的修訂,進行公眾諮詢,這次修訂被視為是向澳門博彩業開刀。

新修訂的主要建議包括1、禁止賭牌「轉批給」,意味著未來獲批賭牌者不能衍生副牌;2、檢討發牌數量,意味著可能會增加持牌者;3、提高澳門永久居民在博彩公司的持股比例,現時澳門永久居民在博彩公司的持股比例是10%,預計未來將會更高;4、建議委派政府代表加人博彩公司董事局,意味著政府會加強對博彩公司的控制,例如博彩公司派股息,也要得到政府的批准。5. 強化對承批公司博彩中介人以及合作人的審查機制。

相關的公眾諮詢文件有兩個面向:第一,防止博企坐大。當年,澳門政府批出了3個賭牌予澳博、銀河娛樂和永利,當中的永利是美資公司。但後來3家公司的批給合同第75條第一款容許它們搞副牌,每家公司都可以轉批給出一個副牌,最後出現擁有副牌的美資控股的金沙、美高梅、澳資的新濠國際,原本只有3家博企,最後變成了6家,這些博企又撥出大量的「賭廳」予其他中介人(俗稱叠碼仔)經營。新建議很明顯是要加強政府的控制,以免博企及中介人坐大。

第二,美資首當其衝。現時獲得副牌的美資公司有兩家,另外,新建議要提高澳門人的持股比例,將會對美資公司申請牌照和持股量造成很大的制肘。

自澳門開放賭權之後,美資大舉進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十分關注美資博企在澳門的生意,當年在澳門開放賭權時,經常「過大海」為這些美資公司撐場。

美資博企在澳門有重大利益,中美關係良好的情況下,阿爺要改革澳門博彩業,要動搖美資的利益,並不容易。但現時中美關係惡劣,澳門政府要對當地博企加強管控,要向美資開刀,機會成本變得很低。另一個效果是倒逼美資博企回國大力遊說美國政府,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以保障她們在澳門的利益。

《博彩法》的修訂,對美資博企的影響較大,亦令到相關公司的股價暴跌。公眾諮詢消息公佈翌日(9月15日),美資博企成為跌市重災區,金沙中國(1928)暴瀉32.5%,永利澳門(1128)亦跌29%,美高梅(2282)跌27%; 其他本地賭股亦跌逾20%。當天,6隻賭股市值共蒸發超1400億元,顯示市場非常看淡她們在澳門的經營前景。

我早前已講過,澳門新特首賀一誠上台後,對賭博企業、大地產商不假辭色,很少和他們見面,已預示了要向他們開刀。

我認為澳門的變局,對香港也有啟示:

一、政治方面的清場,為經濟民生方面的改革,帶來空間。政客往往高舉民主自由的旗幟,得到了民眾支持,而這些政客與財團幕後卻有著卻千絲萬縷的關係,於是出現政客只罵政府而不罵財團的畸型現象。要留意的是,阿爺為政治清場後,變革不會就此完結,而是下一輪大變革的開始。因為掃平了政治障礙後,意味進行經濟民生的改革障礙也會大減。

二、澳門搞賭業,香港打地產?澳門政府對壟斷行業賭業開刀整頓,香港的壟斷行業是地產業,明年3月特首選舉塵埃落定之日,會否是對房地產業開刀之時?

政治上的改革,正為後續的經濟民生的改革鋪平道路。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貿易戰開端雷聲大雨點小

2024年11月26日 20:46 最後更新:11月27日 01:18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終於亮出他的貿易戰招數。本周一(11月25日)特朗普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表示,他在明年1月20日上任之後,第一天就會公布在現有基礎上,對中國貨品再加徵10%關稅,並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貨品加徵25%的關稅。

