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漢武帝寵小人 汲黯以「後來居上」暗諷之

史空穿梭

漢武帝寵小人 汲黯以「後來居上」暗諷之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漢武帝寵小人 汲黯以「後來居上」暗諷之

2023年11月27日 20:00

「後來居上」這個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汲鄭列傳》中有言:「始黯列為九卿,而公孫弘、張湯為小吏。及弘、湯稍益貴……或尊用過之。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上默然。」

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汲黯的官員。此人剛正不阿,敢說敢言。每次漢武帝怒火中燒,把文武百官罵得低頭縮頸時,就只有他敢站出來向漢武帝提出勸諫,因此此人也被時人稱為「直諫之臣」。

汲黯像(網上圖片)

汲黯像(網上圖片)

身為九五之尊,漢武帝自然會因為汲黯那不留情面的勸諫而感到不悅。有次漢武帝在朝中提出施政要以人為本,以彰顯儒家之義時,百官無一表示讚同和敬佩,就只有汲黯在一旁說:「雖說陛下嘴上說實施仁政,但所做之事無一不是與民爭利。既然陛下心中貪慾無數,又何必辛辛苦苦地偽裝呢?這不是在為難自己嗎?」漢武帝看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穿,也不免得有點惱羞成怒。不待數日,他便把汲黯發配到東海去。雖然被貶為東海太守,但汲黯卻沒抱怨,反而把東海治理得井井有條。後來時間久了,漢武帝也忘了當初被汲黯當眾揭穿的羞臊,所以他便下了一道聖旨,把理事出色的汲黯調回京城當官。

漢武帝為增加財政收入,任命商人出身的桑弘羊為主要財政官員。當中的鹽鐵專營政策,即百姓不能再私下產鹽,而是由國家把扯鹽、鐵、茶、酒等關鍵資源的開採和售賣。這一政策使眾多百姓失去一大謀生法寶,而為人所詬病。(網上圖片)

漢武帝為增加財政收入,任命商人出身的桑弘羊為主要財政官員。當中的鹽鐵專營政策,即百姓不能再私下產鹽,而是由國家把扯鹽、鐵、茶、酒等關鍵資源的開採和售賣。這一政策使眾多百姓失去一大謀生法寶,而為人所詬病。(網上圖片)

不過從東海回來後,汲黯對漢武帝的規諫也沒有絲毫收斂。他並不擔心自己會得罪漢武帝犯,他只在乎百姓的福祉。對於漢武帝來說,他一方面很討厭汲黯這麼嚴苛的對待自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汲黯每次提出的建議都是非常正確的。因此,兩人總是維持着微妙的關係。

當時汲黯有兩個年輕的同事,一個叫張湯,另外一個叫公孫弘。因為兩人很會討好武帝,所以哪怕兩人毫無政治建樹,也能身居高位,其官位甚至都要比汲黯高。眼見及此,汲黯自然心有不憤。因此有天上朝,汲黯很不客氣地對漢武帝說:「皇上用人,就像堆柴一樣。總是把後來的柴放在上面,卻根本不管哪一根柴才是真正的好柴。」漢武帝一聽就知道汲黯這是在暗諷他任用張湯和公孫弘這兩個愛拍馬屁的小人,所以也不敢吱聲,滿臉通紅地走了。

漢武帝像(網上圖片)

漢武帝像(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典故引申出「後來居上」這個成語,原意是指一些資歷淺的人反而位居於資歷長的人之上;現在多用來比喻後來的人和事,進步很快,趕上或超過了前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獻之被嘲笑「管中窺豹」 嘲笑者又何嘗不是?

2024年09月06日 20:00

管中窺豹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該成語最早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後由此總結出成語「管中窺豹」。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幾個兒子從小就跟隨他學習書法。其中,王獻之天資極高。曾有一次,他和兩個哥哥一同前往拜訪謝安,在拜訪期間,兩個哥哥滔滔不絕,唯獨他只說了寥寥幾句。他們走後,謝安評價王獻之最為出色,因為「優秀的人往往言簡意賅」。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的書法名動天下,又任右軍將軍,家中門生眾多。王獻之自小性情豪放不羈,常和門生們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門生們在玩樗蒲(古代的一種游戲),而王獻之站在一旁,指著其中一位門客說:「這局要輸了。 」門客不以為然,嘲諷地說:「這個小孩管中看豹子, 只看到一個斑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意思是:這個小孩子根本就不懂游戲的玩法,我們不需要理會他。王獻之非常生氣,便回應道:「我和古人相比,遠的,我自認為只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我只愧於劉真長。」於是拂衣而去。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荀奉倩是三國時魏國人,才學出眾。劉真長則是晉國的名士。王獻之的言外之意是說,我在才華上僅次於這兩位,其他人根本不能與我相提並論。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荀奉倩和劉真長,但王獻之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敏於創新,為魏晉以來書法大家,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該成語提醒人們在觀察事物時不應局限於片面和狹隘的視角,而應注重事物的整體和全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一些成功的要素,如戒除浮躁、樹立自信心等。在生活中,也存在許多類似於「管中窺豹」的情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找到事物中的關鍵因素,就能像王獻之一樣「未卜先知」。

有時候,通過觀察事物的一部分,我們能夠大致推測出整體的情況,就像從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紋,能夠猜測豹子的全貌一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學術研究或調查事物時,只需要了解事物的某個方面就足夠了,而可以忽略整體或全局。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在學術研究和調查事物時,我們仍然應盡量做到全面,因為只有全面的了解才是客觀和科學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