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吳尊友:新冠病毒不可能變成流感一樣

博客文章

吳尊友:新冠病毒不可能變成流感一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吳尊友:新冠病毒不可能變成流感一樣

2022年01月22日 11:49 最後更新:11:52

Omicron(奧密克戎毒株)大流行,外國有人話奧密克戎會令新冠變成流感,會令大流行終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接受新京報訪問,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吳尊友認為,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強,強在「通吃」。就是不管接沒接種疫苗,奧密克戎毒株都可以感染。接種疫苗對於預防(奧密克戎毒株)感染效果非常有限,雖然可以預防重症。它突破了疫苗的保護作用。

他認為,防疫策略的進一步調整、完善是必要的,但是什麼時候調整,怎麼調整,現在不清楚,因為現在還沒有「一招制敵」的好方法。

吳尊友認為,新冠病毒不可能變成流感一樣。流感是上呼吸道疾病,它主要感染咽喉部位;冠狀病毒是下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肺部,也有可能感染人的其它器官。更大問題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即使是病死率較低的奧密克戎毒株,也比流感高。

自2021年11月底內蒙古滿洲里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從東北到西北、華東,再到華北、中原,國內形成了一波持續達近兩個月的新疫情,多數時間單日確診病例超過百例。在天津等地的確診病例中,還出現了更具傳染性的變異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

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疫情形勢更嚴峻。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21年12月23日,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0萬例,刷新了2021年1月創造的單日確診6.8萬例的紀錄;進入2022年後,繼續再創新高,於1月5日達到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的峰值,21.83萬例。

同樣刷新紀錄的還有美國。1月12日,美國新增確診病例突破100萬例,達133.67萬例,刷新疫情暴發以來該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的最高紀錄。由於這些國家的確診病例大幅增加,全球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也形成了一個新的峰值,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300萬例。

吳尊友表示,歐美國家在面對奧密克戎毒株時沒有採取有力的防控措施,進一步導致了全球的擴散。這不僅使得其本國疫情形勢變得更嚴峻,也造成了疫情進一步向更多國家傳播擴散。中國目前的境外輸入病例主要來源於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

以下是新京智庫採訪了吳尊友的全文。

新京智庫:2021年11月底以來,從內蒙古滿洲里,到陝西西安,再到天津,一個地方接著一個地方發生疫情。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波持續這麼長時間,又不在同一個地方的疫情?

內地密集進行檢測。

內地密集進行檢測。

吳尊友:應該說,這一波疫情和2020年冬天的情況很像。主要有幾個因素,首先是天氣寒冷以後,呼吸道傳染病更易傳播。這波疫情有的是獨立發生,比如廣東深圳、雲南的疫情是獨立由境外輸入導致本土散發;有的是關聯的,由一個地方的病例溢出導致在下一個地方形成本土疫情,比如從內蒙古、天津溢出(天津的病例溢出導致河南安陽形成新冠疫情)。

為什麼冬季容易形成疫情呢?它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全球疫情形勢在冬季更加嚴峻,導致境外疫情傳入我國的形勢也變得嚴峻。我國現在的疫情基本都是輸入性病例導致本土傳播,境外病例多了,外防輸入的難度就大,風險就多了。二是冬季人們容易聚集在通風不好的室內,這導致呼吸道疾病容易形成傳播。

其次,對於國內來說,由於疫情防控的形勢總體來說相對較好,大家都有所松懈,導致常態化防控措施的落實,特別是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還是存在不到位現象。特別是一些感染者,由於其有了症狀以後的警惕性不高,還在繼續活動。這進而造成了家庭或社區(朋友、鄰居)傳播。

再次,儘管國內疫苗接種率已經很高,但有些接種了疫苗的人感染以後,由於其症狀比較輕,或者根本沒症狀,導致了隱匿性感染。等到再被傳染的人出現重症去醫院就診時,已經傳染了一片。

此外,有些城市因為其防控能力不足和指揮落實不到位所致。就像2021年1月,北方某省發生的疫情一樣,我們去了以後就直接到一線指揮。雖然經歷了兩年的疫情,看到人家(防控工作)做起來很簡單,但有些城市沒有經歷,沒有積累相應的抗疫經驗,一旦遇到疫情出現了手忙腳亂現象。

深圳和北京的疫情懷疑由外地郵件傳入。

深圳和北京的疫情懷疑由外地郵件傳入。

新京智庫:國內這一波疫情還是以德爾塔為主,與國際上的形勢不太一樣。就這波疫情,你覺得有沒有給我們的防控工作帶來什麼啓示?

