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 11 月都與「波」有關,先有香港舉辦七人欖球賽,政府將之視為香港從疫情復常能「說好香港故事」的重要指標。至月中,七人欖球賽的其他分站曾張冠李戴,在香港隊出場時錯播 2019 年反修例人士歌曲,或將歌名誤植而引起關注。再到近月底世界盃開鑼,全民首次在疫情後重投「睇波」熱潮。
國際欖球總會就是次張冠李戴的回應指,因為一直未收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檔案,所以由實習生臨場為香港隊找來國歌,結果出錯。其實只要打開網絡搜尋器,不難發現自2019 年起因為太多人搜尋反修例人士的歌曲,而當年又有人有心將之稱作香港「國歌」,在機器學習模式下,便會隨時間而得出誤認的搜尋結果,外國人稍不注意便容易信以為真。
當年的事已有多方研究和意見認為,乃政府與年青人溝通不足所致,而多年來年青一代在本港上流空間受阻,累積的不滿便透過一次受爭議的事件爆發。近年政府雖然已從教育着手,防範社會動亂,而國旗、國歌的教育更在 97 回歸後便一值進行,但相關內容卻難以培養愛國觀念。
例如在小學、中學國民教育的教材,均指出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卻沒有提及在官式場合的管弦樂總譜,是由俄羅斯人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協助完成,學生便失去了解戰後持續的中蘇合作、中國共產黨建政的歷史,只會像推銷員一樣,死記硬背誰人作詞誰人作曲等「基本資料」,而非投入當時的歷史節奏,領會國家發展的背景。
再者,國歌作詞人田漢最終於 1966 年因文化大革命致死,期間國事場合只能演奏純音樂版本,而 1976 年至 1982 年要改用另一版本歌詞,曾於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期間都使用過等的歷史,亦是全部欠奉。在資訊流通的年代,年青人有見學到的歷史有所隱瞞,便會用懷疑的目光看待課程,那樣又怎樣叫他們認識祖國呢 ?
很多人擔心,提及上述歷史是否「不方便」,然而 1981 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決議,明確指出領導人曾錯誤發動文化大革命,在 2016 年《人民日報》評論文章、2020 年的內地歷史教科書修訂均一再為這些歷史問題清楚定調,說明正確的國民教育,亦應該讓年青人認識到祖國發展曾走過迂迴路,與人生做過的事一樣對有錯,最重要是中國已汲收經驗,在近 20 年發展成世界強國。
有了正面、生動而合符現實的教育,年青人方會找到自己的定位,培養融入中國乃至亞洲發展的視野,不至於有人出來創作「香港新國歌」便會一呼百應,成為新一個將纏繞多年的歷史問題,結果讓年青人未能正確認識國家,在迷惘中失去很多發展機遇。
陳樂禧 Xavier Ch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