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此人為唐太宗四妃之首 深受寵愛卻為人低調

歷史長河

此人為唐太宗四妃之首 深受寵愛卻為人低調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此人為唐太宗四妃之首 深受寵愛卻為人低調

2022年11月04日 10:00

有時候,一些較低調的歷史人物反而是最成功的。論唐太宗李世民寵愛的女人,以長遜皇后為最,但第二名是誰呢?尤其在長孫皇后於貞觀十年去世後,直到唐太宗在貞觀二十三後去世的13年間,並沒有冊立皇后,使後宮大權終入四妃之首韋貴妃手中,成為後宮的主人。韋貴妃是誰人?如何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中取得唐太宗的寵愛呢?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韋貴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澤,京兆杜陵縣人。貞觀元年四月,獲冊立為貴妃,為「四夫人」(正一品)之首(其餘為淑妃、德妃及賢妃),自此確立後宮第二女主人的地位。韋貴妃為唐太宗誕下一兒一女,分別為紀王李慎及臨川公主李孟姜。正史中關於韋珪的介紹並不多,主要是其婚姻與生育情況的記載,關於其生平的介紹主要見於本人及女婿阿史那忠的墓誌銘。

更多相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唐乾封元年韋貴妃墓壁畫 (網上圖片)

唐乾封元年韋貴妃墓壁畫 (網上圖片)

唐太宗昭陵 (網上圖片)

唐太宗昭陵 (網上圖片)

韋貴妃以山為墓,距離昭陵主陵最近,規格最高。(網上圖片)

韋貴妃以山為墓,距離昭陵主陵最近,規格最高。(網上圖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 (網上圖片)

據歷史記載,韋珪是一名寡婦。她首任丈夫是隋朝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瑉,韋珪更他生下一女(定襄縣主)。隋大業九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被殺,韋珪淪為罪官家屬,直到唐高祖李淵即位才獲赦免。隨後李世民攻陷洛陽,在城中廣結名門望族,所以迎娶韋珪等名門之女,以取得其家族的支持。唐代初期政府由世族所把持,韋珪出身京兆韋氏,在隋唐之際屬著名士族家族之一,亦是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強調的「李武韋楊」聯姻政治集團的四姓之一,難怪即使韋珪比李世民大兩歲,且屬寡婦之身也成為巴結的對象。

唐乾封元年韋貴妃墓壁畫 (網上圖片)

唐乾封元年韋貴妃墓壁畫 (網上圖片)

根據墓誌記載,韋貴妃姿容端麗,儀態萬方,進退有度,德容俱佳;尤其寫得一手好文章,在當時簿有名氣。另外,近代考古發現,韋珪高190cm高,屬於超模級數,比唐太宗的180cm還要高,而且長相、身材化極好,也許為其加分不少。另外,韋貴妃的童年遭遇也為她博得同情分。史載韋珪尚在繈褓之中,其父親即已去世,其母在貞觀元年也相繼去年,時韋珪30歲,顯得十分哀傷,唐太宗為之感動,並追贈她亡父為徐州都督。

唐太宗昭陵 (網上圖片)

唐太宗昭陵 (網上圖片)

對於韋珪的貴妃生涯,史書和墓誌均沒有提及。只知韋珪雖然深得太宗寵愛,但未因此而顯得驕縱,反而恭謙有加,這使她在太宗身後仍能維持一定的地位。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駕崩,韋珪被唐高宗封為紀國太妃,隨兒子紀王李慎遷居藩地。根據墓誌記載,韋貴妃晚年生活舒心,子女皆不使其憂煩,紀王更十分孝順。而唐高宗本人對韋貴妃亦十分尊敬,不僅拜謁昭陵時將其奉於長輩之席,而且當韋珪在京時,亦常邀請之與高宗武后歡宴。唐高宗麟德二年,韋珪在陪同高宗到泰山封禪途中,在洛陽病倒,同年九月二十八日薨逝,享年69歲。乾封元年十二月,陪葬昭陵。

韋貴妃以山為墓,距離昭陵主陵最近,規格最高。(網上圖片)

韋貴妃以山為墓,距離昭陵主陵最近,規格最高。(網上圖片)