吳尊友:面對新冠的各種變異,現在的常態化防控措施還都是有效的。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不斷變異的毒株,像奧密克戎毒株,人感染後的症狀輕了,對於個體來說是好事,但對於群體防控的難度更大了;同時,奧密克戎毒株突破病例比較多,這使得疫苗防控策略還需要進一步調整。目前的辦法就只有打加強針。

新京智庫:2021年12月中下旬以來,歐美多個國家以及南非等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幾乎都有破紀錄現象。你認為是什麼原因所致?

吳尊友:最重要原因是他們抗疫不力,當奧密克戎毒株造成傳播後,美國、英國等沒有採取任何有效防禦措施,反而放鬆了防禦:該隔離的時候不隔離,或者隔離的時間縮短了。可以說,他們是在任由奧密克戎毒株傳播。這使得其本國疫情更加嚴峻。

同時,也對世界各國的疫情產生了較大影響。因為美國、英國等的出境旅行並沒有限制。美國一天確診100多萬例,這其實無形中就大大提高了向世界各地擴散疫情的風險。中國的輸入性病例主要就來自美國,包括奧密克戎毒株病例在內,主要是來自美國。雖然南非是奧密克戎毒株最早發現的國家,但在向世界範圍內傳播擴散(奧密克戎毒株)中真正起核心或放大器作用的是美國、英國等。

新京智庫:天津也出現了接種疫苗而被感染的病例。與德爾塔相比,是否說明奧密克戎毒株更厲害?

吳尊友:我們目前對奧密克戎毒株的認識還非常有限,但現在確實有對它形成新的認識。我們原來認為它的傳染性強,是根據實驗室研究得出的結果,現實世界的數據非常有限。現在我們認識到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強,強在「通吃」。什麼叫通吃?就是不管接沒接種疫苗,奧密克戎毒株都可以感染。

像美國一天確診100多萬例,英國一天確診一二十萬例,法國一天確診二三十萬例,這些都有受奧密克戎毒株影響。比如,2022年1月12日天津公佈的107例病例,僅1例未接種過疫苗,其餘均接種過,甚至有32例完成了加強針接種。

這就是說,接種疫苗對於預防(奧密克戎毒株)感染效果非常有限,雖然可以預防重症。這種傳染性增強和我們平時講的傳染性增強的意義還不一樣,它是突破了疫苗的保護作用。

新京智庫:儘管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增強了,但帶來的危害性是否可能沒有那麼嚴重?

吳尊友:這就看怎麼說。以同是冠狀病毒的新冠病毒、2003年的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來比較。三個病毒中,病死率(即每百例感染者中死亡的比率)最高的是中東呼吸綜合徵,大概在34%,非典是10%左右,新冠病毒約2%(根據WHO公佈數據計算,約為1.7%)。

但是,新冠病毒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卻是最大的,造成的死亡也最多。為什麼?因為感染新冠病毒病例的基數大,雖然病死率相對低,但死亡的病例絕對數也就相應會多。同理,奧密克戎毒株由於其隱匿性傳播,造成感染的人數更多了,雖然病死率不高,但死亡的絕對數還是會更大一些。

以美國為例,原來一天確診病例數是五、六萬,現在最多時100多萬,基數一下擴大了一二十倍。這就可能衝擊醫療系統,如果醫療系統一旦不堪重負,更多病人得不到及時治療,一些輕症可能變成重症,重症變成危症,最後死亡。因此,感染的基數如果更大,病死的絕對數也會相應更大。

新京智庫:有一些病毒學家認為奧密克戎毒株是新冠病毒的終結者,症狀輕危害性沒那麼大。那是否可以理解為新冠病毒在奧密克戎毒株影響下,可能變成流感一樣?

吳尊友:可能性很小。因為流感是上呼吸道疾病,它主要感染咽喉部位;冠狀病毒是下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肺部,也有可能感染人的其它器官。病毒感染的部位不一樣,出現的症狀就不一樣,肺部感染容易引起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少引起肺炎。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即使是病死率較低的奧密克戎毒株,也比流感高。

此外,從免疫力角度來說,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比新冠疫苗要長,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時長能維持一年,新冠疫苗也就3-6個月。因此,很難把新冠當作流感一樣來看待。

新京智庫:歐美國家的一些學者認為,2022年春季以後,疫情管控可能就要放開了。你對此怎麼看?

