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常重覆,玩政治的手法亦屬如此。最近的內地交流風波就是一個好例子。
上月底聖保羅書院一名中五男學生,參加公社科杭州交流團時意外身亡,校方和教育局指死者家屬不願意公開詳情,為尊重家屬意願,因此不詳細披露事件。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近日指出,對事件的調查已經結束,死者意外身亡與交流考察無關。本來是一件普通的事件,但是近日就不斷在網上發酵,變成政治事件。
在《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有人聲稱,不知道法律的界線在哪裡。其實看到一些對這件事的針對性報道和評論,就知道反對者很清楚法律界線在哪裡。本地的針對性報道尚算克制,但那些已經流亡海外的反對派媒體,就肆意創作,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不單針對死者的死因和死前的所謂細節,作出各種類型的揣測。有流亡英國人士搞的網媒引述所謂「網上流傳」,指「出事的家長被威脅如出聲就不能取回骨灰,所以成功掩口」。這些網上謠傳的內容,連一個消息來源都沒有,但是就被這些海外反對派網媒引述報道,假新聞由此而生,在社交媒體中不斷散播。和當日傳播太子站打死人的假消息手法雷同。
為什麽本地的反對派網媒,不會這樣報道,而海外的反對派媒體,就會肆意作假?這充份顯示,相關人等深明法律界線,有些人認為自己身在海外,就不怕胡作非為,都是作得就作,大膽散播。
特區政府陷入一個兩難處境,學生已經過世,家屬極度哀痛,希望校方和政府不要披露詳細,以免再被媒體炒作,徒添傷感。即使是傳媒採訪,都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家屬要求。政府和校方尊重家屬的意願,合情合理。不過,不公開具體詳情,人道對待家屬的意願,又讓這些炒作者有造假的空間。
我個人支持政府這個做法,認為不應該在家屬的傷口上灑鹽,但認為要嚴厲譴責這些造謠者。不斷所謂「挖料」,散播虛假消息的人,很明顯有攻擊內地交流團的政治動機。隨後有新聞指有香港學生在黃山及韶關交流的時出現腸胃炎,這些人就順勢炒大,煽動師生反對到內地交流,無限延伸地質疑教育局推出的公社科內地考察計劃、姊妹學校計劃、同根同心計劃等內地考察項目,順帶質疑「內地考察對師生有多大益處」。
至此,反對者的套路已經完全暴露出來,就是把那些不相關的意外事件,用傳聞加鹽加醋,冠以政治色彩,最後服務於他們的政治目的,就是逼教育局不再推動學生到內地交流。
越是見到這些流亡人士借內地交流大做文章,越是讓人覺得內地交流有必要性,否則他們都不會借機起哄,想推翻這些計劃。
內地交流是提供機會給學生認識國家發展,培養其家國情懷,同時亦拓闊眼界,讓學生將來就業時有更加多的選擇,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相對於課堂較為被動的學習,學生能夠出外交流,無論是讀歷史說到三國時,到赤壁參觀時感到的興奮。或者是公社科講到國家航天發展時,親身體驗到海南文昌參觀航天基地。又或是交流之餘,與同學和老師課堂外的互動,都是有趣的學習經驗,比沉悶地聽課更加有趣。
雖然已經立了《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但是本地「軟對抗」或海外「硬攻擊」,仍然是禁而不止。一件小小的意外,就被大肆渲染,變成為想推翻內地交流的政治事件,反證了政府防範這些政治破壞,的確一刻也不能鬆懈,否則太子站事件很易重演。
盧永雄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香港人都要明白國家安全的重要。
如今較往常的日子更加要注重國家安全,因為我們國家正身處一場環球貿易戰,而對手美國正鎖定中國作為主要的襲擊對象,目的就是要搞垮中國、摧毀中國、顛覆中國政府,消滅一個在經濟上、在科技上、在軍事上,足以挑戰美國地位的對手。
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發言時直指,「外部勢力妄圖搞亂香港,讓香港回到過去的動盪不安,那是癡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阻礙我們過上美好生活,讓我們回到過去的一窮二白,那是癡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們回到過去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那是癡心妄想!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對香港進行遏制打壓,換來的只能是其在香港的代理人的加速滅亡,最終必將反噬其自身。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
