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信

歷史長河

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信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信

2024年01月26日 10:00

革命家也是人,也有家人。

1928年3月,在夏明翰就義前的一刻,他用顫抖的手,拿起半截鉛筆,分別給母親、妻子、大姐寫了最後的三封信。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致母親陳雲鳳的信中,夏明翰既感謝母親多年來一直在支持他的革命事業,現在未能盡孝,惟有寄望日後革命成功,母親能感到安慰。

更多相片
夏明翰的母親陳雲鳳出身書香世家,是前清的誥命夫人,但卻支持兒子搞革命。(網上圖片)

夏明翰的母親陳雲鳳出身書香世家,是前清的誥命夫人,但卻支持兒子搞革命。(網上圖片)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書信(概述圖) (網上圖片)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書信(概述圖) (網上圖片)

夏明翰故居 (網上圖片)

夏明翰故居 (網上圖片)

夏明翰拿起火柴正要點火時,忽然看到手中的火柴又是東洋商標。(網上圖片)

夏明翰拿起火柴正要點火時,忽然看到手中的火柴又是東洋商標。(網上圖片)

夏明翰與妻子鄭家均 (網上圖片)

夏明翰與妻子鄭家均 (網上圖片)

孫成河畫作《鐵血男兒——夏明翰》(網上圖片)

孫成河畫作《鐵血男兒——夏明翰》(網上圖片)

夏明翰的母親陳雲鳳出身書香世家,是前清的誥命夫人,但卻支持兒子搞革命。(網上圖片)

夏明翰的母親陳雲鳳出身書香世家,是前清的誥命夫人,但卻支持兒子搞革命。(網上圖片)

信中內容是這樣的︰「你用慈母的心撫育了我的童年,你用優秀古典詩詞開拓了我的心田。爺爺罵我、關我,反動派又將我百般熬煎。親愛的媽媽,你和他們從來就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兒為民除害、為國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關鍵時刻,你給了我們精神上的關心、物質上的支援。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書信(概述圖) (網上圖片)

夏明翰致母親陳雲鳳最後的書信(概述圖) (網上圖片)

夏明翰出身於名門望族之家,他的父親早年離去,與媽媽及祖父相依為命。他的祖父夏時濟有十多個孫兒中,獨最寵夏明翰。當明翰牙牙學語時,祖父就抱在膝上教明翰學《三字經》《千字文》,恨不得明翰一夜成人,早登金榜。然而,祖父怎麼也沒想到這些光耀門楣的夢想,在明翰幼小的心靈裡卻激起了強烈的憎惡。他不喜歡獨自待在祖父書房裡背誦索然無味的「四書五經」;他喜歡做的事是同鄰居的窮孩子們到流水奔騰的河邊去捉螃蟹,到樹林茂密的山上去捕野物,或者聽老人講民間故事。幼時的明翰就處處與祖父格格不入,以致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祖父產生了越來越深的隔膜。

夏明翰故居 (網上圖片)

夏明翰故居 (網上圖片)

1917年,夏明翰違背祖父心願,考入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1918年4月,吳佩孚攻陷衡陽城。軍閥混戰使衡陽硝煙彌漫,瘡痍滿目。夏明翰對軍閥混戰深惡痛絕,也深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擔憂。在同盟會會員邱海嵐的幫助下,他暗暗聯絡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革命團體砂子會,開展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尤其他看到吳佩孚到夏府拜訪夏時濟時,祖父打著赤膊,拖著辮子,送吳出門,拱手齊眉,口中念念有詞「坦坦赤心,精誠相送」的醜態時,更是怒火中燒。他沖進廳堂,將吳佩孚寫的一幅條幅撕成碎片,撒滿一地。自此,祖孫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起來。

夏明翰拿起火柴正要點火時,忽然看到手中的火柴又是東洋商標。(網上圖片)

夏明翰拿起火柴正要點火時,忽然看到手中的火柴又是東洋商標。(網上圖片)

