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小品《坑》剛結束,多個話題就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就小品諷刺的幹部問題,中紀委網站更深夜發聲表示,不能讓「躺平式幹部」再坑人。
小品辛辣諷刺又充滿笑點,上演一齣「官場現形記」,講述了一個躺平式的幹部,在工作中不思進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面對領導和面對百姓的時候,態度截然相反。
節目截圖
沈騰扮演病假回來的郝主任,他平常工作中只想休病假、蒙混過關,出場就是「病假到期了,不得不來了」「不想來啊」。
隨後,這個「一提工作壓力就大」的郝主任,為了在新來的局長面前表現,還搜刮下屬的「工作成績」,卻不願主動作為,不願把屬地路面上的坑填上,原因就是需要協調七八個部門,太麻煩了。
節目截圖
節目中「群眾反映問題要走流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等官話讓大家笑聲不斷的同時,也深刻諷刺了躺平、糊弄(hea做)式的幹部們。
節目截圖
節目一播完,相關的數個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榜,22日凌晨,中紀委官網針對小品揭露的幹部問題發表評論文章,表示不能讓「躺平式幹部」再坑人了。
文章引述網友點評表示,沈騰、馬麗、艾倫等帶來的小品《坑》辛辣諷刺,全程滿是笑點,受到諸多觀眾的好評。
沈騰在《坑》中非常形象刻畫了一名「不擔當不作為、不肯幹也不敢幹、捲起袖子在一邊看」的「躺平式幹部」。這位郝主任缺乏責任擔當,漠視群眾疾苦,還常常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藉口,比如「人民群眾對道路潛在風險防範意識不足」,讓人哭笑不得。這出「官場現形記」最後的結局是,那個半年都沒填上的坑,不僅坑到了新到任的馬局長,也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
文章指出,「躺平式幹部」的社會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行為,貽誤的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損害的是民生福祉,而且正如馬麗飾演的馬局長所言,他們傷了百姓的心。
文章強調,和掛在牆上充當「軟裝」的假錦旗相比,群眾的口碑才是真正的豐碑。為官避事平生恥。身為黨員幹部,應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設身處地瞭解群眾疾苦,以擔當做事為榮、以為民服務為樂,擺正工作態度、改善工作作風。同時,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和鍛鍊,著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本領,避免被「協調七八個部門」這樣的問題難住,不斷靠自身的擔當作為為群眾創造更大的幸福。
文章指出,治「躺平式幹部」需對症下藥、多管齊發,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激勵擔當作為,識別、選準、用好幹部,堅決對「躺平者」說不,堅定為擔當者叫好,選拔出「闖將」「幹將」,避免「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錯誤觀念大行其道。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中對於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擔當、不用力」「玩忽職守不作為」等作風問題作出部署,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深挖根源、找准癥結,精準糾治、增強實效。