吳尊友: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對於歐美國家來說,放開與不放開,對其本國疫情基本沒有多大影響。歐美國家之間完全放開後,對中國構成的壓力會比較大。中國怎麼應對這種變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新京智庫:除了日常防護,疫苗是有效措施。從全球角度來說,中國的疫苗接種率是最高的國家之一(80%以上)。在2021年新京智庫春季峰會上,你說「誰最先把疫苗接種率提高上去達到群體免疫率了,誰就可以最先打開國門」。你覺得2022年我們能否打開國門?

吳尊友:這個問題現在就變得複雜了。原來我們根據歷史經驗判斷,只要疫苗接種率達到某個臨界值,就能形成群體免疫,即使有病例傳入,也不會造成流行,這樣就可以打開國門。這是根據歷史的經驗和我們對醫學生物學方面的理解得出的結論。

但是奧密克戎毒株出現以後,使得我們的認知又被刷新了。特別是像美國和英國等的疫情,以及我國近期天津的疫情,都說明我們現在的疫苗還抵擋不住奧密克戎毒株的感染。那疫苗的有效性也就在於減輕感染後的症狀,減少死亡,而在預防傳播,控制疫情擴散方面的效果可能不像我們原先想象的這麼好。

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由於他們對疫情的認識以及寬容度更高,我之前說「誰的疫苗接種率高,誰就可以先打開國門」還是成立的。對中國來說,現在還不好判斷。由於中國現在採取的政策和世界大多數國家不一樣。所以,疫苗接種到一定程度後,能不能打開國門,什麼時候打開國門,怎麼打開國門,都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和分析。

新京智庫:新冠病毒肆虐兩年多了,你是否覺得我們的防疫策略需要適時做出調整?

吳尊友:進一步調整、完善是必要的,但是什麼時候調整,怎麼調整,現在不清楚,因為現在還沒有「一招制敵」的好方法。所謂「一招制敵」就是,比如用疫苗或藥物能一下就把新冠疫情控制住了。如果有這樣的措施,上級領導也會很容易採納。現在只有採取綜合措施才能取得防控效果,單一的措施或者「1+2」的措施都還不能完全控制住疫情。

新京智庫:進入2022年,有國外研究人員聲稱發現一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並將其命名為「德爾塔克戎」。這說明新冠病毒的一個什麼特徵?

吳尊友:實際上,這個事情,病毒學專家和世界衛生組織都已經澄清了,這是因為實驗室被污染了所得到的一個錯誤基因測序結果。但未來出現更多的變異毒株,的確是有可能的。這種新變異毒株具有奧密克戎和德爾塔的變異特性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這告訴我們,應對新冠病毒人們習慣於用簡單的生物學方法,以為接種了疫苗就沒事了,或者藥物一吃就沒事了。實際上,我們還是要採取社會防控或者公共衛生防護措施,這與生物學防控結合起來應用,效果會更好。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比較一下英國、美國和中國的新冠疫情防控效果就不難發現,中國的醫療能力和水平都不如英國、美國,但中國新冠疫情防控的效果遠遠勝於他們。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英國確診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玩具商經受對華關稅考驗 出一奇招令25%徵稅「消失」

2024年12月19日 18:10 最後更新:18:21

面對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威脅,美國玩具製造商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路透社18日報道聚焦於這些在中國建廠生産的美國玩具廠商。除了轉移供應鏈、提前大規模進口等常見「迎戰」措施,路透社注意到,總部位於喬治亞洲亞特蘭大市的美國嬰幼兒玩具和産品製造商Kids2整了個「神操作」,令人拍手叫絕。

據報道,在上次中美貿易摩擦中,Kids2重新設計了一款嬰兒椅,通過增加一個活動部件,可以將其變成一把搖椅。

「這種設計上的調整堪稱神來之筆:它直接讓25%的關稅消失了。」報道解釋道,特朗普的加稅政策規定來自中國的兒童用椅需要繳稅,而搖椅並不包括在內,甚至直到現在,這種産品也不需要額外繳稅。

Kids2官網截圖

Kids2官網截圖

據路透社報道,Kids2是美國玩具行業在中國根基深厚的典型代表之一。該公司仍有約90%的玩具在中國生産,其中大部分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間擴建的龐大工廠中生産的。儘管特朗普2.0已經將新的關稅威脅瞄準此前尚未涉及的商品,Kids2堅稱仍將繼續投資在中國的業務。