1919年夏初,五四運動的風雷激蕩著全國,也震撼了古老的衡陽城。夏明翰、蔣先雲等同學,奮起響應湖南學聯的號召,發動罷課,推動罷市,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鬥爭。7月,衡陽掀起了一個查封日貨運動。夏明翰首先發動自己的弟妹夏明震、夏明衡、夏明弼等,把家裡藏在夾牆中的日貨都搜出來燒掉;然後,積極投入抵制日貨運動, 把查到的日貨,統統搬到湘江邊的空坪上,舉行一次聲勢浩大的「焚毀日貨大會」。他拿起火柴正要點火時,忽然看到手中的火柴又是東洋商標,氣憤地把火柴往日貨中一丟說:「誰想用洋貨剝削我們,侵略我們,就叫他像洋火一樣,在中國人民的怒火中燒毀!」說罷,借來一位老人吸煙的紙撚,把日貨點燃了。頓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烈焰沖天,把黑沉沉的夜 空照得通亮。

夏明翰與妻子鄭家均 (網上圖片)

夏明翰與妻子鄭家均 (網上圖片)

1928年初,黨派夏明翰到湖北擔任省委委員,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經過一段艱難曲折的過程,夏明翰見到了新任湖北省委書記郭亮,並通過關係在一個湖南商號住了下來。這時,在上海的黨中央派李維漢來到武漢,同郭亮、夏明翰研究取消兩湖年關暴動的問題。

元宵節過後,夏明翰從湖南商號搬到了東方旅社,並同當時在武漢堅持地下鬥爭的徐特立、謝覺哉、熊瑾玎等取得聯繫。當他從謝覺哉處得知交通員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回到東方旅社正準備轉移時,宋若林帶著敵軍兵警闖了進來,將夏明翰團團圍住。敵人妄圖從夏明翰這個共產黨的「大官」身上,搜出重要的機密文件,便翻箱倒櫃搜查了一遍,結果只搜到了一個手電筒、一塊懷錶,還有一副近視眼鏡。夏明翰被關在監獄裡。獄中,他除了同審判官進行鬥爭,並忍受各種酷刑外,還用顫抖的手,拿起半截鉛筆,分別給母親、妻子、大姐寫了最後的三封信。難友們把夏明翰寫的三封家信偷偷藏好,秘密地輾轉送出牢房。後來又經過無數曲折,才傳到親人們的手裡。

孫成河畫作《鐵血男兒——夏明翰》(網上圖片)

孫成河畫作《鐵血男兒——夏明翰》(網上圖片)

1928年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劊子手押到刑場。敵人要他下跪,夏明翰拒不屈服,連腰也不彎,像山一樣巍然屹立著。執行官問他還有什麼遺言時,夏明翰大聲說道:「有,給我紙和筆!」他靜思片刻,用戴著鐵銬的手,寫下了那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獻之被嘲笑「管中窺豹」 嘲笑者又何嘗不是?

2024年09月06日 20:00

管中窺豹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該成語最早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後由此總結出成語「管中窺豹」。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幾個兒子從小就跟隨他學習書法。其中,王獻之天資極高。曾有一次,他和兩個哥哥一同前往拜訪謝安,在拜訪期間,兩個哥哥滔滔不絕,唯獨他只說了寥寥幾句。他們走後,謝安評價王獻之最為出色,因為「優秀的人往往言簡意賅」。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的書法名動天下,又任右軍將軍,家中門生眾多。王獻之自小性情豪放不羈,常和門生們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門生們在玩樗蒲(古代的一種游戲),而王獻之站在一旁,指著其中一位門客說:「這局要輸了。 」門客不以為然,嘲諷地說:「這個小孩管中看豹子, 只看到一個斑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意思是:這個小孩子根本就不懂游戲的玩法,我們不需要理會他。王獻之非常生氣,便回應道:「我和古人相比,遠的,我自認為只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我只愧於劉真長。」於是拂衣而去。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荀奉倩是三國時魏國人,才學出眾。劉真長則是晉國的名士。王獻之的言外之意是說,我在才華上僅次於這兩位,其他人根本不能與我相提並論。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荀奉倩和劉真長,但王獻之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敏於創新,為魏晉以來書法大家,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該成語提醒人們在觀察事物時不應局限於片面和狹隘的視角,而應注重事物的整體和全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一些成功的要素,如戒除浮躁、樹立自信心等。在生活中,也存在許多類似於「管中窺豹」的情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找到事物中的關鍵因素,就能像王獻之一樣「未卜先知」。

有時候,通過觀察事物的一部分,我們能夠大致推測出整體的情況,就像從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紋,能夠猜測豹子的全貌一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學術研究或調查事物時,只需要了解事物的某個方面就足夠了,而可以忽略整體或全局。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在學術研究和調查事物時,我們仍然應盡量做到全面,因為只有全面的了解才是客觀和科學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