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消滅六國 要實現大一統 秦始皇為何仍保留了衛國?

歷史長河

消滅六國  要實現大一統  秦始皇為何仍保留了衛國?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消滅六國 要實現大一統 秦始皇為何仍保留了衛國?

2022年05月31日 10:00 最後更新:14:50

秦滅六國後,並未將郡縣制推廣至所有地方,而是疆域內保留一個小小的、半獨立的衛國。秦始皇為何不滅掉它,流傳下來的有三大原因,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秦國因為感激衛國人商鞅、呂不韋的功績,故破例保留他們的祖國。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將一個落後的秦國,塑造成頭號軍事強國;至於呂不韋則有扶立莊襄王(子楚)、輔佐秦始皇(嬴政)的大功勞,坊間更盛傳呂不韋為嬴政的生父。

秦始皇畫像。(網上圖片)

秦始皇畫像。(網上圖片)

所以,因感念二人的功績而保存衛國,似乎也順理成章。但是,秦國一向本性殘酷,司馬遷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更甚的是,商鞅、呂不韋雖然有功於秦國,但最終都因罪被殺或自殺,說「感念」於兩人,有點自相矛盾。

也有觀點指,因為衛國多君子之士、世風純正,讓秦始皇不忍心將其吞滅。的而且確,衛國在紛亂中存在八百多年,期間,經歷數次亡國危機均能奇蹟捱過,這也因衛國本身的賢士積極奔走不無關係,《史記·衛康叔世家》也載:「衛多君子,其國無故」。然而,一聯想到秦國與嬴政的一貫作風,這種觀點也是牽強。

有觀點指,衛國多君子之士,秦始皇不忍心將其吞滅。(歷史人視頻截圖)

有觀點指,衛國多君子之士,秦始皇不忍心將其吞滅。(歷史人視頻截圖)

以上的說法有點不切實際,那究竟為何秦始皇要保留衛國?其中能夠推斷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衛國早已是秦國的附庸國。戰國後期各國爭霸,處在夾縫中的衛國日漸衰弱,到了最後只剩下了濮陽城。公元前254年,魏國憑藉武力殺死衛懷君、扶立元君時,衛國已經失去獨立國家的地位,徹底淪為附庸。13年後,秦國攻取濮陽,再度把衛元君遷到野王城,並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至此,衛國由魏國的附庸國,轉變成為秦國的附庸國。

換句話說,在秦始皇未統一江山時,衛國已名存實亡。既然如此,再度吞併行動也許是多餘的了,如果秦國不想保留衛國,只需一紙詔書廢黜衛國國君即可,這也是衛國正式滅亡時,史書用「廢」字,而不是用「滅」字的原因。

「商鞅變法」將一個落後的秦國塑造成頭號軍事強國。(網上圖片)

「商鞅變法」將一個落後的秦國塑造成頭號軍事強國。(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秦國要保留衛國作為「樣辦」,在形式上宣示對百越地區的統治權。秦始皇要征服的目標,其實並不僅限於山東六國,還有百越地區,即是中國南方沿海一帶所有少數民族,這些地區多部族、地域廣,也相對落後,即使派兵征服,也難以有效管治。

所以,秦始皇在征服上述地區後,為了有效的控制,採取「間接管治」的方式,將各部族首領都封為「君」,《史記·東越列傳》載:「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鄒氏。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讓他們以附庸國君的名銜,在保持半獨立下效忠於秦,以後才逐漸向郡縣制過渡。

秦二世胡亥畫像。(網上圖片)

秦二世胡亥畫像。(網上圖片)

所以,為了證明各「君」治下的地區也是帝國疆域,皇帝對「君」有絕對的宗主權,在中原有一個衛國做「樣辦」,也許是衛國仍被保留的深意。

被秦國視為附庸的衛國,在六國滅亡的大背景下存續了12年,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國最後一位君主衛君角才被廢為庶人,立國超過830年的衛國正式滅亡。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後主李煜落在敵手 月下「不堪回首」昔日美好

2024年11月25日 20:00

「不堪回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朝戴叔倫所寫的《哭朱放》,當中有言:「最是不堪回首處,九泉煙冷樹蒼蒼。」不過我想大家對這個成語的認識還是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所創作的《虞美人》,當中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可以說是隱含着數不盡的愁思啊!

李煜,世人又稱之為李後主。雖然他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可是他卻沒有一丁點的政治才能。在金陵登基後,平庸無能的他自然也就無心政事。在疏於理政之餘,李煜還喜歡流連後宮。他時不時便要與妃子們載歌載舞、飲酒作樂,臉上絲毫不顯活在亂世中的窘態。

喜歡流連後宮的李煜。(網上圖片)

喜歡流連後宮的李煜。(網上圖片)

李煜奢靡的生活終於在宋太祖趙匡胤成功纖滅南漢之時破滅了。當時趙匡胤舉兵南下,屯兵漢陽之舉都使李煜憂心似焚。他不僅先一步去除國號,改稱為「江南國主」,為的就是趙匡胤可以手下留情。只是趙匡胤並不領情,更是暗示李煜趕快入京降宋。不過李煜實在太害怕會命喪宋地,所以稱病不從。趙匡胤自然不會就此罷休,馬上以此為藉口征伐南唐。不消一年,宋軍就抵達長江北岸,直迫南唐都城金陵。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李煜本來以為宋軍懼水,難以渡過長江,所以就施施然地在宮中和道士們講經說法。沒想到一天李煜偶爾外出登城時,卻發現入目之處均是宋軍的旗幟。正當他急匆匆地想要召集援軍時,早就為時已晚。最後金陵城破,李煜也被迫投降,並押到宋代都城開封去。

一身白衣紗帽的李煜在朝廷上戰戰兢兢地接受趙匡胤的召見。儘管趙匡胤沒有痛下殺,卻有意侮辱他。他把李煜封為「違命侯」,以諷當初李煜托病不從一事。因此,哪怕李煜身居侯位,實際上卻是過着如囚犯一樣的生活。

在一個初春的晚上,李煜因難以緩解的愁思而難以入睡。正當他抬頭望月之時,當年在金陵時那紙醉金迷的美好回憶便湧上心頭。一想到自己從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他便抑鬱不已。在這種心境下,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虞美人》來表達對故國及宮廷生活的懷念。

後來這首詞傳到宋太宗的手上,但因為詞中那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激怒了太宗,所以太宗最後下令以「言論有罪」為由,毒死了李煜。(網上圖片)

後來這首詞傳到宋太宗的手上,但因為詞中那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激怒了太宗,所以太宗最後下令以「言論有罪」為由,毒死了李煜。(網上圖片)

後人從此提煉取「不堪回首」這個成語,指的是過去的事情想起來就很痛苦,因而不忍再去回憶;多數形容境遇或思想發生巨大變化後對往昔的感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