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後,並未將郡縣制推廣至所有地方,而是疆域內保留一個小小的、半獨立的衛國。秦始皇為何不滅掉它,流傳下來的有三大原因,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秦國因為感激衛國人商鞅、呂不韋的功績,故破例保留他們的祖國。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將一個落後的秦國,塑造成頭號軍事強國;至於呂不韋則有扶立莊襄王(子楚)、輔佐秦始皇(嬴政)的大功勞,坊間更盛傳呂不韋為嬴政的生父。
秦始皇畫像。(網上圖片)
所以,因感念二人的功績而保存衛國,似乎也順理成章。但是,秦國一向本性殘酷,司馬遷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更甚的是,商鞅、呂不韋雖然有功於秦國,但最終都因罪被殺或自殺,說「感念」於兩人,有點自相矛盾。
也有觀點指,因為衛國多君子之士、世風純正,讓秦始皇不忍心將其吞滅。的而且確,衛國在紛亂中存在八百多年,期間,經歷數次亡國危機均能奇蹟捱過,這也因衛國本身的賢士積極奔走不無關係,《史記·衛康叔世家》也載:「衛多君子,其國無故」。然而,一聯想到秦國與嬴政的一貫作風,這種觀點也是牽強。
有觀點指,衛國多君子之士,秦始皇不忍心將其吞滅。(歷史人視頻截圖)
以上的說法有點不切實際,那究竟為何秦始皇要保留衛國?其中能夠推斷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衛國早已是秦國的附庸國。戰國後期各國爭霸,處在夾縫中的衛國日漸衰弱,到了最後只剩下了濮陽城。公元前254年,魏國憑藉武力殺死衛懷君、扶立元君時,衛國已經失去獨立國家的地位,徹底淪為附庸。13年後,秦國攻取濮陽,再度把衛元君遷到野王城,並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至此,衛國由魏國的附庸國,轉變成為秦國的附庸國。
換句話說,在秦始皇未統一江山時,衛國已名存實亡。既然如此,再度吞併行動也許是多餘的了,如果秦國不想保留衛國,只需一紙詔書廢黜衛國國君即可,這也是衛國正式滅亡時,史書用「廢」字,而不是用「滅」字的原因。
「商鞅變法」將一個落後的秦國塑造成頭號軍事強國。(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秦國要保留衛國作為「樣辦」,在形式上宣示對百越地區的統治權。秦始皇要征服的目標,其實並不僅限於山東六國,還有百越地區,即是中國南方沿海一帶所有少數民族,這些地區多部族、地域廣,也相對落後,即使派兵征服,也難以有效管治。
所以,秦始皇在征服上述地區後,為了有效的控制,採取「間接管治」的方式,將各部族首領都封為「君」,《史記·東越列傳》載:「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鄒氏。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讓他們以附庸國君的名銜,在保持半獨立下效忠於秦,以後才逐漸向郡縣制過渡。
秦二世胡亥畫像。(網上圖片)
所以,為了證明各「君」治下的地區也是帝國疆域,皇帝對「君」有絕對的宗主權,在中原有一個衛國做「樣辦」,也許是衛國仍被保留的深意。
被秦國視為附庸的衛國,在六國滅亡的大背景下存續了12年,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國最後一位君主衛君角才被廢為庶人,立國超過830年的衛國正式滅亡。
當我們留意古代有記載的大規模戰役,不難發現出兵的數目驚人。好像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俘虜就已有40萬;三國赤壁之戰,曹操揮軍80萬南下;東晉淝水之戰,前秦出兵80餘萬;隋煬帝楊廣率大軍113萬征高句麗......古代戰爭動輒幾十萬,真的能有這麼多人嗎?
網上圖片
在古代社會,人數100萬,有如一個移動的巨型城市,在戰國時期,最大城市齊國的臨淄與燕的下都,計到盡各均人口30萬。當時固定地點才能養活30萬人,一旦是移動中的百萬大軍,單單喝一次水,足以令到一條河乾涸。
在古代,要組織一支軍隊,要先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如果把後勤、補給、運輸、徵收等這些問題通通虛化,那麼實際上能夠組織強大軍隊出征,實際上取決於該勢力生產食物的能力,也許可以這個標準來估計,歷代重要戰役中的軍隊數目有沒誇大。
網上圖片
根據出土的居延漢簡記載來換算,漢代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是200斗,三人合10石,換算成現今單位,100萬人一個月就需要3.9萬立方米糧食,對於只有畜力和人力,道路狀況極差的的古代來說,移動百萬大軍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運輸條件允許,也沒有那麼多的軍糧。有學者針對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估算漢代一畝地大概均產是3石,在運輸儲存沒有損耗的情況下,需要13畝地才夠供給一名士兵。其實《三國志》中都說過:「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反映軍隊數字上與實有較大偏差。
敦煌莫高窟刻畫戰鬥場面 (網上圖片)
就以「長平之戰」為例,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來分析。先不考慮到歷史上誇張的問題,《史記》有云:「長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趙」,也有記載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所有青壯年幾乎損失殆盡。所以,秦國60萬、趙國45萬的數字與實際偏差可能不太大,或許略有誇大,但是按照估計,兩邊軍隊數字,應該不可能全部都是戰鬥人員,應該包括後勤。考慮到戰爭的地點是趙國最富庶的地方,所以趙國採用運輸和自給自足的耕種,應該能夠基本滿足軍隊與秦軍相持三年所需,而秦國應是頃全國之力出戰。《呂氏春秋》載:「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匱」,所以基本上估計,秦國60萬大軍,可能有一半或大部分是運輸部隊和後勤耕種部隊。
至於坑殺40萬方面。事實上趙國發動45萬人馬,戰鬥不大可能還有40萬餘部。當時天下未定,秦國以「坑殺」來削弱趙國、「殺雞儆猴」是合邏輯,只是數字上有所誇大。有學者估計,秦國可能坑殺了10幾萬到20萬的軍隊。
網上圖片
古代的軍隊數目並不精準,原因之一是當時的軍隊,不像現在有這麼明確的編制,不少更寓軍於民、軍民一體,即使是最高統帥,也未必真正知道到底有多少士兵。加上在冷兵器時代,人數多寡基本上就是決定成敗關鍵,敵對雙方吹噓也是常事,手下有30萬人的,可敢號稱「百萬之師」。耳熟能詳的赤壁之戰,曹操號稱80萬大軍,但是史載曹操得青州兵30萬,擇其精銳得三萬。再據人口和後勤計算,曹操實際上人馬最多不超過十萬。
明代軍隊 (網上圖片)
吹噓兵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嚇唬對手。但時代不斷進步,誇大數目來靠嚇,這支歌仔都未必能唱到。好像明末與女真的戰事中,雖然軍隊出戰依舊誇大,但已沒有甚麼人相信。比如明朝第一次討伐努爾哈赤,8萬多明軍,1萬多朝鮮軍,就敢自吹47萬。公元1766年,清皇帝乾隆派雲貴總督楊應琚討伐緬甸,區區3000個大頭兵,乾隆卻去信給緬甸王說他帶領50萬大軍來討伐。及後滿清討伐尼泊爾,乾隆也把幾千清軍吹噓成了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