特朗普指,對中國加徵關稅是基於中國芬太尼等非法藥物流入美國,美國已經多次和中國討論有關問題,但並無效用,在有關情況停止前,會對中國其他進口貨品實施額外關稅。由於特朗普在選舉的時候聲稱,會對所有進口貨品加徵10%的關稅,對中國的進口貨品加徵60%的關稅。特朗普如今突然變招,宣布對中國的進口貨物只加徵10%關稅,反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加得更厲害。壞消息就變成了好消息,在消息公布後香港和內地股市不跌反升,都齊齊反彈。雖然特朗普單方面對中國入口貨品加徵關稅完全無理,加一毫子都太多。但特朗普這個貿易戰的開始的確有雷聲大雨點小的味道。由此引發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第一,    加拿大枉作小人。現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是處於一個自由貿易區,特朗普在上屆政府先推翻《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重新談判,再簽這個《美墨加協議》,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之間大部分貨品進口免稅。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政府深怕特朗普上任之後,會增加加拿大貨品關稅,所以之前就採取一個極度擦鞋的策略,事先對中國的產品加稅,包括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100%的進口關稅,以及對中國的鋼、鋁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緊跟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國家。

加拿大還怕特朗普不明白這些緊跟美國行動的動機,劃公仔劃出腸。加拿大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在特朗普當選後表示,加拿大和特朗普團隊對中國有共同的關切,她期待與特朗普合作。她又指加拿大和美國在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的問題上,立場一致。

或許加拿大覺得這樣擦鞋仍然未夠,所以還要插墨西哥一刀。在G20峰會前後,方慧蘭轉為向墨西哥發炮,指加拿大和美國有共同關切,關注墨西哥在對中國的態度上是否和美、加一致。不過,加拿大這些擦鞋行動,如今證明都是枉作小人。

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會加稅25%,指她們未有阻止芬太尼和非法移民借道入境美國。若美國對墨西哥貨品加稅,有阻止中國貨借道墨西哥進口美國的味道,但中國貨並沒有借道加拿大入境美國,但加拿大同樣要被美國加徵25%關稅,因此只能理解是特朗普討厭互免關稅的自由貿易協議,所以他在上一個任期內,退出當時由美國發起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如今到了特朗普2.0時代,他又要退出《美墨加協議》這個自由貿易協定。

第二,    加10%關稅的背後思考。特朗普由聲言加中國貨60%關稅,變為加10%關稅,比外界預期為低,由於中美貿易關係已經飽經貿易戰蹂躪,加10%的中國貨關稅,恐怕很大部分會透過增加售價,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正如我早前曾經分析,增加中國產品關稅,如果中國貨不能被替代,美國消費者和製造商要照買中國貨,就等如他們被美國政府加徵銷售稅。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5002億美元,今年頭9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略有上升,假設加稅之後,中國保持去年對美國的出口數量,對中國入口貨加徵10%關稅,等於特朗普政府就能徵收到500億美元稅金,這能夠補貼到美國政府的財赤。這還未計美國從墨西哥和加拿大美國頭兩大入口國加稅25%可能收到的稅金。

所以對中國貨加10%關稅,相信只有很少能讓產業回流美國的效果,但就能有很大幫補美國財政的作用,無論是中國的出口商還是美國的消費者亦都可以承受,而10%的較低加稅額,亦可以減低對中美關係的衝擊。

第三,對華加稅留有後路?特朗普這次宣稱對中國加稅最詭異的地方,是指是因為中國輸出芬太尼而加稅。近年芬太尼是中美矛盾的其中一個焦點,但是特朗普將加稅完全歸咎於芬太尼,並特別說明「在有關情況停止之前,會對中國其他進口商品實施額外的關稅」。換言之,只要中國採取嚴厲措施阻止芬太尼輸美,關稅都可以停加。特朗普以這個理由來提出對華加關稅,是否留了一條後路,讓中美可以透過談判來解決問題呢?對華加關稅可以讓美國增加5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但是如果中國願意增購500億美元的美國貨,同時再進一步加大對芬太尼出口的限制,中美貿易戰是否可以停打呢?特朗普今次的舉措,亦都留下相當的想像空間。

回想上一任特朗普對中國開打貿易戰,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附加關稅,拜登政府保留了絕大部分加徵的關稅。中美貿易雖然下降,但中國的出口並沒有因此而中斷。如果未來中美貿易戰只是以這種形式來開打,以談判告終,其衝擊或許較想像中少得多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