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甚麼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

歷史長河

甚麼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甚麼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

2022年08月05日 10:00 最後更新:08月09日 10:22

周朝國祚長達八百多年,是中國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政權。在學術界中,很多人會把周朝的長久之治歸功於封建制度的推行。然而,到底甚麼是封建制度?周朝的封建制與夏﹑商朝的分封制又有何不同?

周代分封大典示意圖(網上圖片)

周代分封大典示意圖(網上圖片)

封建制度,全稱為「封土建國」,是一種由共主或王朝天子把王畿以外土地和人民分給宗室成員和功臣的政治制度。諸侯在所封之地上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和與其爵位相匹配的軍隊人數,從中協助統治﹑屏藩王室。同一時間,封建制其實也能見於歐洲。雖然君主制在歐洲要到中世紀才廣泛流行,但從它把國土分割成一個個小型區域就可以知道中西兩方的君主制從本質是看是相似的。

封建制度的起源悠久,發展歷程亦相當漫長,所以萌芽的確實時間已經無從考究。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時代時已經有「諸侯咸來賓從」,或是「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黃帝「置上下大監,監於萬國」的說法。因此,可以看出封建制度并非始於西周。到後來「協和萬邦」的堯舜時期,我們也可以在《尚書·禹貢》中找到封建制度在早期的運作雛型:「分茅裂土」,即是分賜土地予諸侯。當分封制發展到夏﹑商兩朝時,我們已經可以在吉光片羽中找到分封的詳情,比如夏朝分封了斟灌、斟鄩等同姓諸侯;商湯滅夏後為了安撫夏民,也把夏室遺孤安頓於故國舊地杞國。正如柳翼謀所說:「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所以周朝的分封制并不是這個制度的源頭,而是這個制度發展到頂峰的標誌。

夏﹑商時期的原始社會(網上圖片)

夏﹑商時期的原始社會(網上圖片)

既然從堯、舜經夏、商到周朝都是採用封建制,那麼周王朝的封建制又有甚麼與眾不同之處?如上文所說,早在三皇五帝時,部落共主已有分封部族領袖為諸侯的做法,只是當時王室與諸侯的隸屬關係不深,且未有一套嚴謹的規則來維繫及鞏固君臣關係,所以王室與諸侯王的關係只能說是貌合神離。譬如夏桀在位期間,我們可以留意到當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減少時,夏桀只能靠武力討伐不順從的部落。

當周人滅商及東征成功後,為了避免天下之主約束不了諸侯王的尷尬局面,便制定了宗法﹑禮樂﹑井田制度以輔助封建制的推行,而當中的宗法制度可以說是周朝封建制能成功運行的最大功臣。宗法制度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繼承制。換言之,只有正室所生的嫡長子才有資格問鼎王位。作為「大宗」的嫡長子從出生那一刻就是其餘別子,亦即「小宗」的領袖,因此這深深刻在骨子中的尊卑秩序能免除了繼承權的爭執,有效解決如在商王中丁後因王位紛爭而引發的「九世之亂」,也可以避免兄弟相殘,致漁人得利的情況發生。

那麼周室又如何和被賜爵位的異姓功臣拉近關係?聯婚。在西周初年兩次分封中,也有包括異性王和古代聖王後裔。儘管他們與周室沒有血緣關係,但透過締結姻親就可以造成「同姓一家人,異姓親家翁」的現象。在西周統治系統中,因為貴族間均以兄弟﹑伯姪﹑舅甥相稱,所以這種「親親感情」的觀念尤為明顯,以至臣子難生謀逆之心。正因周王室與諸侯的牽絆加深了,諸侯才會誠心承擔「朝覲」﹑「納貢」﹑「勤王」等義務。

不過制度再好,也有被破壞的一天。日益強大的諸侯再也不像昔日那般如此敬重周室,兼併和篡弒可以說是常有之事。不少學者提到東周平王東遷後禮樂崩壞﹑天子地位形同虛設﹑諸侯爭霸等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歸咎於因為平王東遷後而致王畿與實力銳減的客觀因素上。可是,真正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破壞了宗法制度的精神價值。