懲治「躺平式幹部」,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動真碰硬,嚴肅執紀問責,亮紅牌、發警示,釋放「是幹部就不能這麼混日子」的強烈信號。同時強化日常監督,創新監督手段,拓展監督渠道,對黨員幹部在工作中出現的拈輕怕重、偷奸耍滑、不思進取等各類「躺平」,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讓「躺平式幹部」心中有責、心中有畏,摒棄私心雜念、努力造福人民,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
文章呼籲,一年之計在於春,奮鬥創造奇跡。廣大黨員幹部應多一分「動如脫兔」的機警和敏捷,切實做到「在位善為」,敢幹事、願幹事、真幹事、幹成事,願混日子、不作為、甘於躺平的幹部再無立足之地。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在內地視頻網站bilibili(B站)有一位叫「流浪之鑫」的博主,因抑鬱辭職離開台北,來到東北過著簡單却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第一次發視頻,他的標題還是「記錄自己沒有靈魂的軀殼」。半年過去,他慢慢地積極起來,已經變成了「比起景點,我更喜歡在瀋陽遇到的那些人」。
四處旅遊的他,消極傷感逐漸被東北人的熱情稀釋,還在中年收穫了愛情,找到了一位東北女友。
「流浪之鑫」46歲,做過十幾年的長途客運司機。得了兩次新冠後,他一度陷入抑鬱情緒裏,每天失眠。今年6月,他辭職離開台北,想換一個陌生的地方度過「最後的日子」。他將這個地點選在鶴崗,因為足够遠,還能看到雪。
來到東北後的生活,他隨手拍下發在B站,大多數是類似在商場閑逛、在公園被當地人抓著聊天、傍晚吃點小燒烤的日常細節。自從他在B站發視頻,評論區就異常活躍。1.7萬播放量的視頻,就有170多條評論。
最開始,他的視頻標題大多是消極的心理狀態,例如「終究抵抗不住抑鬱,8年的工作辭職了」,「抑鬱每天失眠,受不了了離開台灣去鶴崗」。視頻內容也比較簡短,僅僅是忠實記錄下收拾細軟的過程,對著鏡頭自說自話。
他說話的語調有台灣腔的柔軟,給人的感覺是「單純善良憂鬱,讓人看上去很容易親近」。
網友們擔心他的狀况,好多人期期不落在他的視頻發彈幕並留言,有人用自身經驗給出意見,有人在評論區發些積極的詩,有人勸他求助家人,還有人從隻言片語裏捕捉到他的善良。
「流浪之鑫」覺得感動,就逐一回覆網友的評論,回得最多的是「謝謝關心」。有時候實在太多,他回覆不過來,就發個抱拳的表情。
然後幾乎是從來到鶴崗的那一刻,他的狀態就開始有變化了。
他簽了租房合同,每天跟著導航到處溜達,逛超市、買衣服、喝咖啡、等快遞、買蝴蝶酥。不過是換一個地方,過著和過去一樣的生活,却因為天黑得早,失眠很快有所好轉。
融入當地人生活的速度快得超出「流浪之鑫」 的想像。東北人獨有的熱情滿得要溢出來。
去兒童樂園碰到練太極的大姐,她誇他:「還尋思沒到30歲都呢,瞅著這麽年輕呢!」
當地的東北朋友還帶他去吃了特色菜,鍋包肉、溜肥腸、炸酥魚……「流浪之鑫」 伸出大手比了比,表示自己真的開眼界了,「怎麽每道菜的分量都那麽大啊!」
朋友雲淡風輕表示,「哎呀,才多大啊!」
「流浪之鑫」又有點不好意思,連連說要回請。朋友也是說:「沒事兒,誰請都一樣。」
B站粉絲們都很高興他這麽快就交到了本地朋友,隨後「流浪之鑫」揭曉是「網上熱心本地人」——網友。