陪葬昭陵使韋貴妃廣為後人所認識。唐太宗昭陵陪葬墓多達200餘座,其中距離主陵九嵕山最近的是貴妃紀國太妃韋珪的陪葬墓;距離主陵九嵕山最近的功臣陪葬墓是魏徵墓。兩墓是昭陵墓群中唯二的以山為墓的陪葬墓,地位超然。1991年11月1日韋貴妃墓正式對外開放。韋貴妃墓水準全長49.38米,由墓道、四個過洞、四個天井、前後甬道、前後墓室和四壁龕構成。墓內出土文物100件組,其中有一件貼金彩繪雙頭鎮墓獸屬稀世之物。一對彩繪貼金天王俑堪稱珍品,墓內壁畫從墓道至墓室,都大面積保留了下來。這些壁畫內容豐富,色彩鮮明,有威武雄健的儀衛,肅穆直立的門吏,有神情各異的給使,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有生動傳神的樂伎等。

韋貴妃共歷經隋文帝、隋煬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5位帝王。而且得到唐太宗李世民厚愛,在太宗即位之初即獲封為貴妃,早已取得後宮第二把交椅的地位,並且在太宗身後為高宗奉於長輩之席,安享晚年,可見她在待人處事方面有一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儒家學說「汗牛充棟」 陸淳融會貫通集大成

2024年09月16日 20:00

「汗牛充棟」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朝柳宗元所寫的《陸文通墓表》,當中有言:「 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陸文通是唐代很有聲望的大儒,其本名為陸淳,後因避皇帝諱,改名為質。他熟讀經學,文才遠播。不但連淮南節度使陳少遊鎮守揚州時曾當面讚揚過他的才學,就連柳宗元也要對他執弟子禮,並奉他為「永貞革新」的導師。這樣的人材朝廷自然看重,文通任職淮南節度使府從事不久,便被擢升為太常寺奉禮郎,後則改任為國子博士。

柳宗元家勢顯赫,且世代為官,故年輕時仕途得意,平步青雲。曾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不幸旋即失敗,獲罪貶謫永州。自此之後,柳宗元就開始了他寂寞痛苦的流放生涯。(網上圖片)

柳宗元家勢顯赫,且世代為官,故年輕時仕途得意,平步青雲。曾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不幸旋即失敗,獲罪貶謫永州。自此之後,柳宗元就開始了他寂寞痛苦的流放生涯。(網上圖片)

然而,在永貞革新失敗的兩天後,陸文通卻不幸去世。陸文通死後,柳宗元則為他寫作墓誌銘《陸文通先生墓表》。 在此,柳宗元感謝了陸文通對儒學研究所做的貢獻。依他所言,孔子寫的《春秋》流傳了一千五百年,在此期間有數不盡的人為其作傳、作論、作注,光是為他作傳的就達五家,人數可謂成百上千。因此,《春秋》的研究説法多而雜亂,要是把所有學者寫的書都保存下來的話,不僅滿屋典籍,還有可能讓拉車的牛馬都累得出汗。然而,孔聖人之言實在太難解讀。書中有的意見相合卻隱晦、相悖但顯淺。面對如此多的資料,後人也是束手無策。哪怕學到老死,也不知道箇中深意。意見的分歧,不但令父子間傷了和氣,更會令君臣相互詆譭。

弟子禮,是指對待比自己學問好、道德高的人,以弟子對待師長的禮節來對待對方。(網上圖片)

弟子禮,是指對待比自己學問好、道德高的人,以弟子對待師長的禮節來對待對方。(網上圖片)

正因如此,陸文通的存在尤顯重要。他博學多才,善於把各種説法融會貫通。即便是市井百姐、婦孺之輩,都能夠聽懂文通的講學説道。他在學習期間,也不忙於著書立説。他所寫的《舂秋集傳纂例》、《春秋微旨》、《舂秋集傳辨疑》一啟後人懷疑經傳的疑古思潮,更是讓他名噪一時。皇帝欣賞他,便命他為皇太子侍讀,而他過世後,更是得到「文通」先生的諡號。

《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因後世不傳,故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春秋》。(網上圖片)

《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因後世不傳,故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春秋》。(網上圖片)

後人從《陸文通先生墓表》中提煉出「汗牛充棟」這個成語,其原意是指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用來形容藏書非常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