Kids2的首席運營官約翰•賽克斯 (John Sikes) 向路透社透露,公司正如法炮製,試圖通過産品設計尋找减少關稅的方式。

賽克斯說,工程師、設計師和運輸專家一起全職負責這項工作,這已成為Kids2過去三個月的重點工作。公司預計還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才能檢查完旗下的所有産品,以尋找可能的方法來複製他們在兒童椅子上的做法。

不過,賽克斯也承認,這一招並非萬應靈丹。「有些東西沒有灰色地帶可尋,它在設計上沒有變通的辦法,比如嬰兒浴盆和便盆」,他說。

因此,Kids2還在通過實現中國工廠自動化和整合供應商來降低成本。賽克斯表示,此舉能為他們在應對新一輪關稅時提供緩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削减成本和其他措施來消化新關稅,儘量避免漲價。

如有必要,Kids2也準備將更多工作遷出中國。該公司已在越南建立了約10%商品的生産能力,並正在印度和其他低成本國家尋找生産基地。

據路透社報道,和Kids2一樣,許多美國玩具製造商正在評估産品綫,尋找限制新關稅成本的方法,希望在未來的貿易爭端中免受影響。

報道稱,一些公司正在將多餘的庫存轉移到美國,以應對新的關稅政策以及東海岸港口出現更多勞資衝突的威脅。不過這種做法也有局限性,並且存在風險。

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玩具製造商Basic Fun的首席執行官傑伊•福爾曼(Jay Foreman)解釋說,過早引進産品可能會面臨「耗盡現金流和爆倉」的問題。

儘管有很多廠家將生産轉移至其他低成本國家,但福爾曼指出,這種做法也將帶來新的挑戰,比如産品安全問題。

「沒有人會擔心鍋鏟、網球有危害,但所有人都擔心玩具質量不好、檢測不充分,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福爾曼强調,過去幾十年中國在玩具領域積澱的能力和成就,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

「任何超過25%的關稅都將是一個挑戰。」Kids2的賽克斯透露,這家公司正試圖通過警告政客們,美國兒童和家庭的利益將因此受損來避免關稅。

路透社提到,在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期間,玩具、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消費品基本上沒有受到高額關稅的影響,因為政治領導人通常不願增加父母為孩子購買東西的成本。
事實上,在美國2021年至2023年創紀錄的通脹飈升期間,玩具也是是少數幾個躲過大幅漲價的品類之一。報道援引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稱,玩具價格在過去四年裏下降了近4.4%,而美國消費品價格總體却飈升了20%以上。

賽克斯告訴路透社,Kids2正在傳達一個信息:在出生率下降已成為世界許多地區一大擔憂的情况下,採取會推高玩具價格的措施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會給手頭拮据的年輕父母帶來新的通脹壓力,甚至可能打消人們生育的念頭。

「這就是為什麽我不太擔心會發生什麽,因為它可能會對我們已知的全球挑戰産生影響」,他表現出了非常樂觀的態度。

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於當地時間8日發布的獨家專訪中,當被問到是否能保證美國家庭不會為他的關稅計劃付出更多代價時,特朗普曾吹噓道:「我不能保證任何事情,但我可以說,如果你看看我的(第一任期),在新冠疫情之前,我們擁有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當時)我對很多國家徵收了很多關稅,尤其是中國。」

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究竟會推出什麽樣的關稅,以及是否會有豁免,這兩個問題目前都不得而知。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多次揚言,如果他當選總統,將立刻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60%至100%的新關稅,並對所有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徵收10%至20%的關稅。勝選後的11月25日,他又威脅稱,將在上任後首日,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早前指出,為了應對特朗普更激進的貿易政策,美國各行各業的企業正努力建立防禦措施,包括在短期內囤積貨物、準備提升價格以將進口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遷移生産綫等。

報道還稱,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導致美國公司正在競相尋找遊說者和政策漏洞,試圖讓自己的企業免受影響,「遊說公司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華盛頓遊說公司Sorini, Samet & Associates的負責人羅恩•索里尼(Ron Sorini)提醒道,「人們要關注對小企業的影響,他們才是真正受到傷害的人。一定要想辦法幫助這樣的公司。因為他們自己真的做不到。」

《南華早報》此前報道,美國進口商預計將在明年1月特朗普就職典禮前搶先從中國進口商品,以規避潜在的成本上升。美國《商業內幕》也指出,經濟學家認為,在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之前,全球工廠可能會加班加點,在任何潜在關稅生效之前盡可能多地發貨。

對於美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指出,美方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進一步增加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只會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的損失,令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大的代價。中國敦促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