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另建帝國 誓要滅明復元 帖木兒出師未捷身先死

歷史長河

另建帝國  誓要滅明復元  帖木兒出師未捷身先死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另建帝國 誓要滅明復元 帖木兒出師未捷身先死

2022年05月06日 10:00 最後更新:10:38

公元1368年,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起兵討元成功,在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同年,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覆亡。

隨著元順帝被朱元璋趕出大都,蒙元結束在中原地區的統治,然而,散落在亞歐各國的蒙古人,卻並不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總想尋找機會進行「帝國反擊」,重建成吉思汗式偉業,其中最積極者為帖木兒,差點為中國帶來多一場浩劫。

更多相片
朱元璋畫像。(網上圖片)

朱元璋畫像。(網上圖片)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內的帖木兒大帝畫像。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內的帖木兒大帝畫像。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網上圖片)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網上圖片)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安卡拉之役》描繪帖木兒帝國1402年入侵土耳其。(網上圖片)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安卡拉之役》描繪帖木兒帝國1402年入侵土耳其。(網上圖片)

十五世紀繪的帖木兒畫像(右),以及帖木兒軍隊。(網上圖片)

十五世紀繪的帖木兒畫像(右),以及帖木兒軍隊。(網上圖片)

明朝軍隊。(網上圖片)

明朝軍隊。(網上圖片)

兩幅帖木兒畫像。(網上圖片合成)

兩幅帖木兒畫像。(網上圖片合成)

朱元璋畫像。(網上圖片)

朱元璋畫像。(網上圖片)

帖木兒為突厥化的蒙古人,父親杜爾凱是西察合台汗國碣石城的領主。西察合台汗國在十四世紀下半葉內戰,諸侯混戰,帖木兒野心勃勃,於1362年在碣石城舉兵,當時年僅26;兩年後,他將與之有姻親關係的王子忽辛扶上汗位,逐漸控制汗國軍政大權。5年後,帖木兒羽翼成,弒殺忽辛,自己加冕為西察合台大汗。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內的帖木兒大帝畫像。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內的帖木兒大帝畫像。

帖木兒的野心不限於稱霸中亞河中地區,偶像為成吉思汗的他,在此後近40年,頻繁攻掠中亞、西亞諸國,最終建立一個大帝國,勢力範圍從帕米爾高原到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帖木兒在征戰過程中,數次擊敗歐洲聯軍、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再將東察合台、伊兒、欽察(又稱金帳)三大蒙古汗國列為藩屬,勢力之強,只有明帝國才能與之抗衡。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網上圖片)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網上圖片)

帖木兒的野心不限於稱霸中在清末民初,以《元史》為底本重編的《新元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五》記載:「是時,帖木兒國勢強盛,受群臣尊號曰成吉思可汗,經蒙古太祖自比,欲先平印度、土爾基,再用兵於中國。」然而,帖木兒功業雖輝煌,但以成吉思汗接班人自詡的他深知,若想成為全體蒙古族人擁戴的首領,只有「滅明復元」。所以,等到擊潰勁敵奧斯曼帝國後,年近70的帖木兒,便將兵鋒指向明朝。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安卡拉之役》描繪帖木兒帝國1402年入侵土耳其。(網上圖片)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安卡拉之役》描繪帖木兒帝國1402年入侵土耳其。(網上圖片)

帖木兒入侵明朝計劃蓄日已久,早在朱元璋粗定中原不久,帖木兒便以朝貢名義,多次派間諜冒充使節,到中國境內刺探各種情報。《新元史》也記載了帖木兒帝國的不軌意圖:「屢遣使招諭西域諸國,然未有至者。獨帖木兒遣回回人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貢馬十五、駝馬。自是,歲貢馬駝,欲覘中國虛實,非誠心款附也。」

公元1404年11月底,就在「靖難之變」結束後第三年,帖木兒趁明朝國力嚴重損耗,打著責問明成祖朱棣「叛父害侄」的旗號,率大軍20餘萬東侵。同時,又命令國內及屬國援軍後續,士兵總數達百萬。在東侵前,帖木兒早已將居住在都城撒馬爾罕的外國人全部驅逐,為的是防止消息洩露。

十五世紀繪的帖木兒畫像(右),以及帖木兒軍隊。(網上圖片)

十五世紀繪的帖木兒畫像(右),以及帖木兒軍隊。(網上圖片)

