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更年期情緒易受賀爾蒙影響 學者教6招調節

生活事

更年期情緒易受賀爾蒙影響 學者教6招調節
生活事

生活事

更年期情緒易受賀爾蒙影響 學者教6招調節

2022年07月02日 07:00

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問題同樣重要

更年期,就如生老病死一樣,是人生必經的自然階段。但很多時候,大家會偏向着重於生理上的不適症狀,而忽略了心理上或情緒上的問題。

賀爾蒙作祟更年期情緒易受影響 學者教你6招調節

賀爾蒙作祟更年期情緒易受影響 學者教你6招調節

文﹕羅翠玉女士

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在 45 至 55 歲之間便會步入更年期(或稱停經期),當然何時開始、為時多久會因人而異;主要的成因是雌激素的分泌逐漸減少,而衍生出一系列身心的不適症狀!除了因為身體不適而影響情緒之外,本身荷爾蒙的改變也令自主神經系統失調,令症狀「避無可避」,身體機能變差,精神健康也大受困擾!

除了自我的感覺不良好外,相信最受苦的莫過於身邊人,因為在臨床表現上,大部分的女性在精神上也會經歷心情煩躁、無緣無故易怒、易激動、覺得任何事情也不順眼、情緒低落、焦慮甚至抑鬱;如果不加以關顧,很多時會以為自己患上抑鬱症,而忽略了是更年期的因素影響,錯誤面對;但如果處理得宜,一樣可以活得健康,輕鬆解決更年期問題!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既然無可避免,就嘗試安然面對,以下是一些小貼士來幫助大家不經意地渡過更年期:

●   明白它是一個必經的自然階段,通常是暫時性的;當體內的荷爾蒙找到新的定位時,身心便會回復正軌,重新運作(但如果長期情緒受困擾而未能改善,就可能需要找專業人士處理)學習做情緒的主人,嘗試去了解這些情緒出現的原因(現在有很多機構也有提供一些自我認識的課程),作出相對應的調控方法,令情緒爆發至不可收拾的地步之前已收復它;

●   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也會面對即將退休、經濟狀況改變、兒女長大自組家庭等等各方面的變遷,提早與伴侶商量相應的計劃(就是單身的也會面對退休及經濟狀況的改變),安排好新的生活,以減少內心的焦慮;

●   當然,老生常談的 - 發掘自己的興趣,多點參與社交活動,拓闊社交圈子,增加支援;

●   還有不厭地提醒 – 要作息定時,保持有適量運動,還有均衡飲食;

●   須要時必須找信任的親朋好友傾訴自己的情緒或感受,不要鬱在心內;

●   更重要的是 - 保持一個正面心態,接受這個不可避免的老過程(很多朋友說最難的就是這個部分),努力步向正能量,從容面對。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最後,筆者受身邊眾多女性朋友的要求,想代表很多已經歷過、或正在體驗中、或準備面對更年期的女性,向她們的伴侶、上司、同事、伙伴、子女或好友訴說:我們經歷的更年期實在不易、亦不為外人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希望大家多些明白、多些包容、多些體諒,我們會努力做到最好。

此文送給所有面對難關的女性,加油!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研究指出,吸煙飲酒唔運動等不良習慣對身體造成的健康影響在36歲時就已經顯現,且一直持續至晚年。

不良習慣最早於36歲開始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不少人認為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健康影響,只會在老年階段逐步顯現。然而,國外一項刊登在《醫學年鑑》(Annals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這些壞習慣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其實早於中年已經浮現,最早可在36歲左右就會明顯對健康造成傷害,且可能一直持續至晚年。

示意圖

示意圖

擁有不良習慣的受試者中年後健康明顯轉差

芬蘭勞雷亞大學(Laurea University)研究追蹤了數百名從1959年出生的受試者,持續觀察他們從童年到61歲的健康變化,分析壞習慣對長期健康的潛在影響。結果顯示,年輕時經常吸煙、飲酒及缺乏運動的人士,在步入中老年後,身體機能與心理健康出現明顯惡化,也更容易出現抑鬱傾向。

示意圖

示意圖

不同壞習慣造成的傷害不同

研究作者凱卡萊寧(Tiia Kekäläinen)指出,這些壞習慣所累積的負面效應常會在中年「一次爆發」,大大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甚至提早死亡的風險。團隊亦發現,不同行為對健康的影響略有差異,諸如缺乏運動與身體健康惡化的關聯最為明顯,吸煙則對心理健康影響最大,而酗酒會造成身體與心理雙重損害。

示意圖

示意圖

壞習慣持續愈久對身體造成的損害愈大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壞習慣維持時間愈長,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就會愈嚴重,常見後果包括心臟病、肺癌、中風、器官衰竭甚至早逝等。這項研究與一般僅觀察成年階段健康表現的研究不同,他們從受試者年少時期開始追蹤,嘗試追溯「健康崩壞」的真正起點。

壞習慣與健康惡化呈雙向關係

研究人員強調,壞習慣與健康惡化有可能是雙向的,諸如身體或心理不適,也可能導致吸煙飲酒以及久坐不動等。除此之外,由於研究的受試者主要是1950年代末出生的,生活形態可能與當代年輕人不同,因此現代流行的電子煙以及外賣等現代因素未納入研究範疇。

示意圖

示意圖

中年後改善生活習慣也不遲

儘管如此,研究團隊強調本研究仍具重要啟示意義,證實健康生活方式對延續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無論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開始改善生活習慣「永遠不嫌晚」,即使在中年之後作出改變,也同樣能替老年生活健康加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