來到鶴崗的第22天,「流浪之鑫」散步的時候,就碰到了認識他的粉絲。
粉絲說「我有看你的視頻」,他當下大腦一片空白,一時之間有點手足無措,只好在視頻的末尾補上:「我連要跟你說個七夕快樂都忘了說了。」粉絲在評論區大方回覆:「有緣再遇到,一起喝咖啡。」
生活的氣息越來越足,過生日的那天,他去街市買菜,給自己做了一頓三菜一湯,慶祝自己又大一歲了。
視頻裏美好的場景也越來越多。比如一個人去鶴崗國家礦山公園,幫路上遇到的一家人拍全家福。
反正閒來無事,廣場舉辦七夕歌唱大賽,他過去耐心聽每個人唱歌,用視頻記錄下素人天后們的歌喉。
熱情的東北網友開始讓「流浪之鑫」幫自己多吃點東北菜,招呼他去自己的家鄉看看。
9月份,「流浪之鑫」的鶴崗視頻被博主祝佳音轉發,在網上有了小熱度。 另一名視頻博主「賴導AboutLai 」剛好要去鶴崗拍個vlog,就試著聯繫了一下他,問他願不願意出鏡,聊一下在鶴崗生活的感受。
「流浪之鑫」 告訴賴導,他在鶴崗的房租,一年只要花5800,還包物業、寬帶和取暖。每天吃飯也不貴,幾十塊錢能吃到美味的東北燒烤,12.9就能吃一頓頂飽的盒飯。
他們一路閑逛,在不少小區的墻上都看到了「急售」字樣的賣房啓事。
「流浪之鑫」 覺得鶴崗雖然風景少了點,但是很舒服。「每天只要出去買個東西,走一趟,出去回來,心情就舒暢了。」
可能是比較信任賴導的緣故,他還坦承了自己情緒不佳的原因。
他說自己從很小的時候,就一直笑嘻嘻的,在別人看來是那種很溫和的人。
「這幾年慢慢地開始有負面情緒,因為身邊很多人都是忽然地就沒了。像我有爸爸媽媽妹妹,他們都不在了,感覺這個世上就剩我一個人。這種剩一個人,和你離開老家去外面工作不一樣,那種還可以回家看看之類的,我一輩子都看不到了。」
「流浪之鑫」沒有就著更沉重的情緒深聊下去,既然來鶴崗之後心情好多了,他就想著「趕快趁現在去做想做的事,儘量讓自己開心一點」。
那天他們一起去了鶴崗標誌性的建築平安寶塔看風景,用無人機拍視頻。
離開之前,賴導 還把隨身携帶的迷你無人機送給了「流浪之鑫」,希望他能更方便地記錄生活。
賴導這條視頻發布後,在B站獲得了485萬的播放,有人總結這是一個驚艶的自媒體視頻。因為在過去,鶴崗是個被貼滿了標簽的城市,大家了解這裏是因為房價超低、人口流失。
但在這條視頻裏,能看到市中心、郊區、煤礦、老人、店鋪老闆……「這座城市沒有網上描述的那麽好,也沒有那麽糟。這裏依然有大量的人們在生活著,每天為柴米油鹽奔波。」
鶴崗只是東北的其中一個切面,「流浪之鑫」又開始研究在東北玩一圈的攻略。
他先去了佳木斯,逛早市,吃朝鮮面,住60塊的賓館,看松花江。
當地的熱心人又邀請他來家裏住,給他介紹佳木斯本地的美食和美景。「流浪之鑫」開始用「哥們」去形容友誼,「他帶我吃的東西,沒有一樣是不好吃的。」
接下來他又去了撫遠,到達中國最東郵局,看到元內河風光,又到黑瞎子島上看黑熊。
路上碰見在唱歌的大爺,兩個人以歌會友,說唱就唱。臨走大爺囑咐他,「明天再過來接著唱。」
到伊春已經是10月。他負重40斤,爬上了金祖峰,半夜在山頂扎了帳篷,朝陽升起時人頭攢動。
一趟旅行算總花費才不到150元。
之後他又去了瀋陽、齊齊哈爾、大慶……倒也沒有將東北旅行的日程安排得很緊凑,手機沒流量了的時候,就回鶴崗躺幾天,做做飯,去公園和當地人嘮嘮嗑。
最近,很多人都在祝福「流浪之鑫」,因為他找到了一位東北女友。在東北浸潤了小半年後,他已經會下厨做鍋包肉了。遠在外地的女友嘗著來自台灣男友的手藝,竟想家了。
無論是綫下生活的交談、網絡上的關心,還是擁有愛人後的幸福,這些或許就是讓「流浪之鑫」逃出情緒困境的原因。
每一次在東北和「活人」的交談,都提醒著他那些人與人之間不設防的關心和溫暖。
而當他將那些富有「活人氣息」的生活片段分享到B站後,網友的追蹤、評論區的互動,令受孤獨困擾的個體,找到了彼此聯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