由於中亞跟明朝本土隔數千里,中間還隔著無垠大沙漠,帖木兒為了增大這場勞師遠征的勝算,將東侵計劃分為緩、中、急三策,在行軍途中按情況變化切換─「緩策」為奪取西域並在此屯田,待給養充足後再圖大舉;「中策」為奪取陝甘寧,在回回和蒙古人中募兵,再圖中原;「急策」為聯合漠北蒙古人,直取北京後再南下江南。

明朝軍隊。(網上圖片)

明朝軍隊。(網上圖片)

帖木兒規劃很好,但實施來卻是兩碼子的事,大軍自從踏入西域,資源供給便有困難,只能依靠沿途播種或喝駱駝奶強撐。他們還沒到明朝西北邊境,人馬已俱疲。此時,獲悉情報的明成祖,已派名將宋晟在涼州集結重兵以待,即使帖木兒順利抵達,面對以逸待勞的明軍,勝負未可知。

公元1405年2月,當時兩軍尚未正式交手,年事已高的帖木兒因勞累過度,在窩德拉爾城(即今哈薩克一帶)突患重病,沒幾天便死去,終年72歲。

兩幅帖木兒畫像。(網上圖片合成)

兩幅帖木兒畫像。(網上圖片合成)

帖木兒死後,子孫爭位,帝國迅速崩潰,令東征侵華計劃半途而廢。整個帝國反擊戰的過程,《新元史》有記載:「未幾帖木兒遂大舉伐明,募精兵二十萬,以糧運不給,載谷數百車,軍行至沃野,即播種之,棄異日之軍食。又驅牝駱駝數百頭,如餉乏,則餐其乳以濟飢。中途遇大雪,士馬僵斃。帖木兒亦患虐疾,至窩德拉爾城而卒,年七十二,時永樂三年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後主李煜落在敵手 月下「不堪回首」昔日美好

2024年11月25日 20:00

「不堪回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朝戴叔倫所寫的《哭朱放》,當中有言:「最是不堪回首處,九泉煙冷樹蒼蒼。」不過我想大家對這個成語的認識還是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所創作的《虞美人》,當中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可以說是隱含着數不盡的愁思啊!

李煜,世人又稱之為李後主。雖然他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可是他卻沒有一丁點的政治才能。在金陵登基後,平庸無能的他自然也就無心政事。在疏於理政之餘,李煜還喜歡流連後宮。他時不時便要與妃子們載歌載舞、飲酒作樂,臉上絲毫不顯活在亂世中的窘態。

喜歡流連後宮的李煜。(網上圖片)

喜歡流連後宮的李煜。(網上圖片)

李煜奢靡的生活終於在宋太祖趙匡胤成功纖滅南漢之時破滅了。當時趙匡胤舉兵南下,屯兵漢陽之舉都使李煜憂心似焚。他不僅先一步去除國號,改稱為「江南國主」,為的就是趙匡胤可以手下留情。只是趙匡胤並不領情,更是暗示李煜趕快入京降宋。不過李煜實在太害怕會命喪宋地,所以稱病不從。趙匡胤自然不會就此罷休,馬上以此為藉口征伐南唐。不消一年,宋軍就抵達長江北岸,直迫南唐都城金陵。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李煜本來以為宋軍懼水,難以渡過長江,所以就施施然地在宮中和道士們講經說法。沒想到一天李煜偶爾外出登城時,卻發現入目之處均是宋軍的旗幟。正當他急匆匆地想要召集援軍時,早就為時已晚。最後金陵城破,李煜也被迫投降,並押到宋代都城開封去。

一身白衣紗帽的李煜在朝廷上戰戰兢兢地接受趙匡胤的召見。儘管趙匡胤沒有痛下殺,卻有意侮辱他。他把李煜封為「違命侯」,以諷當初李煜托病不從一事。因此,哪怕李煜身居侯位,實際上卻是過着如囚犯一樣的生活。

在一個初春的晚上,李煜因難以緩解的愁思而難以入睡。正當他抬頭望月之時,當年在金陵時那紙醉金迷的美好回憶便湧上心頭。一想到自己從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他便抑鬱不已。在這種心境下,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虞美人》來表達對故國及宮廷生活的懷念。

後來這首詞傳到宋太宗的手上,但因為詞中那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激怒了太宗,所以太宗最後下令以「言論有罪」為由,毒死了李煜。(網上圖片)

後來這首詞傳到宋太宗的手上,但因為詞中那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激怒了太宗,所以太宗最後下令以「言論有罪」為由,毒死了李煜。(網上圖片)

後人從此提煉取「不堪回首」這個成語,指的是過去的事情想起來就很痛苦,因而不忍再去回憶;多數形容境遇或思想發生巨大變化後對往昔的感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