平王姬宜臼本來是周幽王與申后的嫡長子,亦是我們前文所述的「大宗」。作為太子的他因為周幽王寵愛美女褒姒,而愛屋及烏地想另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一夜淪為廢太子的宜臼只好出逃申國,申后的父親申侯不滿幽王而聯合外族犬戎攻打周室,打算藉此討回公道。直到攻入首都鎬京,把幽王斬殺於驪山下,整件事才徹底落下帷幕。且說平王并沒有直接參與戰事,聯戎攻周也應該不是他本來的意圖,但在當時眾人都認為他是因為父親改立別子而懷恨在心,所以故意唆使申侯聯合諸侯國繒和外族犬戎入宮殺害幽王和褒姒。

平王東遷(網上圖片)

平王東遷(網上圖片)

周平王弒父一舉可以說寒了周朝一眾諸侯的心。先不說逆子弒父有違禮教,試問一個連親父都敢殺害之人也怎會重視尊祖敬宗的血緣紐帶呢?又怎會保護他的「小宗」呢?所以從這時開始,除晉﹑鄭二國外,其餘諸侯因宜臼有弒父之嫌,故都不再聽從天子。加上,以前在周文王﹑周武王時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太多,以至在平王一事發生前,所謂的姻親關係早已逐漸疏通,所以諸侯間已不再和睦友愛。據秦朝官員李斯所言,當時甚至出現了像冤家對頭一樣的無緣攻伐,而這正是春秋混戰的局面之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儒家學說「汗牛充棟」 陸淳融會貫通集大成

2024年09月16日 20:00

「汗牛充棟」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朝柳宗元所寫的《陸文通墓表》,當中有言:「 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陸文通是唐代很有聲望的大儒,其本名為陸淳,後因避皇帝諱,改名為質。他熟讀經學,文才遠播。不但連淮南節度使陳少遊鎮守揚州時曾當面讚揚過他的才學,就連柳宗元也要對他執弟子禮,並奉他為「永貞革新」的導師。這樣的人材朝廷自然看重,文通任職淮南節度使府從事不久,便被擢升為太常寺奉禮郎,後則改任為國子博士。

柳宗元家勢顯赫,且世代為官,故年輕時仕途得意,平步青雲。曾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不幸旋即失敗,獲罪貶謫永州。自此之後,柳宗元就開始了他寂寞痛苦的流放生涯。(網上圖片)

柳宗元家勢顯赫,且世代為官,故年輕時仕途得意,平步青雲。曾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不幸旋即失敗,獲罪貶謫永州。自此之後,柳宗元就開始了他寂寞痛苦的流放生涯。(網上圖片)

然而,在永貞革新失敗的兩天後,陸文通卻不幸去世。陸文通死後,柳宗元則為他寫作墓誌銘《陸文通先生墓表》。 在此,柳宗元感謝了陸文通對儒學研究所做的貢獻。依他所言,孔子寫的《春秋》流傳了一千五百年,在此期間有數不盡的人為其作傳、作論、作注,光是為他作傳的就達五家,人數可謂成百上千。因此,《春秋》的研究説法多而雜亂,要是把所有學者寫的書都保存下來的話,不僅滿屋典籍,還有可能讓拉車的牛馬都累得出汗。然而,孔聖人之言實在太難解讀。書中有的意見相合卻隱晦、相悖但顯淺。面對如此多的資料,後人也是束手無策。哪怕學到老死,也不知道箇中深意。意見的分歧,不但令父子間傷了和氣,更會令君臣相互詆譭。

弟子禮,是指對待比自己學問好、道德高的人,以弟子對待師長的禮節來對待對方。(網上圖片)

弟子禮,是指對待比自己學問好、道德高的人,以弟子對待師長的禮節來對待對方。(網上圖片)

正因如此,陸文通的存在尤顯重要。他博學多才,善於把各種説法融會貫通。即便是市井百姐、婦孺之輩,都能夠聽懂文通的講學説道。他在學習期間,也不忙於著書立説。他所寫的《舂秋集傳纂例》、《春秋微旨》、《舂秋集傳辨疑》一啟後人懷疑經傳的疑古思潮,更是讓他名噪一時。皇帝欣賞他,便命他為皇太子侍讀,而他過世後,更是得到「文通」先生的諡號。

《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因後世不傳,故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春秋》。(網上圖片)

《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因後世不傳,故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春秋》。(網上圖片)

後人從《陸文通先生墓表》中提煉出「汗牛充棟」這個成語,其原意是指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用來形容藏書非常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