夏主任的提醒直接而且合時。美國對中國挑起這場戰爭的方法是關稅,大幅增加關稅謀求美國的最大利益。
第一,借芬太尼,胡亂出手。1937年7月7日,日本聲稱在北京盧溝橋走失了一名士兵志村菊次郎,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藉此過橋動武,拉開了8年抗戰的序幕。如今美國就以中國輸出毒品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為藉口,第一波先加中國20%的關稅。可以想像,即使中國完全禁絕芬太尼前體出口,美國費城的街頭,仍然是充滿著喪屍那樣的吸毒流浪漢。芬太尼只是藉口,不是美國毒禍的原因。不過,貿然要向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這三國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開打貿易戰,美國總要有一個堂皇一點的理由,芬太尼和非法移民就是最好的理由。
第二,來勢洶洶,全面進攻。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攻擊中國,一開始亦是以雷霆萬鈞之勢出動大軍全面進攻。而美國打這場貿易戰,雖然向環球出手,但是聚焦中國。表面上是因為中國敢於還手,夠膽反加美國關稅,實際上除非中國跪地投降,滿足美國所有要求,否則美國大軍壓境的姿態,不會改變。
第三,既要錢財,也要土地。特朗普天天戴著那頂「MAGA」的帽子(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縮寫),擺明車馬是為了美國的利益行事。特朗普既要土地也要錢財。他聲言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要取回巴拿馬運河,要取得扼住北極航道咽喉的丹麥格陵蘭。強搶土地,是帝國主義者的一個典型動作,特朗普亦不例外,他想在北美洲建立一個「大北美共榮圈」,就像當年日本要在亞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一樣,表面是共榮,實質是吞併。中國離美國遠一點,沒有土地可供美國兼併,主要是索要錢財。
在特朗普1.0的時代,主要是想減低貿易赤字,和中國連番談判,其中一個核心是要中國大量採購美國的商品,一年最好能增購1000億美元的美國貨,縮減美國對華的貿易赤字。如今特朗普2.0胃口大了,什麼都想要,他採取先徵高額「對等關稅」的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極限施壓,然後逼你坐埋枱和他談判,簽訂城下之盟。除了要不同國家增購美國貨之外,還要受其軍事保護的國家大幅付費,最後還想賴債。
美國有36萬多億美元的債務,一年利息開支超過8820億美元,成為美國沉重的財政負擔。在特朗普上台前,他就在他的海湖莊園和他的一班軍師,研究所謂「海湖莊園協議」,其實這並不是一個什麼協議,而是一個他們掠奪世界的大計,性質就和1985年逼日本和西德簽訂的「廣場協議」類似,想在強權之下,將對手完全打壓下來。
海湖莊園協議有兩大要項,第一是弱化美元,第二是削減美債。據說其中一個條款,是要求各國將現在持有的美債置換成100年期的無息美債,這絕對是一個搵笨安排,表面看,美國一下子不用再支付債券利息,假設各國都同意置換,美國一下子每年就可以節省幾千億美元由外國持有的美債債息。
不過真正誇張的是其賴債的本質,將有息的債券變成100年後才償還的無息債,以美國十年期國債現在的債息4.5厘計,如果將這張100年期的無息債券貼現,一張面值100美元的債券現值只是1.2美元。美國要求他國置換百年無息債券,即是等於要賴債98.8%。美國想逼中國回談判桌,亦是想要實現這些無理的目標。這就是夏主任講到的「讓我們回到過去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
不要以為現在是太平盛世,美國現在正在對中國開戰,要摧毀我們的國家。如果國家毀滅了、政府倒台了,出現利比亞、敘利亞那種亂局,香港可以一夜之間被戰火屠城,到時不知道由哪一個軍閥佔領香港,這就是利比亞、敘利亞的現況。
我們首先要有國家的觀念,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同時要有保障國家尊嚴和利益的意識,然後行事以國家利益為重,協助國家,打勝這場艱苦的戰爭。
盧永雄